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大数据应用分析——以《后会无期》为例

中国电影业界开始广泛 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中国电影产业服务,而一些 技术公司也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摸索。

2013年,将大数据应用于内容开发的热播电视剧《纸 牌屋》的成功,引起了世界性的热议,也让Netflix和“大 数据”走入中国电影观众的视线。中国电影业界开始广泛 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中国电影产业服务,而一些 技术公司也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摸索。

其实就准确性而言,传统的调研方法凭借着统计学的 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无疑是最准确的。北美电影市场历 来重视数据的积累和观众的需求及反馈,其电影调研最早 可追溯到1915年,距今已经百年。1927年,美国商务部对 中国电影市场做了一个调研,这是中国第一份电影市场调 研报告,涉及到银幕数、观众、影院数量,以及观众的观 影习惯。而中国过去是没有多少基础数据积累的,即便对 于电影观众背景这样的基本信息,都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准 确数据。或许正是因为在基础数据积累和调研方法方面存 在的巨大差距,加上大数据获取和结果展示的快捷性和直 观性,使得中国电影人对于大数据寄予了巨大期望。本文 以近期引起网络热议的电影《后会无期》为例,介绍目前 中国电影业界对于大数据的最新应用。

电影观众背景分析

通过对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站提到“后会无期”的账号进行分析,收集他们的背景信息,可以得到讨论最热烈 的省份、性别、年龄、婚姻等构成。

对于《后会无期》讨论最多的依次是北京、广东、海 外、江苏、浙江,如果这是在《后会无期》放映前或初期抓取的大数据分析结果,那么我们可以建议剧组在北京、 广东、江苏、浙江4个省市召开发布会,资源向这四个省 市倾斜(如图1)。

云图就是把提到“后会无期”的观众标签按照出现 频率进行一个排序,频率越高的词语显示在云图上的字号也就越大,从图2可以看出,提到该电影的观众最喜欢旅游、美食、娱乐、文艺,那么对于制片方,我们可以建议 在剧本中加入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情节,并进行剧中人物形象设计,这与后期的衍生品开发也有直接关系;对于广告主,可以建议这些行业的品牌在该电影里植入或投贴片 广告,吸引的主要是女性观众,以“90后”为主;发行公司在做营销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品牌和网络 讨论议题,以及据此进行发布会情景设置,等等。

当然,我们还可以对提及“后会无期”的观众提过的品牌进行统计,得到这些观众最关注的品牌,从而为广告的植入与投放提供更具体的数据参考(如图3)

此外,还可以对网络发帖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首先 我们找到关于一部电影的转发量最高的若干个帖子,然后分别对这些热门帖子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进行分析,从 而找到某一个帖子的传播关键节点,为下一部电影的网络 营销提供参考。例如,“后会无期”发了一个帖子,该帖 子经过第一轮爆炸式扩散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分别被4 个关键账号转发,引发第二轮扩散,其中的一个账号“银临Rachel”转发后,又引发了第三轮、甚至第四轮转发, 那么,这些账号可以说是帖子的传播过程中最关键的节点(如图5)。

主创口碑分析

对电影主创人员的大数据分析原理和对影片的分析类 似,对某位主创人员的微博和同时提到该电影和该主创的 帖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电影导演、编剧、主要演员 的“粉丝”数量、提及量、提及态度、口碑热度趋势等。 还可以对同时提及“后会无期”和“韩寒”的帖子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观众关注的兴趣点(如图6)。

可见,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的确可以应用于电影的内容 研发、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中,本文的介 绍只是大数据应用于电影产业的一些尝试,更多、更深入 的应用有待于更多可供分析数据的获得、分析思路的拓展 与创新,以及与电影一线工作者的密切沟通与合作。大数 据因其天然的互联网属性,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高科技相联 系,但技术毕竟只是工具,要实现大数据的价值,转变为 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还是要依靠数据分析专家对电影产业 的理解以及电影一线工作者对于数据价值的信赖。(作者系北京数邦伟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数太奇”产品总监)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