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冯晓临专访:不应满足高票房,应注重全民媒介素养提升

冯晓临,西北师范师范传媒学院副教授,曾任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等多个栏目的制片人、编导,近两年主要教授课程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等。

冯晓临

赵婷:冯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抽空接受我的采访。请问您喜欢看电影么?近年来,中国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热情不断高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冯晓临:赵婷,您好!我喜欢看电影,而且涉猎的电影类型比较广泛,很多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我都喜欢。

很多人喜欢一部电影的原因首先是觉得好看,但是每个人觉得好看的标准不一样的,有些电影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感官冲击,而有的电影则让人心潮澎湃,有人喜欢前者有人喜欢后者,我是二者都喜欢。

近年来国产电影票房日趋高涨,但我觉得并不代表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情是不断高涨,也不代表国产电影的水平越来越高。拿2013年来说,全年我国电影票房216.5亿,其中国产电影票房125亿;全年国产故事片638部,进入院线的约245部;全年有60部电影票房过亿,其中国产片32部,这32部电影票房超过94亿,占据全年国产电影票房的75%,基本符合“二八定理”。2013年的国产片,在创造了高票房的同时,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口碑下滑——几乎没有一部影片得到普遍称赞,文艺电影不但没有获得高票房,连生存都成问题,反市场规律的“越骂越有票房”成为2013年中国电影的奇观。从这些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到: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多,但观看电影缺乏理性,再结合电视收视率的状况,表明我国在传媒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包括从业人员在内的过敏媒介素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也就是说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传媒教育者的视角来说,我们不应满足高票房,而是应该注重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注重电影水准的提高。

赵婷:2012年12月上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总数突破12亿,成为首部10亿级票房的华语电影,并打破了3D版《泰坦尼克号》9.34亿的纪录,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虽然这部电影毁誉参半,但是最终成为“小成本”电影的“大赢家”。您如何看待商业性电影创造票房奇迹的现象?

冯晓临:商业性电影获得高票房不应该是奇迹,文艺电影取得高票房才是奇迹。电影的分类有很多种,文艺和商业的分法算一种。从电影的创作目的来看,有些电影是为了赚钱的,有些电影是用来获奖的,还有些是导演拍给自己的,当然也有混杂多种目的性的电影。简单地说,商业电影就是为了获得高额票房拍摄的电影,电影诞生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艺术,而从电影的高投资也不难理解商业电影的存在是合理的。我国电影界一向认为美国好莱坞是商业影片的大本营,重娱乐而不重现实。事实上,包括好莱坞大片在内的商业电影虽然注重娱乐性,但同时具有社会性与艺术性的商业电影也不少。所以我们判断一部电影水准高下时,不应被商业电影或艺术电影的标签所蒙蔽,不能因为是商业电影而忽视其社会性与艺术性,也不能因为是艺术电影就觉得是高大上。2014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的国产电影《白日焰火》,从电影类型来说,是一部典型的犯罪类型商业电影,此片在宣传营销过程中也一直以采用商业电影的模式,强调爱情和悬疑,但很多评论家仍然认为该片是艺术电影。但不管怎么样,《白日焰火》过亿的票房也说明艺术电影也会有较高的票房,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并非是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06年,《疯狂的石头》以300万的投资获得2300万票房,让人们看到了构思精巧、故事精彩的小成本影片在市场上的巨大潜质。2011年,890万拍摄的《失恋33天》获3.5亿票房,2012年,投资不到4000万的《泰囧》创下12亿票房纪录,小成本电影以小搏大,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的独特性,也就是投资与收入并不是成正比的,只有那些能够吸引人的作品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与高投资的大片相比,这些小成本电影让电影更加多样化,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失恋33天》这种电视剧风格的电影的走红,也让我对小成本电影的未来有一丝担忧。

赵婷:继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票房大卖之后,近期上映的由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也受到观众热捧,而8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由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肖鹰撰写的题为《<后会无期>: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丑闻》的文章。“零吐槽”的傲人成绩与专家体无完肤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您对此有何看法?您对《后会无期》这部影片有何看法?

