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尹鸿: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中国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是令人吃惊的快速扩张的阶段,每年30%的增长态势,我以为仍然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


2014年10月25日,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研讨”学术活动举办。本次活动以“‘网生代’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为主题,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思路。

以下内容根据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发言整理,略有删减:

中国电影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是令人吃惊的快速扩张的阶段,每年30%的增长态势,我以为仍然会保持相当一段时间。

当前中国电影业的几个新特点

这个新态势也出现了几个新特点:

第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第二、低年龄(14-24岁)的电影观众大量出现,暑期档成为电影票房的新高峰。

第三、大量合家欢电影涌现。

第四、电视化的观影习惯。二三线城市的观众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他们之前没有机会在影院看电影,所以看电视的习惯就进入了电影。

什么是“网生代”?

“网生代”这个概念的提出,跟过去的电影划代有非常大的区别。过去是时间划代,如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但“网生代”是空间划代。这个现象我分成四个层面:

一、网生电影产品,典型如《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其实在这之前有从网络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失恋33天》是从网络小说进入电影。《后会无期》《小时代》,实际上也是互联网积累的资源转移到电影上。

二、网生电影观众。我们现在6.3亿的互联网用户,全国近50%的普及率,在城市里面达到70%的普及率。这一代人近十年在网络环境中成长,已经成为电影的主力观众,影响着电影的文化、电影的题材,甚至影响着电影的价值观。

三、网生电影导演。韩寒、郭敬明,在写小说之后,在互联网上成为大家的偶像。他们来做电影,成为所谓网生电影导演。

四、网生电影企业,比如优酷土豆成立的合一影业 ,以及阿里巴巴影业,爱奇艺影业。

网生电影、网生观众、网生导演和网生企业,共同构成了所谓网生代的概念。

“网生代”将如何改变电影产业

网生代的出现,对这个产业的改变和如何改变,我做了几点归纳:

一、产品的网民化。腾讯在泛娱乐做IP计划,就是要把腾讯上的IP电影化,把网络上的创意转移到电影上去。

二、青少年的娱乐偏好。青少年这个受众群非常特殊,它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的压抑最多,因为一无所有、社会地位较低,谁都可以抑制他,所以娱乐的需求也比较高。这会给网生电影带来巨大影响,娱乐偏向会非常明显,甚至出现娱乐至死的倾向。

三、电影生产的网络化,就是最近大家说的“大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判断关心什么、谁在关心、在什么地方关心、愿意花多少钱关心。包括最近流行的网络众筹,通过众筹让每个人跟电影产生关系。

四、营销的社交化。口碑决定成败,口碑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影响电影真正的市场接受。

五、电影文化的部落化。这个部落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部落。如《飞鱼秀》记录电影,500人走进电影院,欢声雷动,这就是互联网创造的观众群体。

六、还有电影市场的多屏化。由于互联网的加入,这个多屏就变得流畅了,不仅指移动终端,还会对电影进行拆解。如《小苹果》,它既是电影的推广,同时又是一个单独的艺术形态,在各种媒体上广泛放映,所以它既可以碎片化,又可以整体化,其影响将是巨大的。

【结语】

虽然互联网让我们更加容易跟观众沟通,但也更容易急功近利。当网生代观众成为决定我们电影市场权力支配者的时候,我们要防止过度娱乐走向低俗的几种偏向,比如伦理虚无主义。

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社会规制相对比成年人要大,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和虚无主义情绪。如果我们影像不能净化或者让这种虚无主义情绪得到疏导,而是去放大它,我觉得是很可怕的事。娱乐有一个“拨乱反正”的叙事机制,让它宣泄完了一定要净化,不能停留在宣泄层面上。

来源:《综艺报》    记者:喻若然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