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NASA到底有多重要?虽然是以太空为背景,《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还有《2001太空漫游》都没有过多地借助NASA的帮助。这就说明,首先,哪怕是在严谨性这样的问题上,没有科技界大腕儿的全情参与,电影人也活得下去;第二,NASA的协助不是灵丹妙药,电影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电影人自己的努力。NASA的确可以帮助电影确立一种经得起推敲的科学权威,让电影足够“硬”,但无法告诉导演应该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事实上,NASA自己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幻想再严谨,电影和科学的结合也有界限。NASA影视媒体部门的负责人乌尔里希在接受美国雅虎采访时说,NASA必须尊重电影艺术的独立性。哪怕故事情节和科学真实有所冲突,科学也不会吹毛求疵、不依不饶,毕竟电影不是科学家的实验室。
担忧:影迷不要以为科幻电影是真的!
尽管NASA尊重艺术的独立性,但他们同样对艺术有所顾虑。直白地说,NASA讨厌影片在宣传营销时,尤其是当NASA有所参与时,不停地嚷嚷自己是有多么真实。因为NASA认为,这样很容易误导观众,科幻电影就是科幻电影,科幻与现实总是存在时间差。
2011年,电影《阿波罗18号》上映,影片讲述了“真实”存在的“阿波罗18号”任务。由于片方韦恩斯坦公司不断强调影片的“纪实性”,甚至利用UFO研究员斯坦顿·弗里德曼宣传,使得不少影迷纷纷信以为真。这在当时惹恼了NASA,NASA发言人曾不止一次充满担忧地表示,希望观众不要真的把电影当真。
“正如我们所知道,这部电影就是科幻作品。我们只参与了影片极小部分的制作,甚至都没有看过影片的初剪。片方把阿波罗18号描绘成真的只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这就好比《女巫布莱尔》用纪录片的手法来拍摄一样。”
NASA的身影从来不曾堙没于幕后。大荧幕上,当世界危机来自太空,NASA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扛起拯救世界的重任。对于一个真实存在的科研组织来说,这当然是一种赞誉。但时不时的,NASA也会看走眼。
许多电影(当然不只是科幻电影)都会在影片中对NASA“指名道姓”。对这些作品来说,NASA能够点头同意实名出镜,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其他的诸如提供技术、原理咨询和道具组装等等都是后话。虽然NASA愿意与好莱坞合作,但是也会考虑电影上映之后对自己的影响。所以当迈克尔·贝告诉NASA,《绝世天劫》讲述的故事多么具有爱国情怀之后,他几乎得到了NASA可以提供的一切帮助。甚至贝导自己,都以NASA科学家的身份在影片中露了一小脸。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一颗巨大的行星即将撞击地球,NASA为了拯救世界,决定在行星上植入一枚核弹将其炸毁。任务被交给了一群石油钻井工人,于是,航天特训开始了……
他们穿的都是正品宇航服,绝非A货
NASA对影片拍摄的协助从宇航服开始,《绝世天劫》中演员们所穿的并非临时制作的“A货”,而是如假包换的正品宇航服。这也是科幻电影历史上的第一次。场地方面,电影中的多个段落都是在NASA的地盘上实地取景,其中甚至包括飞船发射台(在拍摄过程中,一架飞船就固定在发射台上)、宇航员零重力训练池等等。整部电影拍摄下来,剧组所接触到的所有设备(其中包括一个真的石油钻头和一架航天飞机)总价值190亿美元。
谁料这次NASA棋差一招,影片并没有掀起什么观影狂潮。上映之后,遗憾的NASA决定将《绝世天劫》拿来作为管理人员培训课程的作业——新上岗的管理人员需要从《绝世天劫》中尽可能多地找出操作错误——据称,已经找到了至少168处。导演迈克尔·贝自己也承认,这部电影确实谈不上上乘,甚至还特地为该片向公众道歉。
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3》拍摄现场,后面是航天飞机
有爆料说,主演之一的本·阿弗莱克曾经问导演迈克尔·贝:与其花那么大力气培训一队石油工人上太空,为什么不干脆培训一队宇航员如何在行星上打孔?迈克尔·贝的回答简洁有力:“你给我闭嘴。”
不过,这并不影响NASA与迈克尔·贝的合作,甚至在NASA工作人员的认识中,迈克尔·贝也是与NASA合作最为紧密的导演之一,《变形金刚3》(2011)拍摄时期,他又一次回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拍摄。这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热议,甚至有影迷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NASA是有多缺钱?”
