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上海电影新型掌门人

从大学教师、报社总编、上海作家协会当家人到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用20年时间一步步走近电影产业,又用短短10年的时间将上影从一个困境重重的老牌制片厂打造成中国电影业界航母。

从大学教师、报社总编、上海作家协会当家人到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用20年时间一步步走近电影产业,又用短短10年的时间将上影从一个困境重重的老牌制片厂打造成中国电影业界航母。

任仲伦

从大学老师到上影总裁

1984年春节的一天,29岁的任仲伦在阴冷的天气里,骑着自行车,在上海的弄堂里穿行。那天,在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的任仲伦接到系主任张斌的电话,请他去家里一坐。任仲伦来到老师家后,看见老师和夫人正在整理一堆书籍,张老师看到任仲伦很高兴,说他有一大堆《大众电影》,都整理好了,“你搞电影,还是送给你吧”。于是,任仲伦骑着自行车,一趟一趟地把这些杂志和书籍运回家,来回搬了3次。至今,他依然记得那天自己每次走进弄堂,看到夕阳下白发苍苍的张老师的温和表情。后来,其他老师告诉任仲伦,实际上这些《大众电影》是张老师公子的收藏,他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但生病去世了,留下了这些东西。张老师说我想把这些书送给更能用得到的人,于是就送给了任仲伦。

就在前一年,任仲伦刚刚在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电影文学教研室,他还记得自己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持反对意见,在当时的高校里,电影是旁门左道,正是张斌先生的支持,让任仲伦成为在全国高校中设立电影学科教研室的第一人,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

1980年代初期,任仲伦开始接触电影,这个“喜欢理性思考,年轻时候总在琢磨事情”的青年开始广泛地看片、阅读,他还记得1982年他筹备了全国高校第一届暑期电影讲习班,从电影资料馆弄了十几部进口片在大学里放,尽管时值酷暑,学校的礼堂还是挤得满满的。“这段时间里,我写了几百万字,看了1000多部电影……”任仲伦边说边展示写作生涯在自己手上留下的老茧。

接下来的岁月里,任仲伦先后担任《文汇电影时报》的总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并主持了上海作家协会的工作。从高校到报社,他目睹了中国电影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崛起,理解了电影业前沿的变化,同时建立了电影人脉关系,而在政府的工作经验则让他对中国大的政策环境有了理解。任仲伦说这些经历锻造了他的三个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好的电影人的三大素质—“职业理想、专业能力、行业人脉”。

当2003年领导建议任仲伦前往上影挑重担时,他立刻就答应了。当时中国电影正处于困难期,年电影票房只有9亿元人民币,领导表扬任仲伦是老实人,说之前谈了很多干部都不愿意去。虽然困难,但任仲伦的内心却充满了向往和斗志,“有一个实践机会,总是比你在学校、报纸上、电脑前写文章更有价值。”

掌舵上影,打造产业链

上影曾有辉煌的成绩,但2003年任仲伦接任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的时候,在中国电影处于低迷的背景下,上影困难重重,负债率高达70%,银行借款5个多亿,很多创作人员的工资一月只有300块人民币。

2004年,当一些媒体断定国有电影企业必死无疑的时候,任仲伦对当时欢奔乱跳的民营电影企业经营者说:“我不会输给你们!”“当时他们觉得你很自负,你怎么可能赢我们呢?我讲了几个道理,第一,就是我们的版权资源,上影有800多部故事片、500多部动画片、1000多部译制片、1000多部纪录片的版权资源,这些资源一旦释放出来,很不得了。第二,我们有土地资源,房产资源。更重要的一条,上影具有品牌资源。虽然国有企业负担沉重,上影光是退休人员就达到2500多人。但是,谁也没有说国有企业不能改革,只要敢于改革,就有机会。三年变不了、五年、哪怕更长时间……我们总有赢的一天。因为上影的品牌资源和沉默资产是具有竞争力的。我们坚信,只要给你阳光,就会有可能灿烂。”

2003年,任仲伦去好莱坞考察,回来之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造院线”入手开始打造上影的“产业链”。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说“把电影拍好就行了,造什么电影院”,在重重反对的压力下,任仲伦布置上影集团抢先“造院线”,以“联和”为品牌的院线率先在全国突破1亿票房,2亿票房,3亿票房的标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院线公司之一。十年间它的票房增加了12倍,占全国票房近10%;影院遍布了全国87座城市的200 多家影院。2004年,上影又建立了东方电影频道,2004年12月28日开播,到2005年底,电影频道就给上影带来了1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流。

