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消息称,广电总局针对视频网站TV端APP事件已经向各大互联网视频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本周内所有视频网站电视APP下架,否则将取消其互联网视听牌照,并停止服务器。(详见钛媒体报道《广电总局下“最后通牒”:本周内下架所有视频网站电视APP》)关于电视盒子,一直以来就纷争不断,一方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公司,都妄图攻占客厅市场这块大蛋糕,将电视终端转化成基于互联网的内容点播入口,一方是广电机构,死守“高地”不放松,不给互联网视频公司任何突围的机会。至于这其中有关利益纷争的阴谋阳谋,讨论的也比较多了,说多了都是口水,毫无意义。
我想说的是,无论“盘子”在谁手上端着,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都是无大碍的。无论是移动端的手机、pad屏,还是PC端的电脑屏,亦或是客厅的电视屏,无非都是人机界面,用户喜欢坐在客厅看电视,还是喜欢用其他终端随时随地点播观看互联网视频,都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终端选择。对整个互联网视频时代的大趋势,并无太大影响。
有一项针对全球网民看视频的比例调查数据显示:韩国位居第一,其中95%的人通过互联网观看在线视频,是因为韩国的互联网覆盖面大,且网速快,资费低;中国排在第五,原因是受益于视频网站的兴起和3G、wifi网络的普及;美国排在第十,解释说是其有线电视网络和精彩付费电视频道的发达。这项数据里能反映出什么信息呢?
其一:全球范围内,观看互联网视频的用户逐年提升,全民观看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现在接收信息的方式正逐渐趋向“视频化”,从纯文本过渡到图文形式,再到纯视频的观看体验,从用户角度来看,是一次很自然的进化过程。因为文本阅读的方式比较“主动”,需要聚精会神才能完成整个阅读过程,现如今大家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又都是碎片化的,导致互联网浅薄症成为普遍现象,用户需要一种被动式调动立体感官的接收方式。而观看视频正是一种能调动用户立体感官的高效信息传达方式,同样的信息放在面前,用户很自然会优先选择视频观看。
其二:互联网视频用户的普及程度取决于网络带宽的大小;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限制视频观看普及的最大敌人是网络带宽、流量、资费等问题,特别是移动端,受限制比较大。不过,近些年,各大运营商都在扩大3G、4G网络的铺设,解决了视频观看存在的基础带宽问题,但资费问题并没有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真正推动用户观看视频习惯养成的利器是wifi生活场景的搭建。习惯于奔波于公司、家两点一线的白领群体,始终会处于WIFI环境下,在这两个场景内的停留时间也是最长的,除此之外,在地铁、公交、、咖啡馆、shaopingMall等众多用户经常性停留的地方都有完善的wifi铺设,确保用户始终处于网络的覆盖环境当中。在wifi环境下,又得以实现手机、电视、PC、平板等多屏合一,从而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观看视频的可能。目前我国整体网络环境比不上韩国的高速发达,但在WIFI的铺设上也基本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其三:决定用户偏向互联网视频还是电视节目的关键在于输出内容的价值。美国的网络环境自然也是极为发达的,又有youtube这样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但并没有影响家庭电视的市场。面对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视频平台,美国人对精品付费电视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可见,靠垄断渠道,扩大视频市场占有率的做法并不是最明智的,而是应该建立“一条龙”的UGC内容生产链条,带动原创优质内容的产出,塑造内容上的竞争优势。
近两年,国内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大批围绕视频的创业团队,从手机短视频拍摄到视频加工剪辑处理,再到视频传播分享,整个过程可以在手机端就能实现,把拍摄视频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刺激了大量优质视频内容的产出,此外《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飞碟说》《罗辑思维》《晓松奇谈》等精品化网络原创内容,改变了过去视频制作和观看的分离结构,可以在分集、分季制作视频的同时,积累粉丝,形成品牌化的视频内容区隔,这些都是发生在网络渠道上的内容升级。如果广电集团守不住自己的内容优势,纵使没有电视盒子这么个产品,迟早有一天电视渠道会遭受互联网猛烈的攻侵。
说到此,大家都应该看明白了,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之所以掀起“客厅市场”的纷争,全在于整个视频市场尚不成熟,用户在人机界面的选择上“被动的”,短暂的渠道垄断会稳住一定的用户市场,但视频时代的大趋势是不可逆的,决定用户市场规模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视频内容和用户体验。你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