结论:就像投资了一只垃圾股
在NASA以各种形式参与过的众多电影当中,《地心引力》可能是为数不多的、NASA主要以马后炮的方式出现的作品。
在2013年9月《纽约客》杂志的一篇专访中,《地心引力》的导演阿方索·卡隆直言不讳:“我觉得NASA不会喜欢我拍的东西……我们一开始就主动与NASA建立了联系,但是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电影中包含了在太空中死人的情节,他们就不会参与。我本人是NASA的粉丝。但是我想他们会恨我吧……”。
对于他和其他专家的合作,不愉快也时有发生。阿方索说,他和专家的对话常常不在一个回路上,你已经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的时候,专家还揪着上一个不放。根据各路媒体的消息(包括NASA自己影视部门负责人接受的采访),NASA的确没有给《地心引力》剧组提供多少具体的物质协助。考虑到电影的主题以及复杂的拍摄过程(单单筹备就用了4年半的时间),NASA如果起初愿意出手相助,阿方索·卡隆的麻烦或许真的会减轻一些也未可知。
宇航员指出的各种《地心引力》错误,列举部分
尽管如此,《地心引力》也没有和NASA彻底绝缘。至少,主演桑德拉·布洛克还是很虚心的。她和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通过一个“长途电话”——当时,科尔曼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根据后来的采访介绍,布洛克问的问题很全面,并努力消化每一个细节。
另外,导演阿方索的科学顾问也与NASA联系紧密。在剧本初稿完成之后,阿方索也曾就自己描绘的宇宙场景求教于方家,结果是他“感觉自己像个傻瓜”。经历了各种痛苦的修改之后,导演决定:准确性这东西,能做到多少算多少,就不吹毛求疵了。很可能就是这个决定,加重了NASA在影片“后上映时代”的戏份。
NASA曾以祝贺《地心引力》获奥斯卡为由发布了一组太空照片(截图)
电影上映之后,NASA的宇航员们一下子成了主角,各家媒体争相引用他们对电影的观点。除了对影片中失重状态的质感赞不绝口、对电影不忘提及NASA正在进行的航天试验心怀感激,宇航员们也会揭揭电影的短,指出那些让专业人士会心一笑的错误。基本上,《地心引力》引发的“专家研讨会”风潮似乎比今天的《星际穿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切的高潮部分则要数NASA的几位宇航员在太空“发来贺电”,祝贺《地心引力》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
单就一部电影来说,NASA是否参与制作对观众而言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但是通过互动的方式以让更多人了解科学和科幻的异同,NASA和《地心引力》的做法也算是功德无量了吧。
结论:出来混,多个朋友多条道儿
NASA一味付出?才不是!好莱坞也有贡献!
动画特效高精尖 NASA精英新工作
航空航天学家及物理学家正参与制作梦工场新片《家园》。目前,有不少前NASA科学家在梦工场就职
隔行不不一定隔山,很多时候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不同工种之间的联系而已。NASA的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参与动画开发。为了追求出色的效果和细腻的质感,动画制作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很多曾经供职于NASA的高端人才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
《驯龙高手2》中冰冷的龙“焰”、《功夫熊猫》里加农炮的火焰效果、《守护者联盟》杰克的冰霜等效果的制作,都有前NASA科技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
修复登陆月球录像保存人类历史时刻
2009年,为了纪念阿波罗登月40周年,NASA推出了修复版的“登月电视直播录像”。完成修复工作的,是一家专门帮助好莱坞修复影视资料的技术公司,洛瑞数码。修复工作包含两部分。
首先,从所有可以搜集来的资料影像中挑出保存状态最好的进行数字化。之后,通过技术软件提升影像的质量。1969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一共停留了3个半小时。经过洛瑞科技处理之后,其中15个重要的登月瞬间被更加清晰地保留了下来。
探测器回收空中特效摄影帮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