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影视 / 正文

阿里影视的“生态系统”:IP为先打天下

马云和阿里,无论是62.44亿港币收购文化中国,还是12亿收购投资恒大足球、推出娱乐宝,无论是投资华谊兄弟还是投资优酷土豆、入股华数传媒,聪明的阿里知道,未来的天下根本不是互联网的天下,而是IP(知识产权)的天下!

9月19日晚,阿里巴巴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创下美国股市最大融资纪录,超过万亿人民币市值的阿里巴巴,可以买下50个华谊兄弟,可以买下70个光线传媒,可以买下150个华录百纳……

在阿里巴巴的招股说明书中,一封马云写的2000多字的公开信提到了24次“生态系统”,关于阿里的生态系统,未来发力最大的两个点,第一个是移动业务,第二个就是文化。

这几年,马云和阿里,无论是62.44亿港币收购文化中国,还是12亿收购投资恒大足球、推出娱乐宝,无论是投资华谊兄弟还是投资优酷土豆、入股华数传媒,聪明的阿里知道,未来的天下根本不是互联网的天下,而是IP(知识产权)的天下!

BAT三巨头在文化传媒产业布局早已展开。阿里在内容方面拥有阿里影业(文化中国),渠道方面入股优酷土豆和华数;腾讯在内容方面有华谊兄弟,渠道方面有腾讯视频;百度渠道方面有爱奇艺,内容有华策影视……随着版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视频网站的竞争升级,垄断优质内容、不断充实影视剧版权资源成为各路枭雄纷争的焦点。

本来是IP的天下,却成了互联网的棋子,互联网吃肉,影视公司喝汤,凭什么?凭的就是“人家的格局”、“人家的资本能力”、“人家的生态圈建设”、“人家的梦想和屌丝经济”……影视公司的创业者们需要学习的太多,在影视圈是讲究论资排辈的,在互联网是讲究“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在影视圈注重的拉关系讲排场的,在互联网注重的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怎么办”的;在影视圈老前辈是用来采访和尊重的,在互联网老前辈基本都是被时代打败的……

如果不尽快的改变自己,所有经典的创意也不过是过去,如果不敞开胸怀,放飞梦想,扩大格局,提升资本意识,重视生态圈建设,抓住大消费和B2C,逐渐,影视圈的那些老板们可能连“汤”都喝不到了!

风格和协同的考验

先不谈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影视公司都有整合影视工作室的经历,哪家百分之百的成功呢?囊入旗下的工作室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伴随着不少无疾而终或者貌合神离的状态,整合本来就很难,尤其是整合“人”,不是光靠有股份、有未来、有平台就可以拴得住的。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影视并购的案例中,被收购的公司团队出走的案例不在少数,两家公司的文化、做事风格、沟通方式如果大相背离,很容易引起矛盾,给彼此一个较大的空间反倒是好事。

其实影视公司的并购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并购,人的因素太大。某一上市公司收购了一个电视剧公司,交易时的各种条件谈的甚好,但并购之后,上市公司颁布了很多条例和公司管理制度,原先电视剧公司宽松的“考勤制度”、宽松的“发票报销制度”、丰厚的“奖励制度”、神往的“旅游制度”等一概消失……结果,收购半年刚过,除了电视剧公司的创始人因为收购条件约束不能离开之外,其他高管团队大量出走,即使有几个貌合神离的核心团队被迫留在公司,但是在外面干“私活”的也不少。

谈到这点,影视公司应该像IT公司学习,IT公司的并购很讲究“协同”,东华软件是个很典型的靠“协同并购”稳健发展的公司。如果不能在技术、销售和服务三个方面同时达到“协同”的话,这种收购的CASE,东华软件是坚决不做的。

收购这件事,要不就是两家企业风马牛不相及,只要约定好利润和对赌,完全的放手管理与奖惩制度;要不就是两家企业在技术(创意)、销售(发行)、服务三方面可以达到协同发展,否则成功的太少。

