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超级英雄、喜剧和动画等影片来说,恐怖片属于小众电影,观众群体非常稳定。因此,恐怖片的票房很难大火特火,但也比较容易收回成本。在制作上,恐怖片和喜剧片略有相似,恐怖的爆点大多要从细节中挖掘,宏大的场景并不适用于制造惊悚的气氛。如果仔细感受,在空无一人、灯光昏暗的实验室里遭遇僵尸伏击要比看着一大波僵尸光天化日里打直升飞机恐怖的多。如此一来,恐怖片可以在最烧钱的地方节省预算,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包括道具、剪辑这些容易出彩的细节上。遗憾的是,2014年TOP100中恐怖片口碑并不出众。作为名义上的续作,《安娜贝尔》并没有能够重现《招魂》的即叫好又叫座。
《死亡占卜》也表现不俗,位居2014年恐怖片排名第二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恐怖片(不管是不是闹鬼)是一个盛产续作的类型。《死神来了》系列拍了5部,《鬼影实录》5部,《惊声尖叫》4部,《德州电锯杀人狂》已经被拍成了主题。当一个模式被证明在商业上是成功的,托观众群稳定的福,影人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重新拼接内容,直到一个新的架构被挖掘出来。
受众面较小本来不应该成为中国观众和国外恐怖片之间的天堑。遗憾的是,因为多数恐怖电影中妖魔鬼怪、暴力血腥的戏份十足,在缺乏电影分级体系中国,院线引进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No.5类型拾零之动作电影
《敢死队3》受拷贝泄露影响北美票房惨淡
宽泛地说,北美动作电影的产量绝不次于喜剧片。在2014年的TOP100中,动作片的戏份也不低。如果按照最为严格的标准,有10部动作电影上榜。但由于动作元素可以出现在几乎所有类型的电影中,所以榜单上到底有多少部影片属于动作电影,还是见仁见智吧。
把《敢死队3》定义为动作大片的争议应该最小,遗憾的是,片源泄露对影片的票房打击巨大。影视公司偶尔会放出一些片段来撩拨观众的兴趣,但这次泄露的片源清晰度和长度恐怕都超出了炒作的范畴。2012年《敢死队2》北美票房8千5百万,现如今第三部只有3000万美元的表现着实让人遗憾。
《四十七浪人》折戟沉沙之后,基努·里维斯一度因为“双下巴”和“一头潮润的秀发”饱受调侃;此次在《疾速追杀》中扮演退休了的杀手,双下巴看不到了,“秀发”竟然还帮上了忙。影片的北美票房多少要比《四十七浪人》强上一些,但口碑好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对基努·里维斯还抱有一丝期待的影迷应该会比较满意。
理论上,《速度与激情7》是保罗·沃克的最后一部电影。但在惨剧发生前,由他参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已经完成了拍摄阶段。所以,更严格地说,保罗·沃克的最后一部完整电影是这部《暴力街区》。希望缅怀沃克的影迷,应该不会错过这部作品。
No.6类型拾零之魔幻电影
截止12月31日,《沉睡魔咒》是北美TOP10中唯一的魔幻电影
按理说,TOP10中的重要赢家应该在详细分析中占有一席之地,奈何除了《沉睡魔咒》和《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两部大制作之外,2014年的魔幻电影并没有其他特别突出的视点。
在各大电影网站上,《沉睡魔咒》的标签以“家庭、亲情”为主,“魔幻”往往排在后面或者压根就没提。安吉丽娜.朱莉直言早就想拍一部“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去电影院看、而且她们衷心希望自己去拍”的电影。《睡美人》的题材无疑是满足这一标准的上佳选择。《沉睡魔咒》的确在诸多方面都在向1959年的《睡美人》致敬,就连选角,都是根据他们和前作中各个角色的相似度来进行的。
而《霍比特人:五军之战》还在努力拉近和《霍比特人2》的距离,但想追上《霍比特人1》可能性已经不大。不过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潜在贡献,尽管北美票房已即将成为定局,但其全球票房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随着《哈利波特》、《霍比特人》系列相继画上句号,魔幻电影眼看着要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下一部横空出世的魔幻系列是什么,人们还需耐心等待。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本年度魔幻世界中蹦出了两位“赫拉克勒斯”:《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排名北美票房第43位,而《大力神》则排在107位,与TOP100失之交臂。
