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电影《推拿》:不如原著过瘾,缺乏厚重与大气

《推拿》精准地拿捏到中国人的两大痛穴:一个是钱,一个是爱。这是一部读了心疼的小说。

本届金马奖评选中,娄烨的新作《推拿》风光无限,获得6个奖项。笔者看了电影版,以为不如读毕飞宇先生的原著过瘾。

2011年岁末,读了台湾九歌出版的《推拿》。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代小说家出版新作,往往先选择台湾出版,投石问路,旋在内地出版。毕飞宇的《推拿》如此,苏童的《黄雀记》也如此。

过去十年,中国长篇小说疲软乏力,余华、苏童、阎连科等实力派作家都呈现中年写作危机。平心而论,毕飞宇的《推拿》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家。

小刀崔推崇法国大革命时期维克多•雨果诸多巅峰的经典小说,极具浪漫色彩,又不缺乏现实批判的力量。毕飞宇的小说就有这种激情澎湃的气质,温柔中暗蕴锋芒。《推拿》的美女推拿师有雨果小说《笑面人》的盲女蒂的影子。

《推拿》精准地拿捏到中国人的两大痛穴:一个是钱,一个是爱。这是一部读了心疼的小说。现在,盲人可以每个月从民政部门领到二百元抚恤。两百元人民币,这是一个社会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所做出的一种象征,其意义不在帮助,而是让整个社会理直气壮地忽视或遗忘。

在盲人的心目中,健全人是另外的一种动物,是更高一级的动物,是有眼睛的动物。但作为健全人,我们何曾善待过这种优势?

《推拿》小说中,有位盲人王大夫,完全凭借推拿谋生。“他的钱不是钱,是指关节上赤豆大小的肉球,是骨头的变形,是一个又一个通宵,是大拇指累了换到食指,是食指累了换到中指,是中指累了换到肘部,是肘部累了再回到食指。”

写盲人小马,“后天的盲人没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在涅槃之后,他直接抵达了沧桑。”

写盲人的爱恋细微如发,遍寻整个现代文学史也难得。“嫂子新洗的头发是如此地芬芳,像蜻蜓的俯冲,像青蛙的跳动,像蝴蝶的拐弯,像风的尾巴,像鱼的翅膀上长出了绒绒的羽毛,像没有限期的梦。”

五色令人目盲,只有把心打开才能真正看见光。眼睛看到的,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虚妄的,又有多少眼睛背叛了你的心?

小刀崔有一位盲人朋友,他有着人生求缺的哲学观,说:“上帝太心疼我这个孩子,才给我留下一个记号。”他酷爱旅行,笑言看景不如听景。去大海,听惊浪拍岸;去深山,听叶落峡谷;去竹林,听风的吟唱;去湖滨,听水声潺潺。

日本当今文坛流行一股感官文学风潮,可以看出毕飞宇先生有借鉴的痕迹。《推拿》是一部足够精巧和细腻的小说,只是缺乏厚重与大气。 

关键词: 推拿 原著 大气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