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资办李东:偷票让票房数据必须开放

最近李东在微博上宣布:专资办将于近期开通官方微博,公开精准发布电影市场的实时数据及全国次日排片情况。“7点钟的排片情况,7点过5分就能在网上查到,监片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去影院监控,防止偷票房。

偷票房的行为曾在中国电影市场猖獗不止

“我随口就可以说出10种以上的影院偷漏瞒报手段”,几年前在接受媒体关于透漏瞒报票房问题的采访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专资办)副主任李东说。手写票、张冠李戴票、包场票、爆米花套票、连映票等等曾经都是“重灾区”,偷挪票房、系统作弊一度在中国电影市场猖獗不止。

最近李东在微博上宣布:专资办将于近期开通官方微博,公开精准发布电影市场的实时数据及全国次日排片情况。“7点钟的排片情况,7点过5分就能在网上查到,监片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去影院监控,防止偷票房。”这意味着全国票房数据将进一步走向公开化和透明化,是电影资金办官方出台的、以实际技术手段打击偷票房的一项举措。数据实时公开以后,既可以杜绝片方夸大票房成绩,也便于对影院进行透漏瞒报监控。新浪娱乐对话专资办副主任李东、电影市场专家刘嘉、若干电影发行、营销负责人及票房爱好者等,解读专资办在此刻决定公开数据的原因与意义。

在电影市场专家刘嘉看来,这个举措出台得有点晚。“早就应该这样了。信息系统是国家出资建的,理应是一种公众财富。无论是产业经营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对票房和排片情况有知情权。”据了解,实时显示票房数据是专资办从1999年以来就一直在攻克的技术难题。而专资办微博的建立,也表明了官方进一步公开数据的决心和行动力。

对于专资办千呼万唤终于决定公开数据,刘嘉说,“总归是一次进步,但只是第一步,未来更多大数据需要提炼和解读,供制片、发行、放映方进行参考和决策。”数据深层挖掘与分析工作交给第三方机构比较合适,它可以是专于数据深层挖掘和分析的研究机构或公司,独立于电影产业之外,数据受人为因素干扰的可能性更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方面或许美国的经验可供参考。 

官方建立权威发布渠道,严防票房注水

以前,想查看准确的票房数据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专资办没有自己的发布渠道,只以资源合作的方式授权了《中国电影报》,之后又加上M1905电影网、《京华时报[微博]》、《综艺报》,总共四家媒体进行每周一次的数据发布,内容包括排名前列的影院、院线、影片票房。其中,《中国电影报》和《综艺报》的主要覆盖面均是机关单位,只能订阅,普通影迷无法以零售形式买到。另外据新浪娱乐向有关媒体求证,专资办的授权方式也仅仅是提供数据文件,并不提供系统端口。只有像艺恩咨询这样的咨询机构平台,才以有偿购买的方式获得详细数据,然后再有偿提供给需要的公司和人员,影迷还是看不着。

媒体数据的更新频率基本都是每周一次,发行放映协会的《中国电影市场报告》、电影家协会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更是一年才出一本,对于瞬息万变的票房市场来说十分滞后;各个院线自己的数据又很难以偏概全,信息发展速度与产业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因此,很多片方纷纷玩起障眼法,将票房数字注水,对首映热度自吹自擂,蒙骗不明所以的普通观众。2009年底《阿童木》首映三天后,发行方称票房“高达4000万元,打破了《冰河世纪3》首周末3000万元的记录”,后被证实被严重注水,实际数字只有1700万左右。

近三四年来,百度电影票房吧及若干圈内从业人员的社交平台账号逐渐建立,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源积累,率先开始以天为单位更新票房数据,成为产业人士查询票房的“准权威”渠道。百度“电影票房吧”建立于2009年2月,最初只是关注票房的网友聚集讨论的地方,后来渐渐演变为民间专家的数据发布区。2010年10月,百度票房吧开通微博账号“电影票房”,从最初转载各大媒体票房新闻,到现在借助专资办渠道,每天在微博发布票房榜,晚上粗报一次,第二天再精确报告一次。麦特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陈砺志[微博]透露,他每天对票房的关注除了自己估算,就是要看看票房吧等微博的数据。艺恩资讯、中国票房榜等网站也成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参考数据库。

