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产艺术片票房仅2000元
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电影产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国新增银幕5077块,银幕总数达18195块,生产故事片638部,院线上映250部电影。
上映电影中,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十分受观众青睐。讲述当下城市人群、都市爱情故事及青春成长为主题的电影成了“票房黑马”,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等,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中国大陆2013年的票房冠军是周星驰导演的《西游记降魔篇》,票房收入达到12.46亿元,第二名的是《钢铁侠3》,票房收入达到7.68亿元。
报告也指出,上线的青春主题影片内容多集中在青春与物质、爱情、怀旧等元素,缺乏更丰富的“多义性”。此外,动作片尤其是古装动作片正处于市场低谷期。喜剧片占比虽然高,但是大量中小成本喜剧片进入市场,整体质量堪忧。
此外,非类型片方面,除了少数精品艺术片外,去年国产艺术片陷入尴尬。贾樟柯监制,宋方导演的《记忆望着我》在巴西、东京、温哥华的电影节上获得了好评,然而在国内票房方面则一败涂地。这部电影票房仅为2000元,成为全国院线上映电影中有效票房的最后一名!
为求关注“病毒式营销”流行
而从票房来看,2013年电影票房过亿元已不是新鲜事,5亿元票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但报告分析发现,这些过5亿票房的影片,多是通过话题性的影响取胜。
报告指出,2013年的高票房国产电影,整体呈现出话题性与争议性的特点,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涉及了第三者、婚外情、海外产子、同性生子等社会热点;《小时代》中大量涉及了物欲与金钱主题,首度将富二代作为正面形象大肆宣扬;《中国合伙人》定位青春励志片,一方面消费内地市场商业大鳄,另一方面触及国人“美国梦”的敏感神经。
报告主编刘浩东说,这些影片将目标观众细分,故事内容接地气,并配合整合式甚至病毒式营销,让人在不堪其扰的情况下不得不从众关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小时代》掀起的骂战,其主创粉丝与主流影评人双方的对峙反而起到了营销的作用。”
刘浩东说,这些高票房电影大多紧密结合时事热点,争议越大越能成就高票房,但过度消费的后果终究会使其成为电影市场典型的快消品和易耗品。
报告认为,中国的现象级电影吸引观众的法宝不是影片质量,而是争议话题,而且争议越大越能造就现象级影片的高票房。例如年度“奇葩”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虽然赢得了令人惊奇的高票房,但是难掩剧作本身缺陷。业内人士则表示担忧,过度消费观众眼球会让影片成为“快消品”,最终影响整个国内电影市场。
看电影人群中近六成是女性
报告中有一份“2013年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报告”——选择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各5家影院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557份,回收有效问卷1513份,主要针对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观影偏好及观影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观众中,35.50%的人“每个月都要看一次电影”,34.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个月看两次以上电影”,23.20%的人称“两三个月才看一次电影”,仅8.20%的受访者表示看电影的次数较少,“一年看一两次”。
而在选择观影的原因上,73.0%的受访者表示,要看影片类型及内容决定,44.3%的人表示会选择“口碑好的”电影;28.3%的人则“视时间便利”选择要看的电影,7.1%的受访者会选“话题性”较强的电影。
报告显示,从目前国内影院观众的性别构成来看,女性观众已占据优势,占了观影总人数的59.3%。从全国去年电影观众的年龄来看,53.6%的受访者是25岁-39岁的年轻人,“90后”观影人数也越来越多,18-24岁的年轻人占据了观影总数的33.1%,而40-59岁的观影者则占据总人数的7.1%,17岁以下的观影人群占了5.6%,60岁以上的观影者仅占0.6%。
90后看电影主要为“娱乐和社交”
对此,报告也专门对“90后”观影人群做了专项调查。在被调查的“90后”电影观众中,学历在大学及研究生,年消费水平为1001元至3000元的女性观众成为观影主体。“娱乐和社交”成为了他们观影的最主要原因,而超过三分之一的观众已有重复观影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女高中生”对偶像、明星的关注度相对而言更高,占比已高达77.5%,而初中生看电影则主要根据其“好评度”。
从消费方式上看,网络消费成为了年轻人购买电影票的主要方式。其中“团购”已成为“90后”观众最主要的观影方式,占比达41.5%,10.3%的受访者会采用在线电影票销售的方式。
报告分析,“90后”观众的个人主观意识较强,而且愿意与他人交流观影感受。但较容易受情感因素打动,对自己喜爱的偶像和明星具有较高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