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二教407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周华斌先生给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以《戏曲面对影视与互联网——以京剧和昆曲为例》为题,围绕传统戏曲从舞台载体到影视媒体,到当代互联网,论述了媒体转换过程中媒介给戏曲带来的新的生机。昆曲和京剧是戏曲的“国粹”,可以作为戏曲在媒体中得到弘扬并发生变化的范例。
讲座中,周华斌教授首先对百年来的戏曲影视传播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指出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戏曲是以京剧和昆曲为代表,通过电影走向国际的。影视是一种“镜像”的载体,通过影视媒体,戏曲不仅出现在舞台上、剧场中,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出现在荧幕上,从这个角度说,影视传播戏曲的功能甚至超越了舞台这一载体。 接着,周华斌教授就影视戏曲的三种功能与四种片型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解读。指出20世纪后半叶影视戏曲的盛行,体现为多载体、多形态、多风格的戏曲可以适应多层次、多口味的观众娱乐需求和文化需求,从传播角度看,戏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普及和弘扬。
影视媒体是戏曲当代传播的重要载体,戏曲进入影视载体后,已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舞台表演形态,呈现出多元趋势。这里,周华斌教授还提醒大家要注意“镜像”写意与“舞台”写意的异同,尤其要注意影视的蒙太奇语言所特有的抒情、描写、铺张、渲染、夸张、强调等修辞色彩和写意功能。 建国后我国的戏曲电影创作曾一度繁荣,但从数据上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后,戏曲电影的发展毫无疑问的陷入了低迷。面对这一现象,周华斌教授指出戏曲电影的低谷并不意味着整体戏曲陷入低谷,此时的戏曲传播表现为媒体的转换。电视媒体对舞台戏曲节目的直播、录播和剧场演出进行动态报道,以绝对优势取代了电影银幕的传播功能。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开播,各地电视台数以千计的戏曲节目、戏曲电视剧的创作,还有1994年至2002年的京剧“音配像”工程,以及目前正在开展的“像音像”工程等等,这些戏曲的影像传播都在满足观众纯舞台的传统戏曲观赏需要的同时,具有重要的非遗保护和文物文献存留价值。
周华斌教授认为,当下戏曲面临的“非物质文化”和“互联网”双重语境给戏曲带来了新的契机,新媒体时代的戏曲依然会有生机。例如我们已经看到进入21世纪,戏曲电影在缓慢的复苏中进入了“数字电影”拍摄和社会化的制作;“互联网+”已经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近年来戏曲界也有学者进行了“互联网+戏曲”的学术思考等等。 周华斌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应重视戏曲媒介传播研究的专家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三十多年来,周华斌教授所提出的“大戏剧观”、“文化杂粮”等学术观点为新时期中国戏曲、戏剧的传播、史料考证与美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卓越贡献。这一次周华斌教授的演讲中有着无数宝藏,他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为我们指明了今后戏曲发展的方向,为我们写作论文拓宽了思路,同学们收获颇丰,特别是他对戏曲极大的热爱影响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