上面的叙述可能会过于枯燥,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相对通俗的总结。
在消费品行业或者其他服务性行业,当品牌进行多元化的拓展时,产品的相似度越高越好,而电影观众则更喜欢带来不同体验的续集,比如拥有不同的类型元素,以及引入其他人物角色。另人惊讶的是,无论续集电影本身在类型元素上有没有做出改变,当采用文字命名时,与采用数字命名的方式相比,只依靠片名就可以起到暗示和影响的作用。
那些以改变数字的形式所命名的系列电影,因为会不断强调首部作品的品牌效应,使观众更容易感知到续集与原作的相似之处,会在观众的潜意识中降低好感度。并且,采用数字命名的形式,也无法直接传达某部续集电影的特点。不过它的好处是观众的反应速度更快,容易代入对前作的认知,如果本身在内容创新上有着很多不同,那么反而会使观众在观影后的好感度提升,因为超出了对影片的预期,惊喜感增加。
综合以上的实验结果,在操作续集电影时,建议在片名中加入符合新剧情的文字,这样从一开始就暗示了续集的不同,即便实质上并无太大改变,也帮助增加了好感度。并且,由于在片名中就开始强化,更让人容易记住新的剧情。在对IMDB的数据进行分析中,也证明了类型元素与原作不同的续集评分更高,以文字命名的续集评分更高。
(凡影周刊注:本文中的观点暂时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当我们在分析片名、剧情等变量时,同时也是在假设其他重要变量均不发生变化,这在北美这种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是可能存在的。但反观国内,因为人才的稀缺,每一部电影(包括续集)都有着不同的工业标准,因此不稳定因素过多,暂时还不能进行关联分析。本文主要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以及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调研的基础方法,请各位业内老师注意)
续集电影大行其道,不禁令人疑问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可以获得更大利润?Tableau的数据分析师Daniel Hom希望能够做一些解答。请看下面的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