No.7类型拾零之宗教电影
《诺亚方舟:创世之旅》领衔宗教题材
北美商业电影多少都会集中在和基督教、圣经相关的主题上。2014年的情况同样如此,在北美TOP100中,有5部宗教题材影片上榜。
拉塞尔·克劳的作品《诺亚方舟:创世之旅》排名最高,以1.01亿美元票房排在第27位。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法老与众神》表现差强人意,截止2014年12月31日北美票房收入仅为5300万美元。剩余三部作品并非直接取材于《圣经》,但主题都带有一丝劝人向善的传教色彩——例如排名第50名的影片《上帝未死》——将它们归入传统的商业电影似有不妥。
考虑到价值观和信仰的不同,没有宗教背景或背景不同的观众能否接受这几部影片的观点恐怕很难有统一的结论。仅从票房表现上来说,《上帝之子》(51)、《天堂真的存在》(31)还是值得称道的。
年度发行公司盘点
2014年各大电影公司所占份额一览表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北美票房市场格局如同春秋战国,六大影业公司轮流称霸(派拉蒙、环球、索尼、华纳、20世纪福斯、迪士尼),外加一个时不时出来搅局的狮门。
★20世纪福斯“翻身”成赢家迪士尼大制作拨头筹
2014年的最大赢家是20世纪福斯公司,17部影片计入票房统计,北美总收入17.69亿美元,市场份额17.3%,冠军作品为《X战警:逆转未来》。紧随其后的是迪士尼,市场份额15.6%,计入北美票房统计的13部影片带来15.94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就包括北美票房领头羊《银河守卫者》。
不得不说,20世纪福斯的进步很大。从2011年开始的三年间,福斯的市场份额一直被压在10%以下,相应的,连续三年的北美票房TOP10中也没有福斯的身影。《X战警:逆转未来》和《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杀进前十,让福斯得以扬眉吐气。
从TOP100来看,2014年北美TOP100的作品中,福斯一家包揽15部,排名最低的是暂居第61位的《生命之书》。这很可能就是迪士尼表现不及福斯的原因。在大制作上,迪士尼绝对拔得头筹:排行前十有其四,三甲之中有其二。但是,论及在TOP100中游徘徊的作品,迪士尼要比福斯少5部。
★老牌“六大”占八成市场狮门“退出”前六
作为2013年的北美票房市场老大,华纳2014年排在第三,15.39亿美元票房和15%的份额虽然没有低出亚军太多,但比2013年仍然有所退步(17%,18亿)。其中,动画电影《乐高大电影》表现最为不俗,北美票房高达2.6亿美元,《哥斯拉》、《霍比特人3》等紧随其后。
2014年,索尼的票房表现还算踏实,比2013年稳中有升,位居第四,也算是在遭遇“黑客”,泄露多部未上映影片拷贝之后有了些许安慰。表现最好的是《超凡蜘蛛侠2》,除此之外还有《龙虎少年队2》、《伸冤人》、《天堂真的存在》等影片也都表现不俗。而最近饱受争议的影片《刺杀金正恩》也经历重重挫折终于得见天日。
此外,环球与派拉蒙则分别以10.7%与10.2%位居第五、六位。而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挤进前6的狮门影业尽管在2014年也有《饥饿游戏3》这样的强档大片上映,但是最终难敌老牌“六大”,名列第七。
北美影市年度事件
★索尼“黑客门”
对于美朝政府、索尼公司而言,“黑客门”事件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但在普罗大众眼里,这不过是风云诡谲的传统外交戏码中的又一幕新戏。
按照娱乐的逻辑,制片公司并不反感戏外的喧嚣大过戏里,只要观众买票。这一次也差不多,只要观众付费。稍显遗憾的是,通过网上付费模式收看《刺杀金正恩》所带来的收入,远没有传统影院票房带来的回报丰厚,2014年结束之前的统计数字仅为1千5百万美元。
饶是如此,这已经是索尼公司旗下所有线上放映影片所能带来的最好成绩。无论“黑客门”给索尼或两国政府带来什么样的警示,它给其他影视公司上了清醒的一课:纵然《纸牌屋》让网络首映的概念红极一时,传统电影想走通这条路,恐怕还需要点赔本赚吆喝的魄力。
★漫威、DC之争