不过问题是,这些民间专家的数据也往往依附、受限于专资办的系统,当系统出现上报滞后的情况时,他们也只能依据经验给出大致数字。民间对票房的估算有种种约定俗成的计算方法,比如万达院线总票房乘以7大概就是总票房等等。然而民间毕竟不等于官方,社交账号越来越多,也容易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

而现在,专资办决定自己开通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向所有普通百姓实时公开全国票房数据。“与其让别人发布,还不如我们自己发布,以正视听。我们将实时更新票房数据及次日的排片比例,排片调整也能反映出来”,专资办副主任李东说。这一改动,是数据公开在广度和速度上的两项革命。据悉,这个名为“国家电影资金办”的官方微博账号最晚将于11月上旬开通,目前正在注册和备案中。

数据实时更新,透漏瞒报更容易抓现行

据某发行从业人员透露,在2010年,仅华夏电影公司的票房监管团队人数就达到了约100人,每个城市2-3人,每天奔走于各个电影院之间,查看排片、卖票情况,“其中很多是经过培训的大爷大妈,他们的薪水不高,不排除会出现个别人被影院收买的可能。”

“除了这些基层的监片员,公司也会派巡查人员,不定时巡视监片员到底负不负责,并且与影院经理沟通物料是否到位、排片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偷票房行为等问题,发现情况及时上报。最容易发现的是包场发手写票、售票与出票片名不符等问题,但具体到每一场的人次上时,的确难以精准核查。”

中影和华夏作为两家财力雄厚的企业,率先建立了庞大的专业票房监管团队,监管力度与对影片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而一些没有自己监管团队的片方也会雇佣他们的团队,有不同档次的服务套餐可供选择,最贵需花费300万,监管范围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影院。也有部分影片的监管费用会被算进发行费用里。

除了监片员亲自跑腿,当时还想出在影院内安装红外线监控器、发动网民自发监视影院等办法,但前者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后者难成气候,都触及不到病根。2010年末,《赵氏孤儿》与《大笑江湖》掀起票房争夺战,此时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在石家庄太平洋影城,有顾客要买《大笑江湖》的票,售票员给了他《赵氏孤儿》的门票,并强调拿这张票看《大笑江湖》没问题。事发后,双方片方都对此表示震惊,《大笑江湖》片方指责影院挪票房,《赵氏孤儿》则称这段视频是炒作。后来微博上一度出现很多晒票根曝光偷票房的网友,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定只是小范围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起到督察作用。

现在,随着票房信息平台技术升级,过去每天才能打包上报一次的全国数据,现在都可以实时查到,这无疑大大方便了监片人员的工作。“7点钟的排片情况,7点过5分就能在网上查到,监片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去影院监控实际情况,我们再及时与监片人员互动,防止偷票房的情况发生。”专资办副主任李东介绍说。卖了30张票,进去一看坐了50个人,当场就能抓住把柄,监片终于可以做到实时和精准;再比如,实时上报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合并数据,更容易发现做假账的“山寨系统”。电影票房分析专家刘嘉认为,“公开票房数据肯定会对偷票房形成无形约束,起到很大打击作用,但能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遏止还不好说,还得看。”

发布票房只是第一步,更多产业大数据亟待解读

有几十年电影从业经验的刘嘉长期为《中国电影报》撰写票房分析,她的数据也是从电影报来的,而电影报并没有票务信息平台端口。在她看来,之所以用了这么长时间公开,是因为系统技术受限。但是现在可获得的数据依旧远远不够。“更多大数据需要提炼和解读,供制片、发行、放映方参考和决策,比如什么地区对什么类型的电影感兴趣,这是对整个行业有意义的。公开票房和排片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未来可以以付费方式提供。”刘嘉认为,深度数据分析工作可以交给政府的产业研究所,或者社会上的专家来进行,结果供电影投资者和片方参考。“数据公开以后,这会成为流行现象。”

目前国内艺恩的发展方向与其有相似之处,艺恩与专资办从2012年开始进行数据合作,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数据产品,帮助客户把握市场走势。同时艺恩也推出中国票房网,免费提供票房、排片每日数据的一站式入口。

