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作家、车手、公知……人生进入三字头的韩寒,即将迎来外界一个全新的标签——导演。而这次,他踏足的,则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这个圈子里的疯狂,外人几乎难以想见。不知道他身边的朋友有没有像电影里的马浩汉一样劝过他:“你不太适合在这个圈子里混”,我们能听见的,只有他的出品人路金波洋洋得意的宣言:“就算韩寒拍的是一坨屎,我们也赔不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天才车手这一次还是很快就找到了身份转换的节奏,犹如在熟悉的赛道之间,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利用自己的微博阵地展开低成本但高效的营销攻势,坦然面对关于“国民岳父”和“工头”的善意调侃,恰如其时的炒热气氛,不辞劳苦地奔走各地拜票路演……对于一个“中国导演”而言,这已经算是表现优异。
采访的时候,谈起他接下来想做的一个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项目,他兴奋得两眼放光,却又带有几分无奈的承认,以当下的审查制度,这个事根本拍不了。
过了几天,就看到他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宣布,接下来的一部,要拍一个科幻题材。我们才恍然大悟,看来,他已经飞快地学会了一个职业导演在中国的生存法门。
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还记得,当年那个激扬文字,以笔做枪,不光针砭权贵,更敢于讥诮群氓的自己。
或许,还是他的朋友对他的判断最为准确:“他的转变是被动的,我相信这不是他理想中的状态。我认为他在公共批评那个领域已经做到极致了,但是他放弃了他无人替代的地位去做电影了,但我还是喜欢2010年那时的韩寒。”
采访的时候我问他,他喜欢什么样的赛车电影。这个车手提到了去年大热的《极速风流》。我紧跟着又问,他比较希望自己是那两个人的哪一个。
“结局比较好的那个吧。”
接着,我犯了我采访生涯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因为我没有紧跟着问出那个问题——
“你觉得,到底哪一个的结局比较好?”
关于作为一个导演的自信
从作家,赛车手,公共知识分子到导演,“跨界”已经成了外界牢牢贴在韩寒身上的又一个标签。与郭敬明在几年前经历的一样,他也必须要直面外界对于他是否能够达到一个职业导演标准的质疑。他向我们解释,他的导演能力来自于“拍MV时的积累”和在进行文字创作时一贯的“脑内影像化”习惯,以及来自优秀团队给予的鼎力协助。但另一方面,来自合作者和身边人的信息都显示,在片场,他是一个“不发火的独裁者”。外界几乎很难让他接受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意见。对于一个新导演而言,这是天才的体现,抑或一种出于惶恐而自发的对规则的拒绝?
还有一点颇为值得回味——虽然两个男主演陈柏霖和冯绍峰都是利用制片人方励的资源敲定的,但在幕后工作人员方面,《后会无期》却显得并不像一部典型的“劳雷出品”,比如摄影,就舍了劳雷自己的王牌,年初刚刚在柏林拿下最佳摄影奖的曾剑,而选择了韩寒自己一直以来合作的一个朋友。和他自己一样,相对于大银幕,基本也是新手。韩寒还曾在接受采访时讲过一个标准的“韩式消解”段子:“我弄了一本书,就类似于《编剧的100个技巧》一类的,我们摄影也弄了一本什么《如何最简单拍出好看镜头》之类的东西,我们俩相互看看手里的书,就觉得这你妈外人要是看见了,还能对你们鼓捣出来的那玩意有信心?”
而作为业界老手,制片人方励也觉得韩寒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如果换个熟悉的导演,我能少花1000万。”作为电影圈的新玩家,韩寒或许在视角上已经站在了某个高度,但毕竟是第一次,在实操层面当然避免不了仓促与慌乱,眼到毕竟不能代替手到。就好比采访时,他也表示“不能粗暴的用人物的嘴说着台词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但落到电影里,你还是不难嗅到那股说教气。如果他的固执导致他拒绝那些来自外界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帮助,那对电影的品质,当然会是一种伤害。
但方励同时也表示“也正是因为多花这1000万,让电影有了和别的片子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因祸得福。”或许,这也正是导演韩寒最大的价值所在。
♦之前大家对你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写作和赛车上,今天感觉你突然变成了一个职业导演,这种身份转变所必须的技能积累,你是利用什么时间来完成的?
