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跨界者&周边 / 正文

首届两岸三地编剧论坛热议如何写出“中国好故事”

首届两岸三地编剧论坛”于10月19日在京召开。与会人员40余人,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长王丹彦、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黎瑞刚等。

由翡翠东方TVBC主办,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的“国剧梦——首届两岸三地编剧论坛”于10月19日在京召开。与会人员40余人,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长王丹彦、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黎瑞刚等。

在活动的最初环节中,与会编剧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如何写出“中国好故事”,如何创造出优秀精良扎根人民生活、具有时代意义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两岸三地的编剧在突破语言沟通障碍、梦想统一的前提下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力开掘上古神话,讲好中国故事”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准把积极表达中国内容视为“国剧梦”,中国文化人应该努力发挥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优势,重拾经典文化。他以世界名著《圣经》为例,“你想让别人怎么对待你,首先你要怎样对待别人,这被视为最高的朴实伦理,但中国孔子的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正反两方面表达,比《圣经》的表达要丰富很多。”他认为中国文化人应该好好梳理传统神话,才可能真正发挥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正能量,“我们走到哪儿都得认祖宗,上古神话、创业神话、洪水神话、爱情神话,四大神话中间这些著名的故事,都包含中华民族特有的观点,应该多写写。”李准建议把神话题材,包括民间传说用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电视和网络等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媒介传播出去。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李准表示故事永远是核心,无论对于话剧、戏剧、戏曲,还是电视剧、电影都是如此,他肯定了当下的电视剧是电视荧屏最好的叙述故事的方式,“电视剧比电影的叙述时间长、容量大,比小说受众面广,我们要好好利用。”李准鼓励两岸三地的编剧们一起继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的方式讲故事,“早就有人在做神话系列、帝国系列,许多科学家、文化人也在拍摄自己的系列。”他期待在电视剧渐渐由低谷走出来的日子里,每一位编剧可以发挥自己的责任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剧推广普及。

“对待抄袭剽窃者要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中国电影文学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汪海林目前是圈里有名的自由编剧,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三)》、《龙非龙凤非凤》、《我的野蛮天使》都是他的作品。他认为时代变化快生活节奏快,大家都需要静一静,“一个民族应该有共同的记忆,我们需要一个文化的共同体,作为创作人责任很大,这个鸿沟需要我们去填补”。

汪海林充分肯定了台湾创作人琼瑶以《还珠格格》为代表作的电视剧作品在中国大陆的颠覆性影响力,时至今日,许多商业剧的模式依然在向琼瑶学习,“琼瑶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创作人,她最近状告我们大陆某位编剧抄袭剽窃的事件,作为大陆的编剧,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一下”,就前不久的“抄袭事件”,汪海林在论坛上呼吁行业内的编剧坚决反对任何“钻空子”的抄袭、剽窃行为,“我觉得我们应该形成共识,两岸三地互相之间要沟通信息,在行业内部形成一个共识,不要抄袭剽窃,对于抄袭剽窃者,要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他就此类事件还提议编剧协会完善法律法规。他就此类剽窃事件当场向台湾的同行表达歉意,“虽然跟我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依然表示深深的对不起。”

《小时代3》等作品被批“节操散尽、钞票归来”

现任辽宁广播电视台影视剧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的徐广顺在现场的讨论环节中,炮轰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小时代》、《分手大师》都是不讲底线的电影”,他认为作为编剧工作者不可在盛世狂欢当中迷失标准,“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总需要有人站出来发表一些不同意见”,“绝不可让低水平的编剧导演泛滥,这不是对高层次编剧导演的冲击,而是淹没”。

“影视娱乐化倾向本是个好事,但是一窝蜂地去娱乐,就不是好事了”,徐广顺觉得,《小时代3》、《分手大师》等电影上映以来,“节操散尽,钞票归来”几乎把中国电影行业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总结近年来高票房的影视作品,“故事缺乏逻辑,不知所云,《白发魔女》是典型。”他认为当下的中国需要一场文艺复兴、文化风暴,“中国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现大师了”。对此,徐广顺以崔永元的纪录片《我的抗战》为例,“他花了10年时间,采访了4000多抗日亲历者,搜集了长达10万小时的影音资料,但遗憾的是电视台不愿播,理由是收视率不会高,这真的太可悲了”。

“真正的‘接地气’是文化交融”

台湾编剧代表陈文贵从业三十余年,为观众创造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1-4部)《小李飞刀》《包青天》等一部部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陈文贵客观表述了目前台湾电视剧行业的情况,“现在台湾只有两种剧,一种是本土剧,还有一种是偶像剧”,陈文贵说台剧留给大陆人的印象多是偶像题材的剧,拍得好,叫好声也多,但是主流依然还是本土剧。

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和收视率的牵制,“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几乎都处于极端竞争的状态下,一味地迎合老百姓的收视习惯,制作成本也不断地下跌”,他爆料如今的台湾黄金档一集电视剧制作成本不超过一百万台币,“这是两小时的制作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剧的质量可想而知。”

若干年前《还珠格格》、《包青天》热播的情景,在之后的台湾再也没有遇过。陈文贵分析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在于台湾电视剧行业闭门造车。他追忆当年港剧、大陆剧对于台湾的影响,“《上海滩》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后来像大陆的《雍正王朝》《武则天》还有《宰相刘罗锅》这样制作精良的电视剧,现在也不再引入,再也看不到了。”

陈文贵认为,从中国整体环境而言,整个中国的电视剧行业在短期内要像韩剧那样文化输出很难,“真正的‘接地气’是文化交融,像当年琼瑶拍《还珠格格》那样,通过两岸三地的合作推进整个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