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港片轮番上映,试问还有多少情怀可以为其买单?

今年9月,有三部港片登陆内地市场,分别是9月14日上映的《反贪风暴3》、9月21日的《黄金兄弟》还有将于9月30日上映的《无双》,无一例外都是犯罪片。

今年9月,有三部港片登陆内地市场,分别是9月14日上映的《反贪风暴3》、9月21日的《黄金兄弟》还有将于9月30日上映的《无双》,无一例外都是犯罪片。

《反贪风暴3》绝对算9月冷淡的内地市场的黑马,连续两周拿下票房冠军,累计票房已达3.9亿,比该系列前两部电影加起来还高1亿元;中秋档上映的《黄金兄弟》更是4天拿下2.11亿,无悬念拿下这个冷淡的中秋档的票房冠军。

与之相应的是,目前《反贪风暴3》豆瓣评分5.8,《黄金兄弟》豆瓣评分5.2,通通没过及格线。而给《黄金兄弟》打高分的影评基本论调是“古惑仔兄弟重聚,还有什么不满足”,关于电影质量的认可也集中在动作和追车戏。

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的没落似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能够获得口碑认可的电影更是凤毛麟角,票房表现出色的电影不但比例较低,更基本集中在犯罪片领域。曾经靠着“类型片”概念叱咤东南亚、号称“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似乎更多的要靠情怀来招徕影迷。

但已经耗尽了诸多类型的元气之后,犯罪片究竟还能帮香港电影续命多久?

1

犯罪片挑大梁

香港类型片或命悬一线

在香港电影界大举北上之后,如何界定纯正的港片似乎越来越难。《红海行动》被香港选为今年的申奥电影,但该片的香港演员里戏份最多的是任达华,饰演一个只有两场戏的报社老板。

本文暂且按照香港主要投资、使用香港导演、主演有香港演员的标准做一个筛选,此前三年进入内地年度票房前50名的香港电影有以下这些。

(以上数据及信息来自猫眼及豆瓣)

可以看出,犯罪电影成为这一榜单的主流,在15部电影里占9席,是目前香港本土电影最主要的类型表达。

90年代中期之后,受日韩商业电影发展和本土投资环境混乱的影响,香港电影逐渐丧失了80年代辐射整个亚洲市场的霸主地位,甚至在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围攻下失守了本土市场,这个时期被诸多学者认为是香港电影转向没落的节点。

21世纪初《无间道》被香港从业者捧上了“救市之作”的宝座,不但在两年内完成了两部续集,更将“麦庄”组合(麦兆辉、庄文强)打造为犯罪动作片领域的黄金搭档;二人在此后又打造了《窃听风云》三部曲。

《无间道》三部曲

而在香港电影公司万马齐喑之际,唯一连年实现盈利的公司只有杜琪峰的银都机构,而他们的通灵宝玉自然是杜导的拿手好戏——犯罪片。

杜琪峰经典作品《枪火》

这些成功,引领了此后香港片方疯狂投资犯罪片的浪潮。

应该说,犯罪类型片的火爆得益于其完美切合了香港电影的特点。从李小龙时代开始,动作片就是香港电影对外形象最主要的名片,其后的赌片、僵尸片、黑帮片、武侠片等类型无一不是这一类型的改头换面。

“僵尸道长”林正英是洪金宝团队的重要成员

而犯罪片恰恰是能将动作元素完全融合的一种类型,加之这一类型在制作成本上弹性较大,自然就在香港有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但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内地观众对于香港犯罪片的免疫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些票房表现出色的电影面临全面的口碑危机,9部犯罪电影里四部不及格,破7.5分线的一部都没有。

《澳门风云3》票房可观,但评分只有3.9分

从这些电影的评论来看,观众较为满意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动作桥段,但对于电影情节上不断的自我重复和结构套路已经不胜其烦,一些剧情逻辑上的硬伤更是招致口诛笔伐。同一类型的大批量集中生产,或许正在造成香港犯罪片的产能过剩。

事实上,自我重复和产能过剩,或许就是让香港类型电影越走越窄的罪魁祸首。

2

竭泽而渔,香港类型片如何越走越窄?

几年前在内地电影行业开始提出电影类型化的时候,香港电影就作为反面教材被屡屡提及。

在香港电影的巅峰时期,每年能产出近四百部电影,这一数据在当时仅次于年产量约六百部的好莱坞。这块弹丸之地所具有的文化活力和影响力固然令人惊叹,但这一产量背后的隐患同样触目惊心。

1994年《赌神2》以5253万港元破纪录,但当年本土片票房首次跌破10亿港元

1985年,香港总票房突破6亿港元,1988年这个数字则突破了10亿港元,《最佳拍档》、《英雄本色》、《八星报喜》等片几乎每年都在刷新着单片票房纪录。而在海外,港片市场每年另有十多亿港元入账。

这样的市场成长速度让电影成为最时兴的投资模式,电影公司和财务公司一样成为香港各大黑社会字头的标配,最知名的莫过于新义安的永盛娱乐,通过绑定周星驰赚了个盆满钵满。而1988年之后,以台资为首的外资引入让整个电影市场更加混乱。