任仲伦还记得当年他去拜访老厂长徐桑楚,徐桑楚对他说:“你要搞好上影,没有五年时间不行,你得打开厂门看看你的人才在哪里。”正对上影当时各路人才缺乏的情况,任仲伦提出了一个治厂的基本理念—“开放逼改革,合作促发展”,从2003年到2008年,短短5年的时间里,上影积极引入外部创作力量,先后制作了《2046》《蓝莓之夜》《世界》《三峡好人》等艺术精品,《龙虎门》《锦衣卫》《画皮》等商业大片。2008年,上影集团以利润2. 16亿元、主营收入15.18亿元的成绩,成为电影国企效益第一。

2003年到2013年,上影集团主营收入增长了2.3倍,利润总额增长了115倍,净资产增长了近3倍。如今,用自有资金建设起来的11万平方米的上影集团总部大楼和1.5万平方米的上海电影博物馆证明着上影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接下来,任仲伦还要率领着上影股份上市,他心中依然充满着向往和斗志,他说自己有一个判断,近十年,依然会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而在产业改朝换代的大格局下打造创作力和市场竞争力领先的现代影业集团,就是上影的目标。

以下是记者采访内容:

记者:上影集团在2008年到2010年左右出品影片比较多,2013年和2014年,出品的影片似乎少一点。

任仲伦:这两年上影出品了《西藏天空》《辛亥革命》等影片,联合出品了成龙的《十二生肖》、赵宝刚的《触不可及》、姜文的《一步之遥》等等,还出品了很多电视剧,产量不少。每个企业的电影创作会有起伏,同时今天电影市场也到了一个注重质量与商业成功的年代了。上影的明年和后年会是一个创作的高潮期,会出品大批作品,这两年我们在做准备,并且准备好了。

过去上影在制片路线上始终强调三足鼎立,一是主流价值的影片,像《辛亥革命》《东京审判》;第二是商业片,像《锦衣卫》《2046》;另外一种,可能是我们在所有电影集团中做得比较鲜明的,人文电影,比如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天注定》这样的影片,可能过去10年我们在所有电影企业里这类影片出品得最多,所以我们在国际上得奖最多。

这两年我们开始转型,我们会继续保留主流价值影片,还会更多去准备大的商业电影。明年我们有徐克的《法门寺密码》,九州系列的《华胥引》以及其他一批商业类型片。当然也会推出重头影片,比如《魔咒钢琴》《大轰炸》,还有表现海归题材的影片。

记者: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变化非常剧烈,在您看来,上影这样的老牌电影制片厂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任仲伦:所有传统的大企业,都面临一个创作的改朝换代,现在一批以互联网、粉丝组成互动的影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一大批非电影专业出身的人获得了市场成功,而传统电影与传统导演的市场空间缩小了。事实是: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在以新的思维方式在参与电影、接受电影甚至在左右电影。新的制作力量的进入,新的观众群的崛起,新的传播手段的崛起,新的艺术思维崛起,新的融资手段的兴起,一大批旧的东西会退出,新的东西会出现。

电影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品。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变化,适者才能生存。我们在制片战略上做了积极调整。这个调整需要一定转弯时间。我们也寻找新的、年轻的力量,依靠他们来完成转型。

记者:面临新的冲击和变化,上影在做什么样的准备和变革?

任仲伦:我们将以上影股份上市作为一个突破口,来带动整个上影集团的整体上市。这个战略带来两个变革:第一是体制变革:上市不是跑马圈钱,而是为了建立真正的混合所有制,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第二是机制变革:改革初期我们讲,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那时人们思想僵化;今天我们要讲,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分配,国有企业没有处理好的就是分配。创造者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再经济权益上。所以,在机制的设计上,我们允许经营者持股,鼓励主创人员按照行业规律进行特殊分配,比如盈利后允许导演、制片、演员参加净利润分红。我们今年下半年要完成战略、组织、制度与人才等4个方面的全面变革,核心是提高上影的活力与竞争力。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