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至右:黄景瑜、杨洋、张艺兴
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正在热映,张艺兴在其中扮演前后期性格反差很大的汽修工“小兴”,完成得还不错,赢得了不少好评。
另一方面,万众瞩目的《武动乾坤》正在播出,口碑、热度都不太如意,有观众截剧里的动图,吐糟杨洋的演技依旧油腻浮夸。
这可以说是第一代流量明星正在经历的两段路程:一方面他们寻求突破和转型,一方面身上自带的流量光环,正在与IP一起走向坍塌。
新旧更替的阶段
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流量小生的发展状况:吴亦凡一直在开发自己的音乐版图,依靠《中国有嘻哈》专业的说唱素养转型当了制作人,签了环球音乐,一心要发展中国的说唱事业。《中国新说唱》正在播出,但热度明显逊于第一季,前段时间还刚刚结束了和虎扑直男的大战。
李易峰主演了电影《动物世界》,让很多人对他的演技有了改观,但这部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
黄子韬和鹿晗担任了几档综艺的明星导师,黄子韬依靠偶像包袱和屌丝性格的反差,成为很多网友的快乐源泉,很有路人缘;鹿晗则定位不明,在综艺上表现一般,新剧《甜蜜暴击》更是热度、口碑双双不理想。
今年出现了许多比他们年纪小,或者年纪大却成名晚的新流量:随着偶像养成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火爆,蔡徐坤、王一博走进大众视野。
依靠《镇魂》火起来的朱一龙、白宇话题热度不减;韩寒新电影中,黄景瑜是主演之一,算起来,黄景瑜也是有《红海行动》和《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这两部风评和热度都不错的作品,可以拿出来说话的。
最近,漫改剧《快把我哥带走》和《媚者无疆》中,曾舜晞和屈楚萧的表演都还不错,圈了一波粉。不过,蔡徐坤主演的《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吴磊担当大男主的《沙海》播出并不理想。吴磊年龄相对较小,粉丝的年龄层不是看剧主体,暂时还扛不起大男主的角色。
还有早已成名的顶级流量TFBOYS:易烊千玺和周冬雨搭档,担任曾国祥新电影《少年的你》男主角;王俊凯担任男主的《天坑鹰猎》上线在即,能不能扛得起大男主还要经过市场检验。
而新版《流星花园》的境遇,似乎也证明,“新流量”想要按照上一波流量运行的商业模式出道已经不可能了,只有剧捧人才是硬道理。
新版《流星花园》
新人在崛起,但流量担当已不受用
流量究竟意味着什么?热度,吸引注意力。但任何事情有热就有凉,在流量中,明星只是过客。新旧流量的更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是新旧的待遇却截然不同。为了区分,暂且称呼前一波为老流量,后一波为新流量。总的来说,老流量偏大众向,新流量偏圈层向。新流量看起来声势很旺,但流量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很大可能再也不会有声势宏大的全民打call盛景。老流量们享受了成名要趁早的好处:大好青春,轻松拥有光环和金钱,坏处也是成名趁早带来的骂名,很难撕掉流量艺人的标签,甚至在很多观众眼里,他们几乎成了烂剧的代名词。
对比而言,老流量声势强,国民度高,仍然吸引眼球,但口碑却较难挽回;新流量话题度不及老流量,但口碑总体还不错。老流量大多是韩国的造星模式培养出来的偶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始终是一种舶来品,而新流量大多是本土化的产物,在心理上首先就是熟悉认可的。新老面临的环境不同,市场和观众都已经变了,第一代流量的运行逻辑,新流量很难复制。
看看今年已播出的剧,流量担当主演的《武动乾坤》、《甜蜜暴击》、新版《流星花园》播出都不太理想,倒是《忽而今夏》《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延禧攻略》《媚者无疆》《镇魂》等或依靠内容、或依靠角色人设及演员表演取胜的剧,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播放量。虽然有的剧和演员大火,不乏观众报复性关注的原因,但确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形势比人强,流量大势已去。以上来看,其实已经没有人能扛得起“流量担当”的名号了。互联网背景下,资本对于大数据过于迷信,想以明星个人号召力圈钱而在创作上偷懒的行为,已经渐渐失效了。
《镇魂》
在以后的影视作品制作中,恐怕创作者都得明白,明星艺人的号召力对于作品来讲,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绝对的保证。要做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需要集体动脑子,在剧本、角色人设、如何表演等方面用心琢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更不是靠几个流行明星就能撑起来的。
而新流量们要想维持热度,不可避免地要靠好的作品来支撑,刷数据、炒话题等只是辅助手段,如果想完全依靠这些方式驰骋娱乐圈,恐怕热度、流量都只会是黄粱一梦。
偶像转型当演员,道阻且长
偶像需要神秘感,需要像泉水一样不断涌出新东西让观众惊喜。影评人梅雪风曾说:“文化娱乐产业是整个时代价值观、审美的最大传播者,它们是整个生活方式和梦想的定义者,甚至是推动消费升级的发动机……(明星)的稀缺性不在于他们有多少知识文化谋略,而在于他们能极大程度激发观众的幻想(承载他们希望的力量)。”这几年,综艺市场大热,很多节目都以曝光明星私下一面和真实性格为噱头来吸引观众,将他们建立在神秘感之上的魅力几乎开发殆尽。为什么《跑男》不好看了?是因为嘉宾的“神秘感”被观众榨干了,让他们很难再提起兴趣。
失去了神秘感,就激发不了观众的幻想,也就不再适合做偶像。但是,转型做演员,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视剧和观众的关系,隐含着先决条件——用相信换取相信。如果作品、演员想要让观众相信、喜欢,引用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经常让嘉宾扪心自问的一句话,“你自己相信吗?”演员内心不相信剧本和角色,就缺乏坚定感,情绪饱和度低,没有浑身散发的力量感,就带不动观众入戏。
而流量型明星要做真正的演员,面临着两个无法跳过的问题:一是他们经常被邀请出演IP剧,但这类型剧的剧本、人物很多都有先天缺憾,无法让人相信,不相信怎么演?不说服自己怎么说服观众?二是流量明星的演技差是事实。很多流量明星的生活空间,基本是从片场到房车到宾馆,被助理、经纪人和团队包围,他们是没有自己生活的。加之很多时候同时出演好几部戏,还怎么谈琢磨角色、沉淀和感悟呢?而他们出演的那些作品,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流量明星的脸,拍摄节奏快,流水线作业,没有精力注重质量。
当流量明星的能量被榨干之后,身上的流量光环会火速褪去,剩下的只有烂剧标签和观众的本能反感。这些负面标签,会持续影响观众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选择,在看到这些流量明星出演的影视作品时,要么犹豫要么就直接略过。这对离不开观众缘的演员这个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因此,流量明星们应该及时意识到,只有作品才能够支撑他们的演艺生命,也只有作品才能够与时间抗衡,尽早转型为真正的演员或歌手才是正道。
当然,最好也不要盲目沉迷于流量担当这样的名号中,因为,它极有可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