1990年永盛出品的《赌侠》让周星驰一炮而红

最直接的恶果是就是整个电影生产格局崩溃,“滥拍”现象严重。王天林回忆,彼时大量的电影从筹拍到上映只需要七天,业内戏称为“七日鲜”。

成名的导演、演员无需多言,连好的摄影、武指、灯光、道具都要同时轧三四部戏,那些被枪指着脑袋拍戏、剧本里夹着子弹被送来的故事基本出现在这个时期。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拍摄只花了7天(对我就是来舔屏张敏的)

这样的市场风潮下,电影类型产出单一基本是注定的,任何一个类型的短暂成功都会让其他片商蜂拥而上,抄袭的方向甚至细化到了具体的题材、故事甚至人物。

贾樟柯这个在内地录像厅泡大的都能回忆说“那些年看的港片,少林寺的不下一百部,马永贞的不下一百部,吕四娘的不下一百部。”而到了1990年,《赌神》大获成功的次年香港一年就产出了近100部赌片,还不算最终流拍的。

那些年的各种马永贞

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冒险片、惊喜剧、英雄片、赌片等一个个本土化经典题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纷纷在短时间内耗尽市场的热度和好感度。美国市场厌弃西部片用了三十年,而在香港,一个类型、题材的过时基本只要三年左右。

即使到了新世纪,大批香港公司依然遵循这种制作逻辑,2008年《叶问》热卖之后,叶问相关电影几乎在一夜之间上了香港大多数公司的片单,前传、后传、外传、正传种种名目不一。

当时跟风片里影响较大的《叶问前传》

回首那些年曾经以各种本土化类型惊艳世界的香港电影,仿佛六国论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短视诸侯,如今只剩下犯罪片这一块自留地抱残守缺,而市场,还会留给这些香港犯罪片多少时间?

3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香港类型片

《茶馆》里的松二爷说:“我爱大清国,我怕他完喽。”而对于影迷来说,今日对于香港电影的窘境之所以如此痛心疾首,正是因为爱港片爱得深沉。

70/80后影迷有时候这么怼90后:“你们哪有什么港片情结。”毕竟就是像胖部这种初代90后,也是刚上小学就接到了严禁进入“三厅一吧”的通知,很难体会录像厅里看港片的诸多妙处(不要想歪)。

但记忆里在没有DVD的时代,父母租回来的录像带成为许多人的港片启蒙,那些带子有20多厘米长,转起来像火车开动似的。在那些带子里,我们认识了成龙、洪金宝、元彪、周润发。

童年记忆比较深刻的《快餐车》

后来有了DVD,再后来有了网络,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香港电影,这个同文同种的文化载体相较于外国电影,更容易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亲近感。那些年,街上的“潮人”们会模仿港片里明星的穿着、举止,小混混们咬着牙签、穿着皮裤,做着大人物的美梦。

《乘风破浪》里的90年代造型,墨镜+皮夹克经典套装

黑帮片是彼时录像厅最常见的内容,从《英雄本色》到《古惑仔》,迷茫的内地青年们受影响之深,甚至于在90年代形成了某种社会风气,贾樟柯的新作《江湖儿女》正是对这个时期的回望。香港法外之徒对社会规则的背离,构建了许多人的乌托邦。

《三峡好人》里痴迷模仿小马哥的小混混

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动作片的火爆刺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追捧,这种热潮最早可以追溯到《少林寺》,1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票房居然高达1亿,观影人次粗略计算在《战狼2》的五倍以上。

从李小龙开始,香港功夫电影成为香港乃至整个东方文化在世界的某种印象,这种印象随着后来成龙、李连杰等人进入好莱坞被不断深化。而在80年代之后,主要的香港主流电影作品几乎都融入了动作元素,并催生了一系列衍生类型片。

华人文化符号李小龙

这些各领风骚的类型片在香港电影大举进入内地之后都吸引了大批拥趸,乃至成为时代记忆。当我们隔着20年回首彼时的热潮,这种记忆成为了我们对港片的情结。

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香港电影30年间会井喷般地出现那么多天才的导演、编剧、演员甚至配乐,在整个亚洲形成了文化辐射。尤其是在动作片领域,直到90年代末好莱坞还需要偷师香港电影的拍摄技巧、动作设计和剪接逻辑。

由袁和平担任武指的《黑客帝国》

所以,当香港类型片在我们的注视下日趋式微,乃至只以单一类型进入内地市场时,我们对以往那些金光璀璨的岁月更加怀缅,也对时下的港片处境感到悲凉。

还好港片影迷们至今还愿意为情怀买单,更愿意为港片的未来留一丝希望,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去年国庆档,“烂片王”王晶的《追龙》居然博得一片掌声;而今年,周润发搭档郭富城的《无双》也将于同期上映,吸引了诸多关注。我们依然期待精品港片的诞生,更期待港片黄金时代电影人的原创能力和独立精神。

关键词: 情怀 风暴 兄弟 黄金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