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好莱坞 / 正文

好莱坞“太空电影”幕后推手揭秘:出人出力出主意(2)

科幻电影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电影和科学的交流史,二者相辅相成。经过了无数科技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才有幸看到今天绚丽多姿的电影世界。

在设计巴斯光年的宇航服时,约翰也尽可能地让细节更加贴近历史真实。更有趣的是,巴斯光年的名字来自一个“Buzz”,他的模样据称是来自另外一个“Buzz”。这个“Buzz”和NASA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他风靡美国的那段时间里,NASA还并不存在。他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视剧《太空巡逻队》(1950)的男主角队长Buzz Corry(扮演者为艾德·凯莫)。

巴斯·奥尔德林与巴斯光年合影

毕竟也是一部关于太空的电视剧,总的说来,巴斯光年作为宇航员的血统还算根正苗红。事实证明,动画主角巴斯没有辜负约翰·拉塞特的努力,在“皮克斯历史上最伟大的20个动画角色”评选中,巴斯光年名列第一。

巴斯光年还是以人的形态出现在观众面前,设计起来并不特别麻烦。《瓦力》则不然。作为一个机器人,动画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它的外形,更重要的是让它的外形和内部构造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瓦力在荧幕上的样子更加生动自然。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动画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早早地就带着他的团队专程拜访了NASA位于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对,就是谢耳朵工作生活的地方)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弄清楚机器人到底能做到什么份上”。包括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在内,斯坦顿征求了众多工程师的意见。

“瓦力”和它的原型

虽然他的初衷并不是设计一个和火星漫游者一样的机器人,但斯坦顿承认,NASA之旅的确帮助他设计出了一个更加真实可信的瓦力。事实证明斯坦顿这么说并不是对NASA客气。因为在所有展示出来的机器人模型中,一个用于空间探测的机器人格外吸引了他的注意,并最终成为了瓦力的主要“原型”之一。

在影片上映之后,喷气推荐实验室“驱动和机器人系统”部门的负责人理查德·沃普说:“看到最后的影片你才知道他们(斯坦顿)到底从实验室带走了什么点子。我知道看《瓦力》并不是为了看机器人有多逼真,但当你看到那些相似点的时候真的太有趣了!”

瓦力对后来的火星探测漫游者也有影响,比如2012年的Curiosit-E

NASA和皮克斯的合作并没有因为《瓦力》上映而结束。在影片大获成功之后,NASA陆续推出了在线教育项目,以瓦力为主角,专门介绍现代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和未来。

结论:奥斯卡没有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NASA曾帮助托尼·梅耶斯《执着的梦想》的拍摄好莱坞与NASA的合作中,历来都是由NASA当老师,电影人做学生。而托尼·梅耶斯改变了这个套路。

《哈勃望远镜3D》的素材来源多种多样,但其中最珍贵的部分,莫过于在太空实景拍摄的宇航员进行修复和保养工作的段落。这已经不是托尼·梅耶斯第一次委托宇航员做她的摄像师了。

早在25年前,记录电影《执着的梦想》(The Dream Is Alive)就是她第一次尝试拍摄太空实景画面。这一次,她决定通过更加高端的摄影技术来展现宇宙、展现NASA的工作。

水下摄影大师豪沃得·豪尔用防水IMAX摄像机拍摄哈勃修复计划(STS-125)排练

发射塔顶端,摄影师/宇航员训练员詹姆斯·尼尔霍斯用防火摄像机拍摄航天飞机升天

《哈勃望远镜3D》改装摄像机,内置1英里胶片

为此,摄制组将一台复杂的IMAX摄像机送上了天。虽然类似的摄像机和摄像手段已经在2002年用过一次(《空间站》,2002),但这道工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航天飞机看上去个头庞大,能用来装配摄像机的空间却小之又小。此外,为了防止宇宙射线给摄像机运作带来不利影响、保证拍摄效果,这台IMAX摄像机经过了大量改装。虽然内置长达1英里(1609米)的胶片,实际拍摄时长不过8分30秒。

这就对执机拍摄的宇航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托尼·梅耶斯和她的团队在NASA的中性浮力实验室对负责完成任务的宇航员们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特训。由于拍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宇航员,托尼在训练中鼓励他们:“到了太空你们就是导演,就算旁边有外星人飞过来了,拍不拍也在你。”

