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腊月的春》出品人贾皓民
【导语】
电影《腊月的春》的出品人是一个特别的人。他叫贾皓民,是一个“80”后,是甘肃会宁人。该片投资不足200万,基本全部是借款完成。而就是这样一部片子却被中国文联列为“中国梦”首批创作作品,先后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电影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特别支持以及省市委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对于甘肃影视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对于贾皓民以及《腊月的春》的年轻团队来讲,它却是一个传奇。
今天,贾皓民老师接受非常道传媒采访,讲述“80”后电影人的精神历程。
吴婧雯:贾老师,您好!首先恭喜《腊月的春》登陆甘肃各大院线,这次采访您是想探寻这部影片背后的经济现象。您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只身在广州学表演,南方发达的影视业给您什么印象?
贾皓民:在那边读书,最大的收获是创业。一次我们去深圳大学找同学,宿舍四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公司。这种大学时代就已经创业的理念很前沿。当时我在想,我们是否也能尝试着做。一年半时间导演、美术、摄影、灯光串着学,甚至还学了化妆。混迹于佛山、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跟着节目、晚会,新闻记者。在作新闻摄影时,每天大把空挡的时间,不能荒废,我就想回头来做电影,影视剧。
吴婧雯: 辗转在外漂泊多年,分析观众、市场,社会角色的互动后,您为何又要回到家乡拍电影?
贾皓民:甘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么多年,却很少有人挖掘,所以影视业一直发展缓慢。我先做电视剧,筹备一部反应大学生村官的(电视剧),一方面资金不足,一方面跟电视台衔接,反馈回来的是这类题材已很多,没有市场。电视剧的事只好搁置下来。2012年8月开始筹备《腊月的春》剧本,策划,直到2013年10月才开机。在此期间一直在筹集资金,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事儿。我们几个年轻人当时四处寻求资金支持,最后下狠心集资,高利贷开机拍摄。无论多么困难,不能拖演职人员的劳务费,他们的酬劳是按合约前两天付清。
吴婧雯:时下大受欢迎的微电影、高科技、剧情片、改编文学影视等诸多作品皆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您为何摒弃这些题材,着眼于这样一部双联题材的主旋律电影?
贾皓民:首先我觉得行当里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主旋律,这部片子拍摄、制作到最后的上映,省里、媒体都将它划归成政治宣传片,将政治宣传片和主旋律划成等号。这是不对的,所谓的主旋律就是正能量,反映人间大爱的都可以叫做主旋律。美国的西部片没有直接说政府怎么样,从人出发,传递正能量。这个应该把它广义化。
吴婧雯:一听到主旋律,又是双联题材,自然联想起政论片,为了宣传说教而忽略影片本身的意义。
贾皓民:包括现在有人谈起来依旧说你这是一部政治片,其实我在多处地方提到影片是要讲故事的,忽略了影片的属性,这里有很好的故事。不能因此而觉得影片纯属说教,确实有说教意味很强的电影。
吴婧雯:这样一部全权由甘肃籍导演、甘肃本土演员,甘肃境内拍摄完成。,耗费资金200万,是您最初权衡可支配资源和多项可行性分配的张力后作出的抉择吗?
贾皓民:超越了好多,最初预算是一百一十万。之所以超出这么多,在拍摄制作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全组人员合力创作,完善本子。观看素材觉得仍需完善,返工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个人强迫症作祟下,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至今片子还是有一些问题,无法用资金弥补,很遗憾。
吴婧雯:始终还是觉得有些镜头与您预期还是有一些差距?
贾皓民:对,因为当时由于经费有限,导致拍摄周期压缩到十三天半,创作上很受局限。几个镜头现在看还显得很粗糙。
吴婧雯:您怎么看电影经济中影视活动的管理,生产、导演、预算和融资问题?
贾皓民:这个行当严格来讲需要计算到每一分钱。国内电影也是向国际化迈进,推行“制片人中心制”。有一个好处是在不影响导演的创作前提下,合理分配资金。相对于以前“导演中心制”好,导演不单要考虑艺术创作,还要考虑管理、资金的流向。
吴婧雯: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好莱坞“三剑客”时代:佛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自己的电影,成立公司,做自己的制片人。
贾:对,他们本身有自己的效应在,他们的市场优势在,这是我们可借鉴的。
吴:电影活动中的文化和艺术是否遵循所谓的市场“经济模式”?
贾皓民:这个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考虑电影的属性,一方面是艺术作品,一方面是一个商品,作为艺术作品需要尽最大力创作,但是目前的市场是注重商业,摄制追求票房,将商业作为第一位,不可避免地出现烂片,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或许是商业成功却失了艺术,要么艺术获得成功在商业上又失败了。
吴婧雯:或许大众无法接受文艺片的回归,这需要重新衡量一部影片的文化价值,自2002年张艺谋《英雄》开启商业片时代,我们注重的是投资市场。
贾皓民:其实注重投资市场无可非议,投资出去需要回报。赚钱是商业行为中再正常不过的。目前的电影市场主要受众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们需要考虑影片的思想性,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世界。
吴婧雯:您怎么看这次与转型作导演的陈逸恒老师合作?
贾皓民:六、七年前,我们在一次拍戏中认识,陈老师作为艺术家,有很深的文化修养,我不断在向他学习。在甘肃这一方水土生活的三十多年,积累丰富的文化积淀,用陈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我是喝黄泥汤长大的”。一开始筹划,请他作这部影片的导演。他再三推辞,后来才肯着手执导,说戏、找赞助,请朋友来帮忙,倾力而为每件事。
吴婧雯:您曾坦言《腊月的春》只要能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就成,现已成功登陆院线,并将推广全国,有没有想过送审参评国际电影节?
贾皓民:有,现在是这样。《腊月的春》已经送报中宣部主办的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结果在九月份揭晓。还有今年在兰州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参加新片展映环节,包括明年国家的“农民电影节”都有。
吴婧雯:考虑过以独立影片参加一些国际电影节,贾樟柯的《小武》在国内反响平平,国际反而获得大奖。
贾皓民:开始有这个打算,但是《腊月的春》里涉及政治,不是国际化的主流,会很难(入围)。加之费用的问题,目前只能是搁置。
吴婧雯:继投资《腊月的春》之后,下一步有什么战略打算,诸如相关电视剧、动漫游戏等衍生产品的开发?
贾皓民:21世纪的到来,依靠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中表现超级英雄终于成为可能,漫威推出了电影宇宙计划自2008年起,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托尔、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搬上大荧幕,随后在《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衍生产品的开发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目前来讲没有这个实力,但是英雄主义的电影我们是有想法。下一个故事是在河西这一代,沿途美不胜收有美不胜收的景色,推向院线。甘肃的电影从来没有上过城市院线,一定要尝试,这有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吴婧雯:国外这一点做得很好,选择上院线,切断网络,DVD等其他渠道,单纯靠票房回收资金。
贾皓民:对,尽管多花钱,值得去大胆尝试。应该这样做,为什么这么多年甘肃电影一直是这个样子。在这里取景拍摄的片子不少,真正甘肃籍的导演拍得影片却是少之又少,没有形成甘肃电影自己的市场。
吴婧雯: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祝《腊月的春》大卖。
贾皓民:好的,谢谢。
采访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硕士 吴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