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大结局》主演邓超
在35岁这一年,邓超的“画风”整个儿变了。
几年前,采访过邓超的媒体,对他有着极其统一的印象:难搞,负分。如今再说到邓超,记者们则异口同声——“根-本-停-不-下-来”。
以至于,当邓超结束《分手大师》的宣传,随着《四大名捕大结局》的上映,重新扮回神侯府的“冷血”时,别说观众,就连他自己,也频繁“跳戏”,一不留神,就梅远贵附体。
邓超2000年出道,2003年,凭借电视剧《少年天子》中的顺治皇帝成名,拍了十来部电视剧,直到2007年,在冯小刚的《集结号》里钆了一脚,才正式成为一名电影咖。之后他拍了《李米的猜想》《爱情呼叫转移2》等多部影片,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饰演白头神探裴东来,还让他获得了金像奖的男配提名。之后的影片,无论是《画壁》《四大名捕》还是《中国合伙人》,邓超的形象多是严肃,正统,甚至有些阴郁。
因为这种反差,《分手大师》里的邓超才显得那么“惊世骇俗”。
对于自己这种形象的转变,邓超似乎很满意,自称“释放了”。贱人,男神经这些词语,他也乐呵呵地来者不拒。所以,即便是在《四大名捕大结局》的宣传期接受采访,邓超也洋溢着一股梅远贵的“气场”,而名捕“冷血”反倒显得不合时宜。
在《四大名捕大结局》的一场发布会上,有位媒体向邓超发问,邓超简单回答了两句,不着重点。这位记者对他说:“超哥,你这样说,没法播”,听罢此言的邓超,立刻调整精神,面对镜头,严肃地说起了长篇大论,末了,他问那位记者,这样行了吗?
早些年的邓超,不会这样。那时候,他没兴趣的话题,并不会配合你。被媒体问及妻子孙俪和孩子,也会产生本能的抗拒,甚至甩脸。如今,就算媒体不说,他偶尔也会自己聊两句“娘娘”的话题——这就是现在的邓超,接纳了自己作为公众人物所必须背负的使命,是个极其专业、配合度极高的艺人。
有人评价邓超是个“戏疯子”,对他来说,随处是舞台,只要有观众,或者想象中的观众。比如,在接受时光网专访时,邓超就会在说到自己某些观点时,直面我们的镜头,进入耍宝模式。
跟他聊《四大名捕》,他总会不自觉地走题到《分手大师》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部戏,倒也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拍摄《四大名捕》,四年三部戏,可能直到自己拍了《分手大师》,邓超才能真正意义上体会到导演陈嘉上面对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分手大师》跟《四大名捕》系列一样,是票房走高和恶评如潮的综合体。
说到《分手大师》的票房,邓超有些谦虚,觉得还是与《变形金刚4》打擂台的经验更重要。说到恶评,他也有些不服气,把《四大名捕》与《分手大师》捆绑在一起,质问记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歧视普通观众的感受?”在他看来,“做电影,还分什么高低贵贱,那是心理不健康。”
“不是拍给评论家看的,而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用6亿多的票房,为邓式喜剧买了单,也让他的“捍卫喜剧的力量,中国观众太缺笑了”这些话显得有底气。
邓超的变形记,成全了如他所说,需要笑的观众,也同时释放了他自己。
下一部戏,他要继续向中国观众“卖笑”,至于其他类型片?他很坦白:阅历不够,还要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