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大制片人韦恩斯坦还未因性侵丑闻倒台的2013年,他在好莱坞可以用炙手可热、如日中天来形容。
但即使这样一个说一不二的大亨,遇见了这个不善言谈的胖子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
还是因为最终剪辑权的问题,韦恩斯坦想要大幅度删减,奉俊昊绝不相让。
两人险些对簿公堂,这直接导致了《雪国列车》的上映日期一拖再拖。
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个看起来特别好说话的胖子,是完全无法被改变的。
上天给了他一腔沸腾的热血,也给了他孩童的心境与任性
奉俊昊有资格固执,因为他的从影经历本身就像极了一部讲述天才的诞生的电影。
他出生在韩国南部的一个小城,标准的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个大学教授。
他沉默,很少出门,生性敏感,这种敏感在让他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的同时,也让他对于影像的触感异常敏锐。
所以他更多习惯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直接说出。
他成长于一个韩国电影审查制度极为严苛的时期。
那个时候能看到的大部分电影都是被删减的,而不懂英语也从未有过专业训练的他在知道这个事实以前就“隐隐意识到,这两段情节之间似乎缺了点什么”。
这种对于影像近乎本能的敏锐,似乎只能用“受之于天”来解释。
这段特殊的经历后来也在他的创作中体现。
伍迪·艾伦拍过一部叫《解构哈里》的电影,他在里面亲自上阵,饰演一个讨厌的作家。
因为他会把自己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写在自己的小说中,例如他的妻子就是这样发现丈夫与她妹妹的婚外情。
所以周围的人都对他或避之不及。
而奉俊昊也有着这样的“蔫坏”,他后来的《杀人回忆》就在很多地方暗讽了韩国政府对于国民的管制,导致犯罪行为获得了天然的屏障。
他从不缺少锋芒,也对此毫不掩饰,正因为如此,那些有着同样天赋的人会在这样的光芒中惺惺相惜。
奉俊昊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说:“昆汀我爱你,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我的时候,是你把我的电影列在你的影单中。”
昆汀在奉俊昊还籍籍无名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才华,甚至在澳门参加活动时听说有机会见到奉俊昊,就当即决定马不停蹄地飞往韩国。
果然,两人在那次见面后便“如胶似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语又一次展现了巨大的魔力,那些相似的人终究会走在一起。
昆汀也是姜文的朋友,B站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视频,讲的是姜文如何教昆汀说“牛B”。
而奉俊昊是韩国的姜文。
除了都是昆汀的朋友,他俩在很多地方有着相似之处。
比如两个人都强调对于影片的绝对控制,都对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把控,再比如,两个人都很烧钱。
姜文的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为了拍摄宁静那张挂在墙壁上的泳装照,他动用了四盒胶片,最终用影史上绝无仅有的1:20000的“败家”成片比创造了这样的经典场景。
而为了拍摄出童年印象中那种“干净的阳光”的感觉,他让剧组的人在米兰的房间里一遍遍地扫地,直到太阳西斜。
姜文在电影圈里正是一个“为了这瓶醋能特意包一顿饺子”的人。
据说他逼得投资人和制片人开始自掏腰包补贴剧组。
奉俊昊在烧钱上也毫不示弱,尽管产量不高,但部部都是花钱如流水,拍摄《汉江怪物》的时候,他甚至为了这个怪物的形象专门打磨出了一个特效团队,耗资千万。
这样的大手笔放在哪里都不可谓不惊人。
可能上天宠爱骄傲的人,不仅给了他们一腔沸腾的热血,也给了他们孩童的心境与任性。
你很难把他归类,应该单独列出一个电影门类叫“奉俊昊”
奉俊昊说他从来不在家里写作剧本。
人们总是对那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有着理所应当的幻想,认为他们总是不拘于世事,所以天才的标配是“怪癖”。
但这不是奉俊昊。
他不在家里写作的原因很简单:他在安逸的工作环境中没办法专心,一定要“在咖啡馆那样有噪音的地方才能够静心写作。
这时他好像又变回了那个沉默的胖子,意志力薄弱,减肥失败,可能还有点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