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电影经验反哺舞台剧创作 《驴得水》是不妥协的胜利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从一开始就想拍电影

当《驴得水》还是一部话剧的时候,就已经很红了,从2012年首演到现在,演了200场,依然场场爆满,被称为“神剧”。今年,《驴得水》被拍成了电影,目前票房已经达到一亿七千万。面对飞涨的票房和如潮的好评,《驴得水》的两位导演周申和刘露说:“我们心里的预期是票房过亿,目前的成绩已经超过了预期,这是我们坚持不妥协的胜利。”

周申和刘露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二人从上学开始就一起合作,如今共同编导了《如果,我不是我》、《秃头歌女》、《凡高自传》、《驴得水》等多部话剧作品,是戏剧圈颇有名气的新锐导演。

其实从排第一部话剧《如果,我不是我》时,他俩就很想把这个戏拍成电影,在周申和刘露心目中,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其实都算是戏剧,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当时并没有资金和资源能拍电影,于是他俩就先从舞台剧做起。到了《驴得水》,他们拍电影的愿望更强烈了。

周申回忆道:“2009年初,我和朋友在吃饭的时候聊出了‘驴得水’这个故事,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于是当天便和刘露一起决定以此事件为开头,将其拓展成一个电影大纲。那时我们都认为‘驴得水’是一个更适合电影的故事,因为当时的故事里会出现很多孩子和一头驴,这在话剧舞台上是很难以写实风格表现的。”

2010年,周申将电影大纲《驴得水》写成文本,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没想到,2011年末,有个看过《驴得水》电影大纲的人借鉴了这个故事的四分之一,稍作修改拍了一个微电影,居然也叫《驴得水》。周申和刘露一边为此进行维权,一边决定必须马上把属于自己的《驴得水》立起来。但是,作为两个从没拍过电影的新人,他们很难找到电影方面的合作伙伴,而且周申和刘露始终坚持的要求都是:“这个作品要完全按照我们俩的想法来拍,一点也不能妥协。”

于是,他们先开始排起了相比电影要容易一些的话剧版《驴得水》。“我们只有自己先真正做起来,别人才会当真,认同我们的合作伙伴才会出现。如果我们只是等待,那么别人也只会持观望态度。”结果,话剧《驴得水》上演后一炮而红,四年来一直票房火爆,颇受关注,就连杨立新等专业人士都盛赞不已。

先用照相机“试拍”一遍

话剧《驴得水》成功了,周申和刘露对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也更加自信了。于是,在没有找到合适合作伙伴的时候,他们就先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并各自向亲戚借了些钱,投入几百万先开始拍起了《驴得水》电影。“我们想明白了,既然我们跟别人谈的时候,都说这个作品肯定能挣钱,那为什么挣钱的项目我们自己不投资呢?所以我们就先自己投钱启动了这个电影项目,开始拍了起来。然后开心麻花开始跟我们一起合作,之后猫眼文化和影行天下也加入了进来,现在是四家投资合作。”

由于第一次拍电影缺乏经验,因此周申和刘露在用正式的电影拍摄设备拍《驴得水》之前,先用照相机的摄像功能进行了一个月时间的“试拍”。“我们这个戏其实拍了两遍。第一遍是用照相机拍的,成本很低,没有什么灯光、服装、化妆,主要是为了让我和刘露熟悉拍电影的流程和技术,积累各种经验,为实拍节省更多时间和金钱。然后又正式实拍了两个月。后期我们做了一年,不断剪不断改,前前后后为这个电影差不多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在到外景地进行“试拍”和“实拍”之前,周申和刘露还带领着演员们一起在北京进行了一个月的修改剧本和排练,让演员们把剧本中的台词变成更为生活化的自己的话,把原来戏剧舞台上的很多假定性的东西还原成生活的真实。比如电影《驴得水》中,铜匠在质问张一曼的时候,演员就把台词改成了:“我们是什么啊?!”周申觉得又凝练又准确,而且很符合人物的背景与性格。

电影《驴得水》没用一个明星演员,也和他们这种特殊的“创作方法”有关,“我们也理解很难有明星会花那么多时间信任我们这样的新人,我们只有把片子先拍出来让大家看看。”结果,这样一部零明星阵容的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上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而对于周申和刘露来说,最大的收获还不仅是投资回报,而是通过电影更加印证了观众对他们的认可,“这让我们对自己创作的体系、坚持的美学更加坚定和自信了。”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周申和刘露最坚持的就是“不做任何妥协”,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创作。“我们跟开心麻花在创作理念上完全一致,包括和另外两家投资方都合作得很愉快。而且以后就是有上亿的投资给我,我也会控制成本,这样才能让我在创作的时候,完全坚持自我的表达,可以做到不妥协。大不了,就不合作了。说白了,就是我们输得起。”

undefined

人物

周申 刘露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硕士毕业。

合作16年共同完成主要作品有话剧《如果,我不是我》、话剧《秃头歌女》、话剧《凡高自传》、话剧&电影《驴得水》。周申还曾创作开心麻花音乐剧《白日梦》

电影经验反哺舞台剧创作

《驴得水》电影上映后,也受到一些争议。对于观众们的各种看法,周申表示“百分之百的尊重”,而且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挑毛病,帮助自己提高,但对于一些“偏见”,他也觉得有必要进行纠正:“有些人认为我们这个电影太‘三一律’了,不是电影的表现手段。其实这是一种不专业的偏见,因为像这种场景单一、纯靠语言推进情节发展的电影,也是电影的一种风格,电影史上有不少影片甚至是著名的经典电影,如《十二怒汉》、《完美陌生人》都是这样的风格。另外有些人认为我们的演员表演有话剧腔,其实我们只是选择了戏剧性比较强、人物关系比较紧张激烈的情节,而人在生活中吵架的时候激动起来就是这样的。我和刘露追求的表演观、美学观都是要追求真实,不要做作。”

《驴得水》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这个戏的舞台剧创作,周申说,虽然《驴得水》话剧演了好几年,但其中有一段表现佳佳和铁男玩闹的情节,他始终觉得不舒服,有些假。直到这次拍电影,两个演员的创作把这段演得很有意思,于是周申立刻对目前正在北京大隐剧院演出的话剧版《驴得水》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驴得水》之后,周申和刘露打算先休息一下,然后“一切随缘”。他们有心把二人合作创作的话剧《如果,我不是我》也拍成电影,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如果遇到好的故事和题材,也不排斥把它先拍成话剧,在舞台上先磨炼打磨,让观众提意见,然后等机缘成熟,再搬上银幕。

除了舞台剧和电影,周申还希望能有机会再尝试拍拍电视剧,“对我们来说,这三者都是戏剧,都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这其中,最接地气儿、最大众化、最接近普通观众的,应该还是电视剧。而无论哪一行,都是靠谱的人少,但只要坚持,就能遇到靠谱的人。”

 

关键词: 得水 胜利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