2012年开始,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在票房上的统治力始令其他类型电影望尘莫及。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彼此较劲的对手,漫威和DC在2014年纷纷宣布在未来几年内将大幅拓宽自己的超级英雄世界版图。
不过,漫威毕竟先行一步,早已抢占票房高地,今年的TOP10就比较说明问题。但DC绝不缺少王牌,而且这些王牌的粉丝号召力丝毫不亚于Marvel旗下那些炙手可热的角色。
预计从2016年开始,两家公司的“近身肉搏”就将开始。对于超级英雄题材以外的大制作电影,这种混战的短期票房影响很大,不过长久来看,随着超级英雄出没的节奏越来越密集,单部作品的票房占有恐怕会有些许下降。如何克服观众的审美疲劳,将是DC和漫威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人来了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证明是好莱坞的吸金乐土。在全球票房冠军《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的10亿美元票房收入中,中国市场贡献近三分之一,约合人民币20亿。从中国带走2.3亿美元的《阿凡达》也有些相形见绌。不管你觉得《变4》中的中国元素是否牵强,如此良苦用心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变通(或许就是师从中国人)。
当然,中国人的钱也不仅仅是通过票房一种方式流向好莱坞。2014年,中国对美国娱乐业的投资接近千禧年来最高的27亿美元,其中对电影业的投资大幅增长。直接参与影视制作、院线经营等等模式已经在世界商业电影的中心开花结果。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观影人群的庞大消费潜力,才是令投资者放心砸钱的主因。
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二、三线城市的电影消费能力还远未得到完全释放。如何切分这块硕大的蛋糕,一个肯为中国影迷“加戏”的好莱坞自然会想出各种各样“离奇”的点子来。但“中国口味”指的不仅仅是影迷好恶,更有官方标准,好莱坞削足适履的勇气有多大,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中立之战
2014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不能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视为公共承运人(common carriers)。”这就意味着“网络中立”原则开了口子。
“网络中立”的内涵是,确保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无差别地为一切合法内容提供带宽服务。如果这一原则不再强制适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有权选择为谁提供更优质的带宽。说白了,就是内容提供商给的钱越多,它能享受到宽带速度就越高,而用户在收看其他公司提供的内容时很可能会等死在缓冲阶段。
这对好莱坞影视公司甚至所有网络娱乐公司的影响巨大。试想,如果你的互联网提供商和任意一家娱乐公司达成协议,只为它们提供优质的宽带,你的娱乐选择权将大大缩水。美国通讯业巨头之一的康卡斯特(Comcast)和时代华纳有线(Time Warner Cable)之间的并购案如果成功完成,很有可能就会开此先河。
考虑到这将无形中赋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内容审查”的权力,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已经出面表态支持“网络中立”原则。
★21世纪福克斯欲收购时代华纳
2014年7月,21世纪福克斯欲收购时代华纳的消息放出后,世人不得不再一次感叹默多克的野心之大果然世所罕媲。根据分析人士判断,美国日益增长的电视订阅费是收购背后的主因。
如果两大巨头合并成功,新公司将拿下全美主要的电视频道和娱乐市场:从FX、TNT、TBS等电视频道到收费频道HBO,再到电影制作公司20世纪福斯和华纳兄弟。
而从电影公司角度来看,这两家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从剧院上映到线上发行和光盘上市的时间。长此以往,全球首映的概念将会拓宽到线上观影,这就意味着院线公司的票房收入将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