收购之“人性”的考验

鬼谷子所著的《本经阴符七术》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优秀的创业者都推荐这本书。其中讲到的“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正说明了欲望太多了,必然会心力不集中,心没有集中散开了就会引起智力衰竭,智力衰竭则会使思维混乱,达不到目标。当企业欲望越来越多的时候,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志也就散了。尤其对于刚被并购的公司,心态变漂了,平台变高了,盘子变大了,欲望变多了,风险大了,考验来了……

其实收购失败的案例中往往与收购的方案有关。曾经一个上市公司控股收购一个电影公司,上市公司在电影公司的股份占51%,原创始团队在电影公司的股份占49%。这种比例其实是并购大忌,团队的利益只体现在子公司,并没有体现在整个上市公司。很多次,这个电影公司的投资计划都因为母公司的否定而搁浅,而母公司派来的子公司负责人与原来的团队水火不容,更让双方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以,“肉要烂在锅里面”的原则是正确的,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的利益都在整个公司的平台上体现,因为,还是那句话,公司的股权架构决定了公司可以走多远!

上市公司“玩法”的考验

其实,影视公司的融资是一条不归路。当企业融资时,投资人投资进入公司,过些年后,股东会要求分红,而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和做大的要求,需要持续的资金,分红的概率不大,而不分红就需要让股东享有股份的价值增值,就需要继续做强、做大,但是业绩的增长亦或由于资金进入,亦或是因为获得某些资源,无论哪个原因都需要持续的资金补给。

随着企业逐渐做大,现金流就崩的越来越紧,这就要求持续融资;而这时公司发展壮大,只能找一些大的投资机构,等大的投资机构进来就对企业上市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创业者此时基本上已经无法回购之前的大额融资,股东们的退出只能通过上市或者被并购,而上市也是在融资,上市后还要为了股价增值继续融资进而不断收购好的项目……

就这样,融资成了不归路……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融资或者上市不一定就好,也不一定不好,“适合”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一点一定要知道: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企业需要持续扩张,就需要融资,无论是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还是员工持股,即使,融资是一条不归路。

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定向增发、市值管理、舆情管理、公开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都是需要那些刚刚被并购上市的团队们“潜心”学习的。

因为企业和资本的关系就像,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影视公司企业家对于资本有太多的玩法需要懂、需要学、需要谨慎。

被迫“转型”的考验

创业,创新,创意,创富,“创”,什么是创呢?左面是仓,右面是刀斧,刀斧是古代最先进的工具,仓是吃、住和生活的地方。创,字面的意思就是用刀斧开创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这要求创业者也要不断的开拓和创新,但是哪那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广电总局的“一剧两星”,电视剧不好卖,加之腐败和电视台贿赂的风险越来越高,逼的影视公司老板们都想做真人秀了,毕竟看着《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强大收视率比较眼红,但是发现前期投资太大,中间涉及环节太多,拉广告又比较难……做艺人经纪吧,又发现傍明星很难,提成也少,发掘新人风险大,成名后“白眼狼”又太多……做电影吧,可尽管国内票房一直在直线上升,发现赚钱更难,赚钱难度不亚于买彩票……做网剧吧,好像可以拥抱一下互联网,结果发现商业模式根本不成熟,不仅不赚钱,想打个名都打不出来……

轻资产公司,走错一步,轻则大修,重则丧命!

那,怎么办呢?最后绕了一圈还是两件事:一,必须发挥自己优势,自己制作能力强,资本自然来找你;自己发行能力强,好片子也希望强强联合。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淡忘自己的优势,转的一塌糊涂的案例比比皆是。二,必须建立生态圈,什么都自己做,肯定做不好,谁是你的太阳?谁是你的空气?谁是你的水?缺一不可,但是如果不通过资本发生股权上的合理关系,折腾一番发现,仅仅,还是自己在瞎玩!

关键词: 阿里 生态 影视 系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