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2015中国电影长江论坛举办 电影大国到强国的一步之遥

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为375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03.5亿美元、中国为296.4亿元人民币(约48亿美元)、英国为17.3亿美元、韩国为14.2亿美元。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作主题演讲

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2015中国电影长江论坛”23日在武汉举行 ,来自政府部门、中国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湖北长江电影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全国院线、影院等30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为375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03.5亿美元、中国为296.4亿元人民币(约48亿美元)、英国为17.3亿美元、韩国为14.2亿美元。美国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票房27%份额,中国以13%份额稳居全球第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票房占比均没有超过5%。

当天,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中国著名影评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作了《从电影大国到与电影强国的“一步之遥”》主题演讲,在中国电影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尹鸿分别从“中国电影不大不小正是‘中年’”、“中国电影进入互联网时代”、‘“伦理虚无主义与审美粗鄙化”等方面,总结中国电影全产业链的热点、现象,并对下一年电影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创作走势进行深度剖析与预测。(完)

尹鸿演讲内容:

中国电影不大不小正是“中年”

承继十多年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成果,2014年电影票房市场继续保持着30%以上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观众越来越频繁地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不仅成为大城市的消费习惯,而且大量中小城市影院也成为为观众提供经常性文化消费的重要渠道。2014年从票房数据来看,仍然是电影大年。接近297亿的全年票房,稳稳的全球坐二望一的黄金市场;约55%的国产电影票房占有率,为国产电影争取到了市场份额优势;23699块银幕,继续扩展着中国电影的观众人群;66部过亿票房的电影,使电影的亿元俱乐部平均每个月就能增加5部以上的影片;《心花路放》和《西游记之大闹天空》2部国产片票房超10亿,《爸爸去哪儿了》、《分手大师》等8部国产片票房超5亿,以及《变形金刚4》在大陆票房超过美国本土的成绩,都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含金量。35%以上的票房增长速度,只能用一个词汇来表达:中国式增长。

所以,这一年虽然票房飘红的电影不少,但是被人们记忆和赞誉的影片却不多。被人们普遍关注的大导演和大制作电影不少,但是最终似乎并未产生真正能够在思想表达和艺术表达上都能够具有典范意义的精品力作。张艺谋的《归来》其题材的突破、演员的表演受到广泛赞誉,但是叙事的过于简单却影响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吴宇森的《太平轮(上)》制作豪华、格局宏大,但是演员与角色的错位带来的人物塑造上的缺陷却大大影响其史诗剧的效果;许鞍华的《黄金年代》构思独特、历史氛围感强烈,但是对人物内在世界的揭示往往流于人物关系的简单呈现;姜文的《一步之遥》有姜文电影一贯的个性张扬、场景冲击,但整个故事和人物也被一些观众批评为支离破碎、炫耀矫情……这一批本年度最受关注的影片似乎都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甚至在票房上也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作品还是表现出中国电影在融合电影与文学、商业与艺术、制作与创作的关系上仍然不够成熟,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当然,这也应该是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电影长大成人过程的一种必然结果。但陈可辛《亲爱的》、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张艺谋的《归来》、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还是各具艺术特色,而且也都在市场上取得了数千万甚至数亿的票房成绩,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蛋糕做的越大,电影文化的多样可能性也会越大的趋势。成熟的电影观众、差异性的审美需求、习惯性的观影方式,会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虽然市场的巨大诱惑在很大程度上会用一种磁铁般的力量将电影资源吸引到快餐化的电影行为中,但是中国电影人还是会有自己的坚守。

中国电影进入互联网时代

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也在市场蓬勃发展的大格局下加速了重组。虽然市场化的电影产业与体制内的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由于体制障碍很难进行,因而中国无法产生电影、电视、平面媒体等集合在一起的中国式的“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维亚康姆”;但是,同样是市场化的互联网企业反而成为这场整合的最大推动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所谓的“BAT”三大巨头,全部介入影视行业,纷纷成立影视公司或者收购、参股影视企业,使得中国电影甚至会比美国更早地进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气质、云计算、大数据、粉丝、社交化、用户至上、整合营销这些概念在电影行业蜂拥而入,“网生代”电影企业、电影导演、电影题材、电影观众一时间让中国电影风云突变。

