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小清新”到《痞子英雄》 台湾电影复兴了吗?

制约台湾电影发展的,一是市场,二是资本。台湾人口约2300万,这个数量与北京的2100万相近。2013年,北京全年票房18.6亿元,根据国产片和进口片在全国的票房比例来算,国产片拿到的约10亿元左右,这样的市场规模是无法撑起一地的电影工业的。

10月24日,徐若瑄、郭采洁主演的中国台湾电影《不能说的夏天》将在内地上映。回头来看,今年在内地上映寥寥数部台湾电影中,苏有朋主演的《甜蜜杀机》和朱延平执导的《大宅男》都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在台湾本土,也就运动题材电影《KANO》票房和口碑都还不错,《鸡排英雄》导演叶天伦执导的《大稻埕》虽然票房拿到了2.1亿新台币(约合4300万元人民币),但影片的故事实在是一片混乱。除了这两部电影之外,今年在台湾上映的台湾电影,没有一部票房突破4000万新台币的。而在10月1日公布的第51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和导演提名中,台湾电影都只占了一席。

2008年,《海角七号》一举斩获5.3亿新台币的本土票房,打破了华语影片在台湾的票房纪录,为消沉已久的台湾电影带来了一些希望。2011年,《赛德克·巴莱》上和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三部口碑颇佳的现象级影片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台湾电影人的信心。当年年末各大媒体的影市总结几乎都在谈台湾电影的复兴。然而从2012至今,台湾电影的势头似乎又慢了下来。它到底复兴了没有?有必要对这个问题重新审视一番。

p1204600167.jpg

2011年台湾电影的好成绩不得不归功于《赛德克·巴莱》 

市场表现:极不稳定的“复兴”

单从台北市本土电影累计票房排行榜(全台票房大约为台北市票房的两倍)来看,自2008年以来的台湾电影较之以前确实有了更好的市场表现。在排行榜前40名中,有29部都是2008年至今上映的影片。但如果你将这个榜单按年来拆分,便会发现,繁荣的顶峰已经被定格在了2011年。这一年有8部影片进入了排行榜40强,它们在台北市一共拿到了6.6亿新台币的票房。在此之后的一年里,虽然同样有8部电影进入榜单,但其台北票房总额仅有3.57亿。2013年,进入榜单的影片降为5部。2014年已经过去9个月,我们在榜单上只能看到两部影片。

2011年的好成绩不得不归功于《赛德克·巴莱》上和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三部影片,它们一起拿到了13.2亿新台币的台北票房,而同年其他影片的单片票房也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了。因此,我们有理由将这一年的繁荣理解成一种极不稳定的现象,尤其是考虑到《赛德克·巴莱》史无先例的投资规模(上下两部共投资7亿新台币),这两部史诗大片取得的7.9亿新台币全台票房根本无法填补它的成本。该片导演正是2008年用《海角七号》为台湾电影注入一剂强心针的魏德圣。靠他那种砸锅卖铁的方法可以复兴台湾电影吗?有人觉得可以,今年上映的《KANO》就延续了同样的大片模式,投资突破3亿,聘任魏德圣担任编剧,最后全台票房只拿到3.14亿新台币。

2006-2011年台湾本土电影在台北的市场表现

年份

放映数量

票房(亿新台币)

市场占有率

2006

18

0.43

1.62%

2007

22

1.99

7.38%

2008

26

3.05

12.09%

2009

28

0.62

2.14%

2010

38

2.26

7.13%

2011

36

7.15

17.46%

 

繁荣的偶然性可以通过其他数据进一步得到证实。据上表来看,台湾电影产量自2006年以来的确保持着稳步增长,但其获得的票房及市场占有率却处于一种时上时下的状态。原因无他,2008年和2011年的优异表现依赖的是为数不多的几部现象级影片,但这种影片并不是年年都有的。2012年,台湾本土影片在全台的观影人次为360万,较之2011年骤降140万;票房10.7亿新台币,比之前一年降低28.7%。在与引进影片的竞争方面,仅有《阵头》一片进入了当年台湾票房榜前10,比2011年少了两部,其成绩也与《那些年》、《赛德克·巴莱》两部曲有一定差距。而根据已知数据,在2008年以来票房最高的30部台湾电影中,有至少11部影片的台湾票房低于或与其预算持平。如果它们单靠台湾市场,是无法收回成本的。

