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入围多项提名,成为获奖热门影片。近年来,一些人气偶像跨界执导影片,并以他们的粉丝为核心受众的电影类型大受欢迎。
2011年暑期,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上映并获成功,被许多人称为“粉丝电影”。而在刚过不久的暑期档,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3》与韩寒的《后会无期》集中上映,分别以5.2亿元和6.29亿元的票房大获成功,将“粉丝电影”又推向了高潮。
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甘肃新锐兄弟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国强接受采访时表示,从《致青春》《小时代》到《后会无期》,虽然是演员、作家的电影处女秀,但三人均是很早成名的青年偶像,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群体,早已为他们后期赢得高票房提供了先决条件。
高国强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导演通过网络技术和市场分析,掌握了粉丝的年龄、爱好和特定需求,以精准的定位取材来迎合受众的观影胃口,让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这已经成为粉丝电影实现“低成本、高回报”的一条重要经验。
但自诞生之日起,“粉丝电影”也饱受争议。有人认为,粉丝电影重明星、轻质量,这种以明星效应、粉丝营销为特色的产品很难走远。
高国强等业界人士表示,“粉丝电影”的出现对华语电影发展有实验性的探索意义,犹如华语电影这条大江大河里的一朵浪花,是艺术的一种新尝试,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对待。
“这些电影也需要转型,不仅要依靠明星效应,而且要有好剧本、好导演,才能持续推动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兰州电影制片厂厂长石斌说,需要警醒的是,受资金、人才等因素影响,“粉丝电影”大多依赖明星效应,在剧本的挖掘和创意搜集方面的能力有限,加之内地电影市场急功近利等思想,难免存在盲目效仿、跟风现象。
“粉丝电影是我国电影界的新气象,生命力的持久性或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它毕竟是我国电影快速发展中的一种创新和突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电影从业者在网络大数据时代下寻找市场机会带来启示。”石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