曾几何时,还是中国电影顶梁柱的第五代突然就变得老态龙钟地“out”了,大制作的《太平轮》、《一步之遥》风光不再;反而是一些非专业型的导演,如韩寒、郭敬明、肖央、邓超,突然成为了电影行业的风流人物。粉丝就是生产力,偶像就是票房,用户就是上帝,一方面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多的草根气息、逆袭狂欢;另一方面也使国产电影似乎远离了经典叙事、美学精致。越来越多的人,看不懂观众,看不懂市场,看不懂电影。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像电影的电影,例如《爸爸去哪儿了》这样的电视纪录片,却让那些看起来像电影的电影在票房上难以比肩。显然,互联网的推动,二三线城市观众的兴起,正在让电影更加具有“小镇青年”的气质。中国电影变年轻、变简单、变粗暴、变得娱乐的更加赤裸裸了。

有高票房的文化产品,但是却缺乏有文化价值的电影作品,是当下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之间的距离。市场与美学并非必然是天敌,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支持、鼓励和善于管理,市场化反而可能成为电影多样性的土壤。美国电影产业早已完全市场化,但一方面可以产生《指环王》、《哈利波特》、《变形金刚》这类高技术、高奇观的商业娱乐电影,另一方面也能出现《阿甘正传》、《幸福来敲门》、《林肯》、《为奴十二年》等众多主题严肃,充满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因此,在电影走向多样化的时代,如何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如何通过电影政策和电影批评去营造更加鼓励创新的开放体系,如何推动电影观众、电影创作者、电影产业链各相关环节在文化多样性上达成更多的共识,如何为电影生产和创作的多样性提供更有利的市场支持和引导,都是中国电影是否能够从市场繁荣走向创作繁荣的重要条件。

电影市场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大,如何让蛋糕的味道越来越好,将是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伦理虚无主义与审美粗鄙化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20年,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游戏、网络文学、微电影等等元素纷纷进入电影,在互联网上活跃的人物开始参与电影制作,互联网公司开始通过对用户资源的调用来运作电影,更重要的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人成为电影的主力受众,使这一年的中国电影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所谓“互联网”气质,不仅出现了类似《后会无期》、《小时代3》这类动辄票房数亿的“粉丝电影”,而且像《老男孩》、《分手大师》、《心花路放》等影片叙事的碎片化、台词的网络化、场景的戏谑性、审美的简陋性、价值观的大众“草根性”等等,一方面体现出这些电影与网民的亲近、贴近和迎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对这些电影某些伦理虚无主义、美学粗鄙化倾向的质疑。

我们应该意识到,通俗与庸俗不同,尊重与迎合有别,娱乐不等于应该无度,票房不是电影的唯一标准。一方面观众自身在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同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文化产品始终担当着一定的文明引领、素养提升的使命。 “贱人”电影、“粉丝”电影、“恶搞”电影中,某些低俗化、低贱化、丑陋化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自省。有的作品演员和角色用无底线的自我糟践,满足观众的猎奇和恶作剧心理;有的刻意渲染对财富、地位、奢华生活的向往,不加节制地刺激观众的物质追求欲望;有的把女性肆无忌惮地“小三化”、“污名化”,强化对女性扭曲的窥视欲;有的利用“粉丝情结”,魅化“高富帅”、“白富美”的偶像魔力,不加掩饰地激发观众对“婚姻改变人生”的白日梦;有的刻意放大喜剧人物言行的畸形丑恶,夸张地满足观众潜意识的施虑和受虐心理……超出伦理和审美底线的娱乐添加,如同食品中过量的味觉添加剂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伤害一样,也会对人的精神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伤害。

随着大数据、粉丝、社交化等因素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强,电影如何在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防止过度迎合带来的娱乐无度、伦理无度的偏向,使电影坚守基本的文化底线,正在成为对电影文化未来发展的新的考验。中国电影的市场繁荣,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中国电影加速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加速提升电影艺术和文化内涵的动力。不少电影那种美学上的粗鄙化、伦理上的虚无主义,迎合了青年人叛逆、逆袭、释放、宣泄、颠覆的需求,虽然赢得了部分观众的心理需求,但是随着电影观众的成熟、随着电影这种宣泄性功能逐渐的失去新鲜感,这种“粗糙娱乐”的电影,势必会遇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观众审美疲劳的抵制。互联网文化中那种碎片化、粗俗化倾向,在电影中的生命力迟早会受到影响。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似乎正是当下中国电影现实的写照。中国电影仍然还处在蜕旧变新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新老交替正在进行,新市场新观众带来的电影美学观念的调整还在摸索,市场机制的成熟尚未完成,电影价值观的探索和表达还缺乏自觉意识,甚至高新技术带来的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冲击也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电影还未能充分找到与当下中国的变迁与发展、当下中国人的奋斗与梦想息息相关的叙述方式,都说明中国电影正处在成长的烦恼中,中国从一个电影大国成为电影强国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