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美国电影协会和各大电影公司会采取什么方式帮助中国电影打入美国以及海外市场?
克里斯托弗·多德:开展此类研讨会,与中国电影公司合作,比如中影集团,有着重要意义;同样和中国的“艺术人群”,即那些创作者、编剧、制片人、导演,和他们建立关系也很重要;另外还有这些实习项目、为时一周的电影展映、中美合拍片论坛、我们在上海、北京、成都电影节上举办的研讨会,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合作关系的建立。
我经常举那个中国年轻女导演的例子,我们的研讨会上设有创新大奖,这位女导演得了奖,获得去好莱坞参观一周的机会,她集中拜访了很多电影公司和电影人,回国之后就写了一个剧本叫《北京遇上西雅图》,并且电影在中国大卖,她也在澳洲举办的亚太电影大奖上获奖。她会告诉你她参加研讨会、去美国参观的经历,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越来越多,不仅只是针对进口配额进行谈判,而是相互理解,我们学会如何生产中国观众喜欢的影片,中国学会如何生产世界观众喜欢的影片,都可以归功于两国合作关系的发展。 记者:你在九月份在参加国际版权论坛,这次讨论取得什么成果?
克里斯托弗·多德:那是在成都举办的,我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我很高兴中国正在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重视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护知识产权,我在研讨会上也作了发言。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两百多张年轻的脸,他们都是中国的新电影人,学习欲望很强烈,这些年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工作、包括负责中国区负责人冯伟的努力,都非常值得。虽然我没有在这里当老师,毕竟我没有这个资格。但合作关系带来的好处非常重要,很多导演及业界经验人士都愿意无偿前来参加活动,我们只是支付了酒店费用,我们也非常乐意与他们见面。不仅是在中国,几周前在东京电影节上,大卫·帕特南,《午夜快车》《战火浮生》《烈火战车》《南方英雄》的制片人,亲自过来和日本的新电影人们在一起待了三四天,在亚洲的这些经历真的非常有意义。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我们也取得进展,在线视频网站正在积极合作,随着这些网站参与制作的影片增多,它们对创作者的权益保护也在日益增强。目标完成了吗?还没有,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但形势正在好转,打击网络侵权正在中国获得重视,虽然与我们预想的有差距,但和我几年前刚上任时的情况比起来,已经很有进步。
记者:你的政坛经历对你出任美国电影协会主席一职有什么帮助吗?你是否曾预料到你会走上这个岗位?
克里斯托弗·多德:首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没有(笑)。我很高兴美国电影协会和电影公司邀请我出任主席。虽然我一直是个影迷,但在美国国会工作的36年间,我并没有电影相关的行业经验,但虽然了解这一行需要花很多功夫,但两样工作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关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围绕关系展开,不管是私人关系,还是工作关系,或是学术关系,我可以骄傲的说,我一直都和同事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不管是在参议院还是其他地方。我天生就喜欢和别人相处,尽管彼此政见不同,但我总能找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可以发现彼此的共同兴趣。我把我的这项天赋带入这一行。
人们喜欢电影产品,但对电影产业却不感兴趣,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宣传了太多红毯走秀,人们关注的都是电影明星,我们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如何让人们理解电影产业不仅是靠那3%、4%的名人,而是靠另外95%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一大早起床,辛勤工作,电影院里的观众不会花太多时间去看他们的名字,很多名字甚至不会出现在片尾字幕当中。那我们要如何与世界建立关系,欢迎他们的电影产品呢?
我是个敢想敢做的人,只要中国培养出了电影观众,那他们也是我的观众,意大利的电影观众也是我的观众,我热衷培养观众。我喜欢每一个国家,只要这个国家有着充满活力的影视产业,只要这个国家的影视业发展良好,那么每个国家都能从中收益。和他们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我也享受其中。我非常享受与中国影视媒体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友谊也十分真诚,虽然两国之间问题不少,但我尽力与对方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你要知道你在说什么,知道你要什么,如果你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那就不能取得成功。这是我的天赋,这也是我的成就,时间会证明一切。
记者:你觉得数字传媒和视频点播的前景如何?
克里斯托弗·多德:我们相信影院放映仍是电影消费的主要途径,当然我们也很高兴看到新兴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的出现。我们的电影产业已经出现了四百余种合法的电影分销服务,2013年,我们有60亿次合法的电影下载,540亿次合法的剧集下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消费者能够下载到想要的资源,并且把下载费用维持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之内。新技术的产生让电影消费更加频繁,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平台。
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电影,但我不认为它能够取代传统传播方式。我认为观众是因为条件所限,只能通过数字途径来观看电影。当然我不会阻碍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有些影视产品就是适合数字平台,我还解释不出原因,可能是新一代观众的喜好问题。但是,在电影院正式上映过的影片,后期的市场表现总是会更好,没有正式上映的电影则不行,因为消费者会果断地相信,一部电影既然能在影院上映,必然有其价值。
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进行对话,架设桥梁,但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了中国银幕在以每天18快的速度增长,柬埔寨、越南、印度等世界各地的人口大国,即便他们可以上网,他们仍喜欢进电影院观看电影,塞缪尔·戈德温的例子最能解释着一切。他曾制作了一部喜剧,他独自观看后觉得非常失败,便决定不发行这部影片,但他的员工说我们想看看,于是他把电影放给员工们看,他在放映室外听见里面笑翻了天,在他看来,情感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是一种反应,但如果和一群陌生人坐在一起看电影,对于爱情、恐惧、喜剧的反应会增强你的观影体验,这是其他地方都得不到的体验,对于今天世界上的许多观众仍是如此,因此我仍相信影院放映有着重要价值。
记者:今年有哪些中美影片让你印象深刻?
克里斯托弗·多德:我之前提到《北京遇上西雅图》,我觉得是部很好的电影,《心花路放》的表现也很好,虽然我只看了一些片段,我会去把它看完。《消失的爱人》很棒,《霍比特人》也不错,《超凡蜘蛛侠》《冰雪奇缘》都不错,《美国队长》也很好,还有那个《忍者神龟》,我们也看到了派拉蒙的《变形金刚》的成功,中国票房成绩都超过了美国,有3亿美元,再度证明中国观众喜好的多样性,他们喜欢各式各样的电影,我尽量多看电影,可能阅片量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多,但我在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