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七个最有潜力的机会

我在电影这个行当,从1984开始,已经进入第30年了,1995年-2005年在好莱坞做引进大片,一干就10年,10年后回来了。

我在电影这个行当,从1984开始,已经进入第30年了,1995年-2005年在好莱坞做引进大片,一干就10年,10年后回来了。

回来后广电总局让我组办了中国的海外推广公司,05年到现在,已经8年了。

这些年一直在做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从买家到卖家,卖家不好卖,尤其是中国电影,不好卖。

到下周要到新影联,主管制片发行放映。这样,30年的生涯就组织完整了。

讲到金融,以及电影公司等方面的有所涉猎,有一些观点都在我的书里有体现,这本书叫《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

2013年,对世界电影产业来说,是中国电影年,而且我相信从2013年开始,未来10年肯定也是中国电影的10年。

从去年开始呢,全世界的土豪,以前从来不把中国当一回事的,都跑到中国来了,不是为中国电影而来,而是为中国电影市场而来。中国已经成为除美国外第一的海外市场。

举一个例子,《环太平洋》全球的票房是4亿美元,美国的本土票房是大概1.01亿美元,而中国的票房是1.08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在这一部影片上已经超过美国电影市场。而且目前中国的电影票房已经占到了全球25%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电影市场对世界电影市场产生的意义。

实际上,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现阶段属于过度开发阶段,也就是说过度投资了。

而这其中过度投资的主要集中在几个环节:

1.制片环节:因为每年所有的热钱都仍到了制片上,如果产量不控制的话,一定会超过1000部,就跟印度一样。尽管我们去年公布的是600部。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个数,也就跟我们的电视剧一样,每年号称300多集,实际也肯定不止。这600多部片子实际上在影院能收回成本不到10%,大部分都沦为炮灰。

2.影院建设:一二线城市已经饱和,三四线尤其县市大部分空白。现在国产影片开始超过进口大片,这个增量实际上是增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小地方的人呢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看外国片子,因为看不明白。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发展速度这么快,而快是快在放映,银幕数量激增。每天早上起来中国电影的银幕就又增加了10几块,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钱了。

变革之中,那这么多土豪钱该往哪儿去?

经过30年的观察,我们这个行业有7个短板,也就是说有7个让你赚钱的机会:

1.娱乐咨询

我们没有娱乐咨询版块,好不容易有个艺恩,我们说是行业的旗舰,但是它也没有完全形成规模,也没有完全产业化,没有热门想用他,用不用无所谓。

有识之士,有钱的人,钱多聪明可以考虑这个行业。

2.营销宣传

多少土豪愿意把钱砸到某女演员上,也不愿意把钱放在营销上。

我们说电影都是做大的,那这个做就是营销。为什么很多烂片卖得好,是因为做的好,并不是影片真的好。

3.国际合作

土豪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信,对合作者没有他信,尽管有一些有国际视野的公司开始加强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但是方向错了,以为请一个海外明星大腕就有了海外的市场,实际上看《1942》、《金陵十三钗》,颗粒无收,合作模式实际上应该是从项目一开始,便全方位的合作。

最成功的案例是《功夫梦》(又称《空手道小子》),尽管一开始很艰难,政策上有很多水土不服,可是最后的结果是好的。从一开始就起化学反应,把两种文化与市场机制,两国的行业智慧融合在一起,就有了这部片子。我们的海外票房2011年达到了35.17亿,其中《功夫梦》卖到了24亿。达到了海外票房的巅峰。

从我2005年接手海推公司的时候我们的海外票房只有5个亿,到2011年的时候达到35.17亿就是因为《功夫梦》,后来我们跟美国大公司合拍削弱了。那会有政策出来,要打击假合拍。

从中国电影走出去来说,合拍是主渠道。

4.项目开发

我们知道,前段时间派拉蒙有个壮举就是把汤姆克鲁斯炒了。

14年的合作,因为《碟中谍3》让派拉蒙亏了。这个片子汤姆克鲁斯赚了1个亿美元,(包括1500万美元的年费,包括3000万美元的片酬,15%的票房分红)但是这个片子派拉蒙只赚了80万美元。也就是说弄了老半天是给那个小子打工了。

炒的原因是希望给汤姆克鲁斯降合同年费,从15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汤姆克鲁斯不肯。因为他有家项目开发公司,他负责开发项目,也就是负责为自己开发项目,然后派拉蒙来投拍,派拉蒙有首选权,所以要给项目公司1500万美元的年费。

而相反,我们就没有项目的概念,实际上,在好莱坞我们听不到电影是艺术,或者说电影是文化,甚至在好莱坞听不到电影两个字,影迷们才会说Movie,而更多地都是说Motion Picture或者直接Project(项目)。

所以其实项目开发是大有可为的。现在天天有公司在征集剧本,征集项目。有很多黑钱,热钱,闲钱,不知道该往何处。经常被导演忽悠,最终血本无归。

5.娱乐律师

中国没有娱乐律师的概念,实际上娱乐律师就是给各个电影公司做维权,谈合同,谈项目。现在侵权案件多,违反著作权法的多,版权保护已经越来越重要。从项目开发到最后反盗版,都是大有可为。

6.发行

2008年金融危机,三大电影节报名的片子一共9630部,入围的228部。228部里面最后成交的只有10部,也就是卖出的。而这10部独立电影最终发行的只有3部。那么多电影都去哪了?全球活跃的电影1万多部,都去了下游,我们没有下游的概念。美国电影发行的窗口有8个。

如果说一部影片收入流是一列火车的话,影院发行是火车头,火车头是什么呢?是动力,动力是需要成本的,要拉动足够多的车厢,就必须花大价钱做市场营销。

美国每年平均制作成本是5800万美,营销成本是3100万美,而最新的数据是制作成本达7800万美元,营销成本5300万美元。美国大公司花大价钱博首映日,成功的影片总票房是首周末票房的1/3.在美国,对于观影来说,第一场肯定是最好的,到第二场肯定有刮伤。

影院是市场的把门人,大公司或者小公司都会不惜血本要再影院上映,哪怕赔钱。影院的票房决定了他的下一个层次。影院的下一个层次咱们说的是新媒体。说到新媒体,中国肯定不落后世界,平台技术都不落后,可是商业模式上太落后了,严格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大有可为。

我们的电影更多的还停留在影院。我们的电影市场无论做得多大,仅仅是火车头在裸奔,美国的火车,横可以向海外发展,纵可以向下游挖掘,下游等着我们去砸钱。

7.文化多样性

全世界,我们说巴黎是最讲究文化多样性的。因为有一整套非常缜密的系统。那就是艺术院线。但在我们中国,所有的影片,像老虎机一样,掉钱的让上,不掉钱的走开,一日游。

那些影片那么不堪吗?因为我们的发行没有分出层次来,18000多块荧幕,大部分闲置的,没有利用。

在这个方面,有很多有识之士,包括贾樟柯,也想过做艺术影院,那么多影片找不到渠道。

实际上,电影说白了是零售商品,零售商品靠什么?靠终端,一块块的银幕就是电影的小卖部,那么多货品积压找不到终端。为什么我们不去把钱投到艺术院线。

如果我们的产业链健全了,那么大家都赚钱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