一个是在拍片的过程当中,我拍过几个MV,虽然都比较粗糙,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很多东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因为我们用了很好的现场工作方式,有个两三天,你就会学习到很多很多东西,就像竞赛一样,你正儿八经的比一场要比你在游戏机房里打十年,学到的都要多。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喜欢,我在自己写书的时候,脑子里都会在画分镜,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准备和积累,再加上我们优秀的团队给予我的帮助,大家都是一起成长。最关键的是,还是要喜欢。如果是因为你有名,最近你很火,那我们赶紧趁着你火赶紧拍一个片子,那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失控,因为他没有做过类似的准备,什么都不知道是没有办法服众的,无法服众就会失控,最终会反过来,毁坏掉你的个人风格。
♦很多时候作家和导演一样,在创作人物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寻找或借助一些代入感,不知道这个片中哪个角色会让你有代入感。
我觉得几乎没有,因为在创作当中有代入感或者说根据自身经历来创作,这是绝大多数作家开始处女作的必然,很多导演也是这样,其实我也没能够免俗,但是我的处女作情结在十几年之前的小说里已经用掉了,到了电影也不会想去拍特别跟自身相关的。而且后来慢慢觉得特别优秀的导演或者说是叙事者或是小说写作者,我觉得都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不能根据自己的愿望所表达,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可能就是编辑说要怎么写,就怎样去写,一个命题作文,赞助商让你怎么写,你就不得已每天在那里写着那种文案啊,身不由己的稿子,就是没法表达自己。第二种是你的事业可能做的越来越好,受众越来越多,你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想些什么就写什么,基本上是自我观点放在一个非常强的位置上。再往上一层其实又是一个偏无我的状态,并不是那么刻意的想说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借助主人公的嘴说出来,有的时候你可能并不赞同片中人物的观点和想法,但是你能站在他的角度把她的性格更好的诠释出来,我觉得这方面美剧其实做得挺好的。
♦类似于所谓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感觉?
对!要把自己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靠后的位置,别粗暴的用人物的嘴说着台词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你如何形容你和制片人方励之间的合作,他有没有给你压力?
其实还好,他可能和其他人合作的时候会比较强势,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这一次,他基本上片场都很少来,也不是完全因为他对我们的信任啊!是他发现来了也没用,哈哈!而且到后来他看了我们的东西,确实也觉得非常放心。我们这个片子的叙事、摄影和他以前做的片子都有很大的不一样,包括从一开始做的分镜,到后来那种偏向于传统经典的叙事方式,可能跟他以前那种很多手持的偏文艺气质的片子不一样。我们使用了比较好的剪辑方式,现场剪辑,两个组在那边,第一个组负责现拍现剪,第二个组负责晚上重新调整,我相信在那个时刻导演和剪辑对素材是最清楚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指出哪一条的哪一秒比较好。要是过三个月以后剪,那我肯定不记得了,我们杀青的时候已经有120分钟的成片,已经达到上映标准。肖洋帮我们做了一些更精化的剪辑和结构的调整,他是我们的剪辑指导,他调整的那段时间我是完全不看的,我有可能是唯一一个出导演剪辑版,会比上映版更短的导演,哈哈!没想到肖洋下手比我还狠!他把我认为没办法调整的120分钟,又缩减到90几分钟,而且没有丢掉任何的信息量和节奏点。其实我是有一点紧张的,因为我和老方有些地方的审美不是特别的契合,但是老方看完之后觉得很满意很高兴,觉得比他想象的要好很多,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把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哈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摄影师和整个团队都很年轻,所以他会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