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学费,学制仅一年,不提供学历证书,求学者能学到什么?这是业内对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普遍疑虑。校方告诉澎湃新闻:我们不是要培养大师,我们是要培养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那么,听听求学者怎么说。
2014年8月31日,前来参加面试的学生武艺,她通过面试并拿到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预录通知书。
“静宜,希望一年之后你能够把南宁这座城市搬上银幕,呈现一个特别安静又暗含躁动的城市。你通过面试了!”一面是副院长刘海波激情慷慨的“总结陈词”,一面是对面小姑娘羞涩地笑言,“我不叫静宜,我叫武艺。”二十分钟前,来自广西的姑娘武艺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面试上讲述了自己毕业作品的剧本梗概,因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剧本主人公静宜细腻写实的家庭和故乡变迁,所以面试官在提问过程中一直将她唤作“静宜”。
由上海大学和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自今年6月宣布成立以来,已收到上百份入学申请。第二轮的面试8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与国内其他开设影视院校不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并不提供学历证书,学制一年,针对的是已经拥有一定从业经历,希望在行业内进一步深造提高的从业人员。
“这是我离电影最近的一次”
第二轮面试前一天,已经确定将于今年10月进入温哥华电影学院学习的学生们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经历、对未来的畅想,以及眼前的迷茫与担忧。
来自安徽的王德胜已经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十年,自然而然成了一群人的“老大”。毕业后他做过导演助理、剪辑师、特效师、三维动画师等职业,现在是一家后期公司的技术总监。“从事影视制作行业十年,我知道国内对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既不缺需求,也不缺资金,但现有的从业者大多难以满足要求。”王德胜想离开后期工作台成为技术更全面的从业者,这一次报考了电影制作专业,打算补一补编剧、导演方面的能力,结合自身的后期优势,成为一名合格的商业广告导演。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父亲的王德胜接下来要在工作十年后进入半工半读的状态。
听闻王德胜的经历,报考3D动画与影视特效专业的上海女生小君赶紧让他帮着鉴定自己所报专业的前景。小君本科读的是工科,虽然学的专业是影视工程,但电路、数学等理工科课程多过真正操刀影视后期的实践。凭借对一些软件的自学,小君如今在一家医疗系统的事业单位多媒体部门工作。“我觉得我们那的工作十年如一日,我希望给自己的未来创造点新的可能。”
如今在一家知名电影制作公司从事宣发工作的Tony对整个电影行业的数据如数家珍。他本科在交大读会计,同时是电影社团的社长,对电影一直抱有热情。两年的宣发行业从业经历让他看到国内后期制作的缺乏。“我工作中接触到许多案例,好莱坞的制片厂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同时国内观众对画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却少有教学机构能够提供视觉特效的系统培训,我希望通过这里的培训掌握更高后期制作的理念。”
相比起其他几位,之前可谓是“零基础”的Jessica表示自己“压力山大”。Jessica本科是读材料工程的工科女,研究生改学法律,毕业后专打知识产权的官司,作为国内一家知名通讯公司的高级战略合作总监,负责处理北美诉讼以及与谷歌、三星等公司进行知识产权合作。对电影则完全没有接触。但她告诉澎湃新闻,其实她从小就喜欢电影,十年来,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深藏的故事,想要用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今年上半年她去洛杉矶旅行,“站在好莱坞的山顶上俯瞰整个电影之城,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沸腾了,我当时就在心里说,老天啊,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走进它。回来后发现离自己两站路的上海大学里成立了这个电影学院。我没有相关背景,也不太可能去考传统的艺术院校从头学起,我觉得这个学校就是我想要的。我觉得这是我离电影最近的一次!”
