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黄金时代》:独特结构呈现萧红 不识人不影响观影

《黄金时代》亮相威尼斯,时光网记者率先观影,带来独家报告。影片结构十分新颖,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真实与虚妄,虽然展现时代群像,每个人物笔墨不多,但情绪都算饱满。

《黄金时代》亮相威尼斯

当地时间9月5日晚,作为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展映片,由许鞍华执导,汤唯、冯绍峰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首度亮相国际。

当晚的放映厅内上座率约达六成,西方媒体及观众人数占据了大半。影片全长达177分钟,片头有龙标出现。在放映结束后,影厅里的多数西方观众都报以掌声,对比来看,在场的中国媒体倒是更淡定。

记者也在现场随机采访了几位西方观众,虽然影片涉及人物众多,西方观众对这些民国作家们也并不熟悉。但他们多数人依然不约而同地表示,故事很美很动人,涉及到的爱情很浪漫,音乐特别棒,能够带领观众进入气氛。虽然他们承认,不太认识那些民国作家,但是并不觉得人物关系复杂,涉及到影片长度,有几位观众表示,确实有点长,但并不影响观看。

展现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多义性

萧红,是五四时期不可或缺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写作多从个人感受出发,浑然天成,也因此真挚朴素。她的许多作品传世甚广,其中尤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甚。比起她的作品,她短暂又传奇的一生,又更令人称奇与唏嘘。

《黄金时代》呈现了萧红仅有的31年光阴的一生,虽短暂却经历了最丰富的生命历程。这其中有童年时期来自父辈的家庭创伤与阴影、有成年后爱情的波折,以及伴随她一生的憔悴病体,很多观众会以为,看到电影的那一刻,或许是隔着时空接近了这位女作家生命中那些痛苦也闪亮的真实。

但这一切很快被打破。一种类似布莱希特戏剧中的间离效果出现在了演员的表演中。演员们在说着台词的时刻,会忽然面向观众交代背景,诠释人物,也瞬间让观众跳出原本的戏剧结构,忽然像在观看一部纪录片,此时你会清晰地意识到,这些戏中人物的“扮演性”,而他们通过这种间离效果强化这种扮演性,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萧红,是她,但又只是口口相传中的,被讲述的她。这也是编剧李樯的独具匠心,他对此的自我解读是:“不希望观众陷入到以往传记片的漩涡里,纠结在像或不像之间,这样的纷争,就看轻了这部电影。”而他的这种戏剧手法,则希望更多地深入萧红的多义性和复杂性。

二萧爱情戏是主线 但并非“重头”

爱情是萧红短暂生命中的重头戏。电影里具体呈现了她的三段情史,与未婚夫汪恩甲之间的短暂取暖,他在萧红逃家最落魄之时给她带来食物和衣着的补给,但汪恩甲不告而别至今成谜。

因为写作上的互相吸引,萧红结识了萧军,萧红身上洋溢的热情与阳光深深吸引着萧红,但他们在这段感情里,就像两只刺猬,彼此需要,也彼此伤害,电影里甚至隐隐透露出萧军对萧红动粗的细节。二萧之间有着价值观上的根本分歧,萧红需索的被肯定被关爱,这在个性强烈自我,且大男子主义的萧军身上无法得到满足,而端木蕻良的出现则填补了这一切。

端木对萧红带着崇拜之情,是才华的欣赏,也让他爱上了这个苦难的女人。但是端木也有他的无法担当,所有人都只是萧红生命中的一程,他们陪她走过,用苦难折磨她,也在某种程度上丰盛她。

汤唯与冯绍峰这对戏里的二萧,在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现上,都可以看得出都下了一些功夫,两人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不过,或许是导演并不想让观众把《黄金时代》当成萧红与三个男人的故事,以至于在情感的铺垫上,无论是与冯绍峰饰演的萧军,还是朱亚文饰演的端木蕻良之间,并没有过多着墨,导致萧红的感情部分,让人觉得不够“深入”。

时代群像人物众多 创作诚意足

《黄金时代》最初的片名叫做《穿越爱情的漫长旅程》,那时候,很多人以为这会是一部类似霍建起《萧红》那样的,又一部萧红情史。不过,许鞍华很明确地表示——志不在此。她想呈现的更多是一个时代的作家群像,写人,也写一个时代的命运。

所以,戏里我们可以看到,三十多位演员说着民国腔,带着各自的民国作家身份依次登场,这些人物都有着同样的交集,那便是萧红。白朗、梅志、蒋锡金、舒群、聂绀弩等等辅线人物,通过萧红传奇人生的“穿针引线”挨个亮相,各自在萧红的生命中做了一段时间的过客,像个摆渡者,给与她精神或实际境遇上的帮助。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是一部逆流而上的艺术创作,它有着一切文艺片所具备的格调和气质,以及创作上的诚意,这点在这个时代可谓难能可贵。影片同时又在演员选择上具备了商业大片的实力,同样面临着市场的挑战,十月国内上映后,是否能取得普通观众的认同,或将比影片本身更具话题性。

关键词: 萧红 结构 影响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