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中国故事与中国梦”的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昨日开幕。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教授周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等影视理论专家,分析了中国当下电影创作存在的故事种类同质化、缺乏好故事等问题,并谈到了对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全球化的问题。
中国电影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电视系教授李亦中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国电影业从“做大”到“做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电影是名符其实的内容产业,“内容为王”的前提是“故事为王”。从中国影坛现状来看,创作题材还不够丰富多样,故事种类趋于同质化,远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挑剔的审美需求。
此前,中国大片式电影由于缺少讲个好故事的逻辑和理念,而频频被观众们嘲笑为“拉长版的KTV”。“中国故事”必须从本土资源开发入手,在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生活资源中开掘素材,讲述具有情感穿透力的故事,视听呈现要有新鲜度和视觉冲击力。而且要在“中国故事”中植入“中国梦”内核,要点是“有情怀、有温度、正能量”,中国故事的本土市场战略,要大力开发多样性的类型电影,摒弃“作者中心”思维,进行更为深入的类型研究;中国故事的国际市场战略,一是东方风格的类型大片,一是处于艺术探索前沿和人类终极关怀前沿的作者电影,没有中间路线。
国产影片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传统
在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人文精神作出了持续和不懈的努力,赋予了中国人文精神以当代的生命力。当下,部分电影创作有过度追求商品化和消费主义的趋势,使得中国电影品质屡屡受到指责,在中国当代文化和软实力的建构中,中国电影应该传承中国人文精神的优秀遗产,推进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从而在大银幕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当下国产影片的创作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并进一步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承,既是一个迫切需要在创作实践中得到重视并切实落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并使创作者达成共识的问题。”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教授周斌与陈犀禾表示。
“如今,各类民俗节日已受到电影圈内有识之士的关注,将其添加到新的"档期"组合当中。然而,在这些新档期形成的同时,却并没有相应的、与之匹配的、表现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的电影产品出现,我们的电影创作与制作,似乎缺少了一个符合我们民族特点的大类型,应该叫做“民俗电影”。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秘书长舒克的建议也颇有新意。多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叙事
关键词:跨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谈到多媒介互动语境下国产电影中的“中国叙事”,他的观点与当下观影人群习惯的大数据不谋而合:“互联网及其引发的大数据时代,使得中国电影和网络小说、电脑游戏、电视栏目等不同媒介之间产生了跨界整合”。“跨界”这个词汇,被专家们频频提起:“电影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影院空间和电视频道,而是借助更具包容性和影响力的网络媒介,凸显出新媒体时代更为多元与丰富的多屏联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也这样表示。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博士鲜佳认为,电影与它们的跨界互动和产业融合,带来了电影创作的平民倾向、娱乐诉求、即时互动等特质的转变。“大数据”的运用,也带来了电影创作在受众定位、剧本规划、营销发行等多方面重心的转变,讲述出源于日常生活、靠近观众心理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