带着问题来学自己最需要的
王德胜帮小君把关了整个学年关于3D特效的课程后表示,以自己的从业经验判断,这样的课程设置全面且合理,但要在一年之内掌握全部这些技能并不容易。事实上,不止是小君的专业,此次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头年开设的四个专业在专业的电影学院里都是需要四年才能学完的完整课程体系,无论电影制作、特效化妆还是声音工程,要用1年时间从头学起到运用自如都不现实。这一点,学员们有所顾虑,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桑文浩已经有多年的电视广告导演经验,这一次报考的却是特效化妆专业。在其他小伙伴一直“力挺”这个专业前景无限、人员紧缺的赞叹中,他却表示这个行业的就业前景并没有想象中乐观。“CG动画对化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很多特效化妆师都生存艰难,每年就指望万圣节帮人家化舞会妆挣些钱。”桑文浩是个科幻片影迷,对科幻片中人物造型的兴趣促使他开始研究特效化妆技术。通过长期对国外相关行业知识的研读,他对大致的技术和行业规则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听其他人聊到对于一年学制究竟能够学到多少东西的顾虑时,他表示,“这一年的突击培训,不可能按照传统的老师教什么我们就跟着学什么,我们都是事先有经验,做过充分准备,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来学习。”问他眼下就自己专业有些什么问题时,他想了想说,“比如压力箱怎么吸真空,还有各种材料的配比这些都是每个化妆师不外传的 秘方 。”这时身边的Jessica兴奋地发现原来她不是“零基础”,兴许本科在实验室材料的功夫倒能在这里派上用场。小君则在一旁踊跃报名愿意贡献自己的脸做实验。
务实地向“从业人员”进发
随着聊天的深入,在座的各位准学员发现施展自己现有的特长,已经可以组成一个工种齐全的剧组。Jessica可以负责编剧和制片,Tony可以管财务和发行,桑文浩思路清晰且有丰富的导演经验还能化妆,小君之前做了4年剪辑工作,王德胜则是特效方面的“技术帝”。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示开学要一起做作品,不同的专业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也彼此发现对方的课程对自身专业的意义,已经相约互相蹭课。
而这样“工种齐全”的现象,在开学之后还能比这个小范围交流的发现更丰富。另一位报考特效化妆的张照辉已经在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任教8年,同时自己也是一个从业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师。在面试官们的畅想里,张照辉今后不仅可以化妆,还可以为负责整个剧组置景。不仅如此,副院长刘海波在面试当场即向张照辉发出邀请,希望他接下来能够投入学院教学楼的设计施工中。“我们的教室、影院、摄影棚的空间设计希望你都能够参与。”张照辉也迅速进入角色,开始与副院长探讨空间功能运用上的问题。
报名学生丰富的行业经历让学院在正式开学前已经有了了强大的社会关系。学员中有的之前从事制片人工作,已经帮学院联系的银行洽谈资金赞助,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商业广告导演也自告奋勇为学院拍摄形象宣传片。
和传统艺术院校的考生最大的不同,是这群学生不约而同地散发着一股踏实、务实的气息。他们不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艺考生那样热衷于讨论某位影史大导的卓著成就,或是攀比自己夜以继日守在屏幕前积累的傲人阅片量,或者带着文艺青年的气息讲述自己某段传奇得足以改编成电影的亲身经历。他们只是彼此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行业信息,通过自身经验解答彼此的困惑,他们关于未来的畅想不是围绕自我表达,而是在字里行间提到“市场”、“观众”、“产业”这样的关键词。
澎湃新闻记者问,你们都那么现实,是“文艺青年”的部分被工作经历磨掉了吗?桑文浩先是一脸“卖萌”地反问“文艺青年是什么?”进而严肃地说,因为我们已经都是成年人,拖家带口有生活的压力,是牺牲掉很多东西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于是话题很快又进入到中国电影产业融资的议题。
“我们不是要培养大师,我们是要培养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刘海波说,“不过我们并不是培养技工,即便是技术类的专业,我们也更强调设计创意的理念,以及与国际最先进技术接轨的经验。”
这是人才与环境对接的好时机
几位学生告诉澎湃新闻,他们身边许多更资深的业内人士现在都高度关注温哥华电影学院,因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范例与校友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对在中国的第一年“开荒”心里没底,毕竟一年10万元的学费不是小数目,因此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副院长刘海波将这首批招收的100名学生称之为“黄埔一期”,“的确有许多事情要在办学过程中一步步磨合解决,但学生甘愿为学校冒险,学校就有责任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第一年学院投入了2400万元购买设备,这个投入接近上大影视学院办学20年在设备上投入的总额。“下一步准备采购的预算是两个亿。”
此外还有学生提出了对于外方师资的担心,刘海波表示第一年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任课老师共计20位,全部来自温哥华电影学院且多为系主任级别的主管教师,中方教师只是作为助教,并不承担教学任务。8月31日那天在现场面试的加方教师Lain Pattison对中国学生的质量非常满意,并且表示他们会移植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教学模式,不会用中国传统的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方式教学,而是会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搭建渠道,带他们进入真正的电影工业。
实践、技术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学生培养方向的重点。Tony表达了自己对于上海没有真正电影创作土壤的担心,刘海波则告诉学生们这正是上海与北京的差异化竞争的契机所在。上海的国际化程度、软环境,是国际各大片商看好的,再加上上海还有迪士尼、梦工厂,这给上海带来一种可能,直接与北美接轨。刘海波告诉澎湃新闻,上大影视学院此前与好莱坞的派拉蒙、迪士尼、索尼等电影公司都洽谈过合作,但是上海缺人才;东方梦工厂原计划在上海拍摄《功夫熊猫3》的计划也因为人才匮乏而搁浅。
“中国的电影在创意和技术上都是短板,但创意的短版短期内还无法改变,一方面是人的成长背景,一方面还和政策有关;但技术方面有了好的人才培养很快就能追上。”同时,刘海波也表示,人才培养需要与项目同步,两者缺一不可。在电影产业还未像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许多影视专业的毕业生都纷纷转行;正如10年前一波富有预见性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大多成了“炮灰”,而现在是培养成果和市场需求对接的好时候了。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将于9月15日完成最后一轮面试,10月8日正式开始第一个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