冯晓临:我先纠正一点,《后会无期》并不是“零吐槽”,而是招来很多吐槽。从某种程度上,抛开《中国青年报》的传统官方媒体性质和肖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的身份,《<后会无期>: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丑闻》一文也是一种吐槽。对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但我觉得对一部文艺作品,褒贬不一是正常的,如果只是一边倒的评价,往往是令人怀疑的。然而这篇文章粗暴的文字和缺乏思考的判断,在当今的艺术批评中是站不住脚的,同时也会对观众形成正确的媒介素养起到不良作用。一个文人用一种泼妇骂街式的方式对一部电影上纲上线,甚至到了侮辱创作者人格的地步,使我不但对肖鹰教授写作的动机有所怀疑,而且对中国青年报刊发这篇文章的专业水准产生怀疑。

就《后会无期》电影而言,虽然我错过了片头,我也不喜欢结尾,但是该片还是与我预期的相差不远,是一部具有韩寒气质的电影。这部电影无论是人物设置还是情节安排,都不同于传统的电影思维,正是这种不同,与片中画面和人物散发出的迷茫气息一起,以及如同人生一般未知前路的旅程情节一起,形成了这部电影的独特性。

赵婷:您如何看待韩寒、郭敬明等由青年作家向青年导演转型这一现象?

冯晓临:从电影史看,作家拍电影,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左岸派就有很多著名的作家投身于电影。当然作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和韩寒郭敬明拍电影是天壤之别。韩寒和郭敬明拍电影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其他青年作家转型当导演就能成功,韩寒和郭敬明的成功只能说明我们现在以及进入粉丝经济的年代。目前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粉丝经济已经在整个产业经济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比重。韩寒和郭敬明与其说是作家,还不如说是当红的明星,他们的走红在传统经济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他们电影的观众主要是由粉丝构成的,加上片中众多男女明星的粉丝,一部电影取得上亿票房显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和一些当红影视明星当导演拍电影拍电视剧是相似的。而明星转型当导演,也能吸引他们的粉丝关注国产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促使中国电影票房高涨,也会让很多人关注中国电影。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明星导演的电影高票房并不能掩盖艺术水准不高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对明星转型当导演,我们掩盖理性看待,不能盲从。

赵婷:近期上映的另一国产大片《绣春刀》,被称作“中国特色古装反腐大片”。有观众称,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您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是什么?

冯晓临:所有历史题材的作品反应的其实都是现实社会。《绣春刀》电影本身是一部典型的古装武打片,但是由于放映的时间,恰好让它变成了“中国特色古装反腐大片”。其实和所有的武打片一样,反腐并不是该片的主线,“情和义”才是该片的核心。与近几年的武打片相比,《绣春刀》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给每一个人物都设置了较为合理的动机(当然先不说是否可信),武打设计也是拳拳到肉,刀光剑影并没有掩藏在过多的特效当中,算是一部中上水准的武打片。

赵婷:您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未来走向如何?是艺术性战胜商业性?还是商业性战胜艺术性?抑或是商业性与艺术性并存?

冯晓临: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必然是走向多元化。中国电影也不例外,只有多元化,才能让观众各取所需。如果一味追求艺术电影,那么势必会像上个世纪后期的台湾电影一样,曲高和寡,导致本土电影业的不景气。只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并存,更进一步,只有娱乐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加上多样化的创作,才能使中国电影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有很多人说中国电影目前的症结在于体制,其实,再差的体制下也会有优秀的文艺作品产生,所以体制不应该成为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借口。但是对整个电影产业来说,体制的力量也是巨大的,但更为根本的是,全民的媒介素养问题,只有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人,才能合理认识媒体运用媒体,也才能用合理的视角去创作电影、欣赏电影。

嘉宾简介:

冯晓临,西北师范师范传媒学院副教授,曾任甘肃电视台《今日聚焦》等多个栏目的制片人、编导,近两年主要教授课程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等。

采访者:电影界(www.dianyingjie.com.cn)、甘肃文化产业网(www.gansuci.com)特约记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 赵婷)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