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电影《归途列车》:现实比电影更耐看

我上大学那会儿,有一门课,叫基础写作。这门课的上篇,教一些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没什么意思。而下篇,则教一些文学写作。到小说一章的时候,我问先生,怎样才能写好一部小说。先生回答,最好的小说,都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现实是什么,你就写什么,写出来的,就是好小说。

我上大学那会儿,有一门课,叫基础写作。这门课的上篇,教一些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没什么意思。而下篇,则教一些文学写作。到小说一章的时候,我问先生,怎样才能写好一部小说。先生回答,最好的小说,都是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现实是什么,你就写什么,写出来的,就是好小说。

后来我转行做电影,没有拿写小说来混饭吃。另一个问题便再次困扰我了:怎样才能做一部好电影呢?我在以往的电影评论文章中,经常会说,好电影,必须符合现实主义,必须具备当代情怀。其实,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现实与情怀,这两个字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把握。每每遇到师弟师妹们问我,老马,怎样才能做一部好电影的时候,我便会拿当年先生说的话回答,现实是什么,电影就拍什么,所谓的电影,不过是我们用镜头语言,将现实中的某些事情加速或者放慢了。

我这么说电影,其实很狭隘,容易让电影变为一定意义上的纪录片。当下我们喜欢看的电影,大多桥段紧凑,对抗激烈,业内云之为商业片。在肯定商业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价值的前提下,中文系出身的我,更喜欢看一些纪录片。比如,《归途列车》这部以中国铁路春运为背景的片子。

在大陆,以春运为背景的电影不算少。商业片上,以《人在囧途》最为著名。文艺片上,则是秦海璐主演的那部《到阜阳六百里》。在我看来,《人在囧途》闹剧成分更多一些,虽然这部戏比《泰囧》成色要好很多,但终究浮华,开了中国春运繁忙的低级玩笑,没有更深沉的人文价值。《到阜阳六百里》更真实一些,围绕秦海璐饰演的角色倒卖回家车票这个故事展开,讲了一圈安徽农民在上海城市的生存故事。该部影片,相对克制,感人的地方少。《到阜阳六百里》的编剧和导演,均为台湾人,对大陆人的春运把握,还是略显皮毛痕迹。

春运大国,每到年底,都要上演一出回家过年的征途大戏,中国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春运影像片,有些说不过去。2011年取得龙标公映许可证的《归途列车》,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这种遗憾。值得一提的事情是,该部纪录片的导演范立欣,最近拍了一部叫做《我就是我》的电影院线上映了,该部影片的主演是华晨宇、欧豪等快男。

当然,《我就是我》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笔者想重点介绍的,则是范立欣的这部以铁路归途为故事辅助线的纪录片《归途列车》。为什么说铁路归途,只是故事的辅助线呢?因为,在影片中虽然多次直接出现春运繁忙的景象,及其四川一家外出打工的人员如何在春运铁路上挣扎归家的桥段,但该纪录片的重点断然不在于揭示中国铁路的繁忙与列车上疲惫的各色身影。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把列车两端的人,用繁忙的列车运输串联起来,进而解密中国铁路繁忙背后的真实原因。

那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是中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巨大的经济文化差异。《归途列车》中的主演一家四川人,为什么要到东部的广州东莞去呢?因为那里有工厂,能赚到钱。为什么要回家呢?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有中国人的念想。一段列车,实乃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焦灼的真实状态。我们有大量的居民,既不属于商业繁华的城市,也更回不到曾经生养自己的乡村,我们能做的,只有平常外出务工于城市工厂,逢年过节的回老家看看。大量人口生活在非城非村的状态,造成春运的繁忙。

《归途列车》其实只是简简单单地拍摄了一家人三年来的坐火车经历,便把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回答清楚了。影片不需要如何做作,更不需要编剧预设感情渲染桥段,只要原原本本地记录,在影像之间,便已经有了答案。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好处。

如今再想当年先生的话,怎样才能写一部好小说,或者师弟师妹们问我的,如何才能做一部好电影,我可能会说:好的标准每个人均有不同,但我总以为,好并不需要如何刻意,我们只要原原本本的记录生活,就自然可以在这种记录中携带了巨大的情怀,这种情怀,能自动带我们到好里边去。小说如此,电影亦然。

关键词: 电影 归途 列车 现实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