p1894424114.jpg

“小清新”几乎成了台湾电影的代名词

内容:产量太少遑论多元

《不能说的夏天》是一部庭审片,但是却拥有一副小清新电影的外观。似乎从2002年的《蓝色大门》开始,“小清新”就成了台湾电影的代名词,代表作有《逆光飞翔》、《听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第36个故事》、《星空》、《九降风》、《爱》等等。这成了人们诟病台湾电影类型过于单调的一个理由。另外,人们在讨论台湾影片无法“走出去”的原因时,则常常将之归因于这些影片的本土性过于强烈,比如《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就与台湾这片土地的文化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在内地没有取得理想的票房。

于是,一些有着明确商业诉求和商业包装的电影的出现,就被当成是台湾电影多元化复兴的一个迹象、一条证据。《艋舺》是江湖黑帮片,《痞子英雄》系列是警匪动作片,《鸡排英雄》是喜剧片,《失魂》是惊悚片,《骇战》是科幻片。随着这些影片一道出现的,则是林书宇、杨雅喆、陈正道、戴立忍、钮承泽、林育贤、魏德圣、钟孟宏、蔡岳勋等一批新导演。他们被认为处于侯孝贤和朱延平两个极端之间,既不像前者那样文艺得过火,又不像后者为了票房置电影质量和导演自身诉求全然于不顾。

然而,台湾电影的根本问题,并不是类型单调,而是数量太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台湾电影产量一直在20部以下,2007年之后,这一情况逐渐有了改观,但目前仍然不过30多部,与80年代新浪潮时期的100多部数量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类型上的多元不仅意义不大,反而妨碍了台湾电影品牌的打造以及擅长某类电影的专业团队的形成。“小清新”和台湾本土元素作为一种商业策略,本可以像动作片一样获得一批观众的青睐,它们没能发挥作用,一是因为质量不佳,二是缺乏明星。也就是说,台湾电影台前幕后的创作者们,还是不够多,不够好。

p1560348090.jpg

《痞子英雄》邀请内地明星黄渤加盟

未来:借助内地资本和市场

制约台湾电影发展的,一是市场,二是资本。台湾人口约2300万,这个数量与北京的2100万相近。2013年,北京全年票房18.6亿元,根据国产片和进口片在全国的票房比例来算,国产片拿到的约10亿元左右,这样的市场规模是无法撑起一地的电影工业的。市场潜力不大,导致台湾当地资本不愿进入电影产业。魏德圣为开拍《赛德克·巴莱》费尽心思,其资金既有政府的辅导金、《海角七号》的盈利,也有来自好友的借款、企业的帮助;制作、宣传成本9000万新台币的《艋舺》遭遇中途撤资,投资人担心不能收回成本;《翻滚吧!阿信》为获得投资剧本改了33稿之多;《不能没有你》制作成本不过600万新台币,也是靠辅导金加多方拼凑才得以完成。

因此,台湾电影只有将目光放到内地电影市场,依托于内地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复兴。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2013年香港电影产量只有四十多部,然而在内地国产片票房前30名中,由香港导演执导的电影多达14部,《西游降魔篇》、《中国合伙人》、《风暴》、《一代宗师》、《不二神探》、《扫毒》、《盲探》、《毒战》、《激战》等均取得过亿票房,而且口碑不俗。这些电影的投资,来自于内地和香港两地。安乐、寰亚、英皇、银都机构等香港电影公司在内地成绩颇佳,其中安乐影业累计收入更是高达27亿人民币,高居国内民营公司第二位。

目前,台湾电影和电影人大规模进入内地的政策条件已经具备。2010年,内地和台湾两岸签订ECFA(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规定“台湾电影”享受国产片待遇,审查后不限定配额数量。2012年,《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正式颁布,明确了台湾电影的定义、“合拍片”的制作条件及其他优惠政策。香港和台湾电影在内地的待遇,本质上已不存在什么不同。苏照彬、钮承泽、陈正道、林书宇、蔡岳勋作为北上的先行者,已经表现出他们在商业上的潜力。由他们拍摄的《剑雨》、《爱》、《催眠大师》、《痞子英雄》等片邀请两岸三地明星,都在内地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未来,类似的合作只有继续增多,才能带动整个台湾电影工业的建立和勃兴。

关键词: 台湾 复兴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