宇航员摄影师们与制片人托尼·梅耶斯(左二)以及詹姆斯·尼尔霍斯(右一)参加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办的“宇航员制片人”活动。

《哈勃》3D的成功也给诺兰的《星际穿越》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两人的访谈中,诺兰告诉托尼·梅耶斯,为了创制《星际穿越》,他曾经仔细研究了托尼的片子,“你们把一台拍摄效果符合电影制作标准的摄像机放上太空,这是一个被世人大大低估了的成就。”事实上,托尼·梅耶斯对诺兰的帮助不仅限于拍摄技术上的启发,安妮·海瑟薇的宇航员老师也是她介绍的。

结论:谁拍不要紧,内容为王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NASA的存在感并不强。真正把科学家从幕后扯向前台的,是电影公映之后,影迷对片中细节的吐槽(以下稍有剧透)。

星爵飘出飞船去救戈莫拉是被诟病最多的一幕。想想一个宇航员出舱行走之前必须武装到牙齿,而星爵差不多就武装了牙齿周围,说是匪夷所思也不为过。让人跌破3D眼镜的是,在太空英雄救美的时候,星爵干脆直接摘下了仅剩的面具,被救起之后还瞬间满血复活……

导演詹姆斯·古恩在他的社交平台上回复粉丝的质疑时说:星爵救人一段的描绘是基本符合科学常识的。影片拍摄期间,为了追求细节的准确性,他特地选择了一位NASA的科学家作为顾问,明确人类的确可以在在无保护状态下坚持十来秒钟。当然,由于电影要追求冲击力,救人一段可能显得拖沓了一些。

其实,关于人到底能活多久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首先,不会有人去做这样的实验;其次,暴露在外太空的人基本没有机会告诉人们到底发生了什么。1965年,曾有实验把一只小狗放置在接近真空的状态下90秒左右,小狗已经处于癫狂状态。所幸实验及时刹车,小狗幸存了下来。但无论结果如何,在NASA科学权威的面前,找茬的普通影迷也只有闭嘴的份儿了。

此外,由于电影《全面回忆》的影响,人们一度误以为暴露在外太空中就意味着身体爆裂,古恩的回复也提及了这一点。在现实中,如果星爵真的去掉所有“保护”装置,真空状态倒不会让他的身体“内爆”,但会迅速“干涸”;他的血液会停止流动,大脑很快便因此缺氧,继而会失去意识。剩下的,勇度要没有及时赶到,真的就要由死神接手了。

结论:你们连一只会说话的浣熊都忍了,还纠结星爵能在宇宙中活多久干嘛?

原则:在科学世界观的领导下“瞎编”

在电影世界里,科学和幻想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既要让普罗大众买账、又不能没头没脑地瞎编,导演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要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来解释他的电影。“世界观”这个词听上去玄乎,放到电影里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在《银河护卫队》的故事里,科学是看待一切现象的出发点。纵然会说话的浣熊和树人在奇幻世界里更常见,只要被放在漫威的框架下,这两个家伙就必须是科学实验的产物,不能是某个法师的杰作。同样是块宝石,在《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中,它的威力来自于神迹;而在《银河护卫队》里,能量来自于宇宙诞生。

当电影“定调”为科幻,它的故事发展、人物设定就必须遵循科学的世界观,幻想再神奇,这条主线也不能丢。考虑到科学的条条框框太多,发展速度又远远赶不上人们的幻想,想让电影做到滴水不漏地解释一切是不可能的。科学和幻想谁的戏份更重,决定了一部科幻作品的性质。

当作品偏重科学概念时,它的想象相对合理克制,看上去就会有较强的现实感,因此也被称为“硬科幻”。反之,就是拉大旗作虎皮,科学的存在价值仅限于给荧幕上的光怪陆离一个背景。这样的电影一般不太把严谨性放在心上,故事好看就万事大吉,故此归于“软科幻”。一部科幻电影的“硬度”越高,NASA这样的专业科研机构的“存在感”就越强。

有网友会觉得《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及《星际穿越》与NASA有关其实它们真的没什么关系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关键词: 推手 主意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