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好莱坞 / 正文

好莱坞“太空电影”幕后推手揭秘:出人出力出主意(4)

科幻电影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电影和科学的交流史,二者相辅相成。经过了无数科技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才有幸看到今天绚丽多姿的电影世界。


2001年,探测器“创世纪”号被派往太空收集太阳风等现象的相关物质资料。850天之后,完成任务的“创世纪”号返回地球。这是自1972年NASA从月球上带回火箭后的第一次回收任务。

由于担心珍贵的探测器“砸在”地表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数据破坏,NASA邀请了好莱坞的空中特效摄影团队帮助完成任务。计划是在探测器的降落伞打开之后,由两架直升机在探测器的预期着陆点附近将其“凌空回收”。

遗憾的是,关键时刻探测器的降落伞没有打开。据NASA的数据,“创世纪”号最终以每小时193英里的速度拍向了沙漠。所收集的太阳风物质遭到了地面土壤的污染。

2011年,一分榜单横空出世:“史上最真实/虚假科幻电影”。在各种排名满天飞的时代,多一份少一份不太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份榜单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传说中”的评选者,NASA。科技界大腕“出手”自然不同凡响,一时间各大媒体娱乐版纷纷转发。不料风头急转直下,NASA很快辟谣说自己从来没有发起过这样一场评选。之前跟风转载的又开始跟风撤稿。

几年后的今天,这份名单也只见流传于个把粉丝网站。始作俑者到底是谁也不见媒体有详加考证的兴趣。上榜作品无论好坏一共14部,请君品评:

黑榜:

1.《2012》(2009)

尽管这份排行榜的真实性存疑,但NASA对《2012》“打着科学旗号蛊惑人心”的不以为然却是人所共知的(当然你也可以说NASA是借机宣传)。为了打消观众对2012年世界末日的疑虑,NASA还特地开辟了一个网页,告诉你纵然你希望世界在2012年彻底完蛋,它也会踩着你的智商继续大步前行。

2.《地心抢险记》(2003)

上映之后,包括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将影片作为案例,分析它到底错在哪里。讽刺的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专家还是影片的顾问。

3.《绝世天劫》(1998)

类似《2012》,如果这份榜单真的是NASA评出来的,《绝世天劫》无论如何也会榜上有名的。

4.《活火熔城》(1997)

一场地震之后,异像丛生,洛杉矶深陷地热焰围城。考虑到NASA主要负责天上的事,地底下的能负责到什么份上就不好说了。影片中的火山灰据说是用报纸碾成末做的,相比影片九千万美元的投资,不知道是抠门还是经济。

5.《连锁反应》(1996)

人类一直希望找到更为清洁、环保、经济的替代能源,电影中他们成功了——随即便找来杀身之祸。影片中的核心思路还是,清洁能源之所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推开,是因为石油等化石能源利益组织的阻挠。与其说这是科学幻想,不如说这是政治幻想。至于可信度,见仁见智吧。

6.《第六日》(2000)

“第六日”这个名字引用的是《圣经》:上帝在第六天创造了亚当。电影最初被命名为“The Sixth Day”,但为了和《第六感》(The Sixth Sense)有所区分,就把单词换成了数字:The 6th Day。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把世界设定在2015年。还有不到一个来月的时间,诸君留神。

7. 《我们到底知道多少?》(2004)

这部“纪录片”试图探寻量子理论和人类意识的关联,认为“意识”具有直接影响物质的能力。科学家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非常简单:伪科学。

红榜:

1.《千钧一发》(1997)

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通过自然分娩出生的人,他们是“低等”,“有缺陷的”。另一种则通过基因改造而变成了“高级的人”。在拍摄过程中,电影使用的名字是《第八天》——上帝创造世界只用了6天,第七天放假;叫做“第八天”,暗示着人类自己其实是在“摆弄上帝的成品”。电影前期宣传时曾推出了一款“广告”,号称可以“完善孩子的基因”,结果真的有几千人打电话咨询。  

2.《超时空接触》(1997)

局限在地球上,人类终归是寂寞的。确定外太空到底有没有其他智慧生物的存在,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目的之一。《超时空接触》和NASA的渊源主要系在原作者卡尔.萨干身上。作为一位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以及宇宙论者,卡尔.萨干是NASA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科学顾问。他曾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遗憾的是,作家本人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去世。为作缅怀,电影直接使用了他的一句著名评语:如果人类真的是唯一的智慧存在,宇宙如此浩瀚,岂不是一种浪费!

3.《大都会》(1927)

不论科幻水准如何,如果说本榜单上所有电影的伟大(或糟烂)程度都有争议,《大都会》的争议应该最小。作为一部政治科幻作品,电影描绘了一个“等级分明”的乌托邦。让导演朗异常厌恶的是,希特勒和戈培尔都自称是这部电影的“粉丝”。戈培尔还亲自告诉朗,要授予他“荣誉雅利安人”的称号。朗直言自己有犹太背景,戈培尔回答:“朗先生,谁是犹太人,谁不是,我们说了算。”

4.《地球停转之日》(1951)

外星人光临地球,打打杀杀的题材很多。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场广播剧都能闹的人心慌慌。《地球停转之日》的火药味虽然也很浓,但是不忘传递一个积极的信息:和平诚可贵。一名外星人带着一台强力机器人造访地球并告诫人类,如果彼此依旧征伐不休,为了保卫和平,外星文明可能就会选择毁灭地球。为了控制机器人,电影中创造了一句“外星语”:Klaatu Barada Nikto。但制片方从来没有解释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影片上映后大热,成为影史上最受欢迎的科幻片之一。乔治.卢卡斯为了向本作致敬,特地将他的《星战》三部曲中的两个角色命名为“Klaatu”和“Barada Nikto”。

5.《月里嫦娥》(1929)

弗里茨.朗对科幻的热情由来已久,《月里嫦娥》是他根据科幻文学改编而来,讲述了人类奔月寻找黄金的故事。这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长篇叙事电影历史上的第一部科幻作品。影片中,人类已经不再依靠大炮把自己轰上月球,火箭正式登场。类似于几十年后电影人和NASA的合作,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朗在电影拍摄期间咨询了德国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博茨。电影在德国的火箭科学圈里大受欢迎。甚至,在第一枚成功试射的V2火箭上还有《月里嫦娥》的logo。

6.《怪人》(1951)

电影本身并不是为了探讨外星生命的问题,但却有意无意地涉及到了一些对科学研究的负面理解:科学家是不是应该学会“放手”;肆无忌惮地研究一切往往会带来灾难。这种“好奇害死猫”的逻辑,几乎贯穿了整个黑色科幻电影的发展史吧。

7. 《侏罗纪公园》(1993)

不可避免的,NASA参与影视拍摄的短期目的,就是希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获取民众及财政的支持。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长远来看,NASA此举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真正走进科学的大门,普及科学教育。电影是否真的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侏罗纪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在电影和书大获成功的同时,美国国内兴起了一股恐龙研究浪潮,报考古生物专业的学生创下了历史最高。可能,这样的反响才是对一部科幻电影的最高赞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关键词: 推手 主意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