2010年曾有消息称,国内正在酝酿成立一个票房监理公司,用第三方身份负责监督片方和影院在市场中的行为。该公司由国家提供资金,专资办牵头组织。这一前景或许可以从美国现状中找到对应。美国不像中国有统一的系统上报,因此美国电影协会只能求助于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票房统计和监管。两个最知名的票房数据机构是“兰特拉克公司”(Rentrak Corporation)和“尼尔森EDI公司”(Nielsen EDI Inc。),这两家公司分别为全球 23 个国家的8万多块银幕、14 个国家5万多块银幕提供数据分析、产业报告等服务。此外,还有几家更专业的统计机构,如ScreenDigest、华尔街的Cantor等也参与票房统计。因为不与任何片方有关系,所以他们的数据比较透明和权威,每日、每周票房等基础信息都在他们各自的网站上免费提供给大众,深层数据可以付费获得。另外,美国票房监督机构没有执法权,确保处罚不会失当。

资料表明,早期美国与中国一样,都是派出监片员到电影院进行人工监督,但利益面前人都有缺陷。后来美国也将售票与监督用计算机系统合二为一,并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探测出可能有问题的地方。比如同样一部电影,在相邻的两家电影院里上座率相差极大,就可能是数据被动过手脚。

官方公布晚,技术是难关:票房信息系统升级记

电影资金办全称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收缴、使用和管理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建立、完善和管理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一直以来,全国的几千家影院都是通过票务综合信息系统,将影片票房、人次、场次等数据实时上报到电影资金办的接收平台,从而整理得出国内票房的权威数据。然而,作为专管票房统计的单位,却从来不把统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此专资办副主任李东称,主要的障碍在于系统技术升级未完成。

让我们数数这个系统进行过几次“新品发布”及相应技术规范吧:

1999年,全国电影票房信息系统投入使用;

2005年6月,《电影院计算机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开始实施,要求售票软件需经过检测和备案;

2012年2月,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简称新平台)上线。新平台共规划了信息速递、行业组织管理、影院管理、影片管理、票房数据接收、放映数据接收、监控管理、专资收缴管理、专资使用管理、查询统计、分析预测、GIS综合展示、安全认证、系统管理、SSL应用共15个模块,77项功能。最终目标是建设全国电影票房数据的权威统计平台、资金征管的量化平台、客观公允的监管平台及面向行业的服务平台,满足国家主管部门及有关方面对电影票房、场次、人次等数据的统计查询及监督管理需要,适应国家电影产业长期规划与发展要求;

2013年底,专资办联合电影科研所对技术规范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订,发布《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新技术缩短了影院数据上报时间(电影票售出10分钟即上报),影院可以随时查看上报数据是否成功、退票管理、专资收缴管理、数据自动分析、查防不规范售票软件、电影票防伪、信息交互等。

2014年初,因2013年影院偷漏瞒报票房导致损失超50亿,为了净化市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了《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12号)加强电影票务信息管理。内容包括完善软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票务软件管理、规范影院经营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加大违法打击力度等。

2014年5至10月,全国电影票房信息系统进行第三次大型升级,新升级的系统被命名为“2014版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此次系统升级规划了24个模块,430个功能,投入约1000万,整个计划分为两期实施,第一期5月1日完成,第二期7月30日完成,全国影院的升级10月前完成。

几次升级均涉及到复杂和细密的技术研发,从每日一报到实时显示,对系统的可调性、安全性、稳定性等都提出很高要求,毕竟全国几千家影院的数据都在这些存储设备里。某著名资讯科技公司一直担任技术研发与支持工作,在尽量利旧的基础上更新换代,未来将可以支撑8000家影院的日常数据处理。

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偷票房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最早发现诸如包场发手写票的情况,一般也就罚款几万,而现在已经有了严厉、明确的处罚条例。今年初《通知》规定,软件商违规将被永久吊销准入资格,而影院违规将被取消各项奖励资格,并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供片。紧接着2月就有15家影院被重罚,3家暂停供片一个月,6家无限期停止供片。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