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美国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去世的消息,和许多人一样,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直到看了“毕业生”的字样才惊觉原来是这部经典之作的导演,那个曾因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犹太人。虽然不曾看过其他的作品,但仍要感谢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动荡的时期,带给世界年轻人一部能够唤醒他们青春的作品。所以今天的这篇关于电影《毕业生》的文章,算是对迈克·尼科尔斯导演的缅怀吧!
说起与《毕业生》的缘分也是因为它那经典的配乐,以至后来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记住了那歌声,却不理解那故事。
其中被认为最经典的是Simon And Garfunkel的《The Sound Of Silence》,而我在不了解所有这些之前,第一次听到的是作为插曲出现的《Scarborough Fair》(算是第二经典),于是开始在网上寻找,得知它是一首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的古老英国民歌,被翻唱过很多不同的版本,同时也是电影《毕业生》的插曲,于是,就去看了这部影片。
配着Simon And Garfunkel的轻吟浅唱,男主角班像是被定格在了画面的右侧,内心的万千思绪被平淡的目光和忧郁的表情掩藏起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能够读出的只有他脸上的迷茫,开篇这一足足两分钟的长镜头让我至今难忘,当然,一定要伴随着《The Sound Of Silence》这首歌。
《毕业生》不单是在讲青春而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成长。因为我们都曾经或者将要经历和班一样的迷茫且漫长的成长过程。从胆小怯懦,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优等生,到禁不住诱惑去和邻居妇人私会;从对未来迷茫恐惧,到面对诱惑而不能自拔,到坦诚认识曾犯下的错误,再到勇敢的追求真爱,班实现了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蜕变。
影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半是班与父母的朋友Mrs. Robinson偷情私会时期;另一半是班与Mrs. Robinson的女儿的恋爱时期。
起初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谬,为什么要在《毕业生》这个本应该美好的青春主题电影里面讲乱伦,和看似丑陋的人性。但看下去会发现,故事其实是在讲一个男孩的成长,一段忧郁,漫长但也无限美好的过程,故事中的Mrs. Robinson也更像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男孩在步入社会的迷茫期可能面临的任何一种诱惑,任何一种随时会扑面而来的问题。
回过头去看,片头曲结束后,房间里班的特写让人印象深刻,忧郁的眼神和眼角的泪水,即使拿了奖学金得到被所有人引以为傲的赞誉,仍然在苦恼和担忧自己的未来,记得他说过:“希望自己能变得与众不同”。一如每一个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你,我,他。每个人都插着梦想的羽翼,信誓旦旦,豪言壮志,却只有自己内心最清楚抬头看着诺大天空时的迷茫,我们要飞向哪里?
班和Mrs. Robinson的偷情始于一次聚会后班送Mrs. Robinson回家,班在最开始面对Mrs. Robinson的诱惑时是紧张且略带抵触的,他一次次的试图逃离,但Mrs. Robinson已经完全掌控了二人之间的进退关系,一次次的试图“进攻”,直到那段经典的对白:
“Mrs. Robinson, you’re trying to seduce me”
“Would you like me to seduce you? Is that what you’re trying to tell me?”
班已经彻底被这个老奸巨猾的女人俘获了,于是她们正式开始偷情的日子,那段时间故事只在两个场景中交替,黑暗的酒店房间和家里的房间,酒店的床和游泳池的充气垫,一如班空洞的内心,无论在哪里都无法得到填补。
也许是新奇,也许只是一种需要,两人都知道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虽然有时也会像真实情侣一样有甜蜜,有沉默,有争吵,也有认错。但在班的内心深处这始终是件不光彩的事,甚至肮脏的令人唾弃。
直到爱上Mrs. Robinson伊琳,班才感受到了真爱的温柔阳光,和那个关了灯就漆黑一片的酒店房间简直是两个世界。此时,他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的生活是什么,后悔自己曾经的无知荒唐。
然而,当伊琳知道班与母亲的事情,由于社会及父母的压力选择离开,所有人都未想到班杰明会如此地勇敢,即使得知伊林在和另外的男人举行婚礼,他依然勇敢的去追求真爱,跑去教堂拯救伊林。当班及时赶到教堂且大声呼唤自己的那一刻,伊林内心所有美好的生活及事物都被唤醒了,因此毅然决定跟随班离去!
他们把婚礼搞的人仰马翻,好像是一场闹剧,班牵着伊林的手在公路上用力的奔跑,赶上了公交车。
两个人坐在公交车的最后,所有人向他们投来鄙夷的目光,他们却因爱情胜利而幸福自由,可此时,班还是露出了和片头一样迷茫的表情,同时镜头定格在公交车的尾部,车子渐渐开远,又一次响起与片头一样的歌声。
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他将面对的迷茫和波折会是什么,因为,迷茫从来不只是青春的专有名词,它伴随着成长的始终,可谁又敢定义青春的长短呢?
借用一句话做结尾:青春其实也可以很长,长到你满头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