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上太空 NASA“好帮手”
科幻电影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电影和科学的交流史,二者相辅相成。经过了无数科技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才有幸看到今天绚丽多姿的电影世界。
在众多幕后科技英雄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居功至伟。从《天地大碰撞》到《生活大爆炸》、从《阿波罗13号》到《哈勃望远镜3D》,曾获得过NASA协助的电影、纪录片和电视剧已经数以千计。理论支持是最基本的,说白了就是导演、演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向航天局的专家请教。NASA也会负责为一些影片提供场地、道具、甚至演员(《生活大爆炸》中,和Howard一起奔赴太空的麦克.马西米诺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航天员,你可以在NASA后来祝贺《地心引力》大获成功的视频中见到他)。
作为一个庞大的科研机构,NASA深知荧幕形象的重要性。参与影视制作可以提升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为了展现交流的诚意,对类似1986年挑战者号爆炸这样的悲剧主题,NASA也没有讳莫如深。随着科学技术在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NASA的参与热情和关注方向渐渐向其他影视题材扩展,这其中就包括对动画领域的技术支持。电影不是美国独有,NASA的协助也就不受国界的限制。除了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是NASA的另外一个重要“客户”。
航天局的协助,其实也可以看做科学界对电影产业的报答。很多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家都曾表示,自己之所以迈入科学的大门,还要感谢科幻电影的启蒙。在NASA,《星球大战》和《2001太空漫游》可能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两部电影。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当NASA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好莱坞也懂得投桃报李。修复人类首次登月留下的视频资料,好莱坞便功不可没。
这样彼此依托的关系并不难理解。无论是通过摄像机还是望远镜,我们仰望的其实是同一片星空。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中,成功的喜悦从来就甩不开失败的阴霾。1970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第三次载人登月任务就是NASA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之一,所幸三位宇航员最终成功返航。
现实“阿波罗13号”的三位宇航员
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阿波罗13号》将这一历史事件搬上了大荧幕。由于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NASA对影片拍摄的支持力度也是其他科幻电影所不能比拟的。
为了保证影片中飞船内部的失重效果足够逼真,在13天的时间里,摄制组使用了一架货真价实的NASA零重力飞机。这台KC-135飞机以抛物线的方式反复飞行,每一次飞行可以帮摄制组获得23秒(一说25秒)的零重力效果。可能是因为起降幅度过大,这架飞机的昵称是“呕吐彗星”。
《阿波罗13号》中的真实失重状态,动用了NASA的零重力飞机
除了飞机之外,影片中使用的一台履带牵引装置也是NASA当年还在服役的真货。此外,电影道具虽然大多是仿制品,但片中航天员使用的训练模组确实是由阿波罗探月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制作而成。
道具之外,NASA的协助也体现在培训演职员上。为了演好航天员,包括汤姆·汉克斯在内的主要演员需要接受飞行控制训练。负责训练他们的人就是参与阿波罗13号任务的导航员之一。NASA还颇为慷慨地提供了各种资料和当年的实况录音。电影的经典台词:休斯顿,我们遇到了麻烦(Houston, we have a problem),就是根据录音稍加改动而来。汤姆·汉克斯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还为他赢得了一个特殊的奖赏: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12818 Tomhanks。
虽然电影在“还原真实”上大费周章,但出于戏剧化的考量,还是和史实有不少出入。肯·马汀利本人就曾说,电影比较戏剧化,事实上,NASA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做了充足的准备,返航时,阿波罗13号上并没有那么混乱。
电影首映时还发生过一则趣闻。首映结束之后,导演朗·霍华德让观众写下他们对电影的评价。绝大多数反馈都很积极,只有一则让导演哭笑不得,上面写道:电影太不真实,在那样的危机下,这些航天员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结论:要是没有《阿波罗13号》和汤姆·汉克斯,阿波罗13号的回忆可能早就消失在挑战者号的阴影里了。
当动画需要主角的时候,他们的创作者想到了NASA。
约翰·拉塞特是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的作者。在他的想象中,首先,这个角色的身上必须有动作明星气质,就像“特种部队”那样英武彪悍。然后,他又想到了宇航员的点子。作为阿波罗11号的铁杆粉丝,约翰最终拍板用巴斯·奥尔德林来为他的角色命名。
巴斯光年和它的名字来源——著名宇航员巴斯·奥尔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