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北京电影学院宿志刚教授:从光影到视听,快马加鞭未下鞍

一个艺术家,无论是哪门艺术,一定要对自然有深刻的对话,同时也要对社会、对时代有深刻的对话。

宿志刚,博士生导师,教授


宿志刚,博士生导师,教授。

现任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1987年开始摄影创作,1989年作品《泉》入选全国17届摄影作品展。自1998年开始,先后在列支敦士登、瑞士、德国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作品参加日本国际摄影展,中、日、韩三国摄影作品展及中、日、韩三国高校摄影教师作品展。2005年其作品“火红年代”参加日本横滨市现代艺术展,同年在七九八工厂“百年印象”画廊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近年来,应邀赴香港、德国、韩国、美国、台湾、新加坡及国内百余所大学讲学,并被郑州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大连轻工学院、新疆艺术学院、黑河学院、等学校聘为客座教授,被韩国摄影史研究所聘为客座研究员。

自1997年起,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广电部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1年被美国肯塔基州政府授予“肯塔基上校”荣誉称号并享受荣誉市民的权益。同年10月获第五届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摄影教育“金像奖”。2002年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2001年中国摄影界十大重要人物之一,2003年10月获得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颁发的“德艺双馨”称号。著有《国外广告作品分析》、《高校现代广告摄影作品技法赏析》、《广告摄影》、《摄影美学》《人像摄影拍摄技法》及《风起的日子》(个人传记小说),在台湾及国内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出版《镜间对话》等书籍。

在2014年的中国金鸡百花奖,宿老师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并且接受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陈积银老师的邀请,来到学校进行了一场以“阅读与体验”为中心的座谈会,笔者有幸对宿老师进行了采访。

问:您之前一直在北京电影学院从事摄影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摄影的认识是怎样的?

答:我认为,现代社会,我们该关注的不是高校学生对摄影有多关注,而是摄影已经成为他们接受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比如微博、微信,都是。摄影是他们的交流工具,也是了解世界的方式。影像作为中介,传达着社会现状、时代变化、经济发展,生活和艺术等所有的一切。大学生对将要投入的生活充满期待,对未来发展充满憧憬,所以生活在影像时代,他们别无选择,他们理解影像的内容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得多,因为影像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问:您曾在摄影艺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什么您会放弃现有的成就,选择初创的视听传媒学院做院长,从摄影转向这个全新的视听新媒体领域呢?

答:因工作需要,按要求中层干部两届就要换个儿岗位工作。

问:宿老师这个问题回答的好简练直白。那么,您从摄影艺术转向偏向于新媒体科技的视听艺术上来,在您看来,这两个领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答:平面图片的观赏方式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人们观看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更多会选择手机、网络来接受信息,视听作品更加会适合新媒时代,是需求的需要。

问:您怎样看待视听新媒体文化艺术这种与科技、时代高度接轨的艺术呢?它与摄影艺术之间的联系又在什么地方呢?

答:视听新媒体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以视听内容为核心,借助互联网等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传播,已经并且还将持续对现有的媒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视听新媒体以领先的用户规模、丰富多样的业务形态、产业链各环节的多元竞争,实现了与世界视听新媒体的同步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世界视听新媒体融合化、宽带化、个性化、便利化、普遍化及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视听新媒体也将拥有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与产业前景。

摄影艺术加以视听方式制作传播,在网络上形成新的传播方式“流媒体”,加大了图片摄影的传播力度,更具影响力。

问:您能预测一下视听新媒体今后的发展吗?您认为现如今新媒体发展上有什么不足,您对全国的视听新媒体发展又有什么期望呢?

答:随着人们消费数字内容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智能化终端的便捷性、易用性更高度契合人们的价值需求,人们对视听新媒体的消费方式从花大块时间“寻找”观看视听内容发展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随处收看,这使得视听服务无处不在、视听服务随手可得,精准送达。未来视听新媒体将朝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惊喜与奇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问:这其中,您是如何学习,充实自己知识储备以适应专业上的转型呢?我们学生面对这个全新领域又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学习呢?

答:面对科技革命快速发展,不断适应学科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最需要不断的接受与学习国内外的新的知识,补充完善自己,与时代接轨,是我们坚持做的。 

习主席讲话精神中也指出:“要善于通过观察新媒体,搜集舆情,了解民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对各种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对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问:您作为院长,对视听传媒学院未来有什么打算?

答: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本科艺术人才,使他们具有相应的基础技术、技能、哲学、文学、美学、传媒学、英语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会学生具有正确前瞻的艺术思考观念,使他们在毕业后能胜任社会及时代的需求。在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造就知识与技术精良,艺品与人品高尚的现代艺术青年,迎接人生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本科、硕士、博士教学为主体媒体艺术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发展目标是,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教学型、国际化的特色学校,成为中国传媒界重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媒体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学院派节目创作研究制作基地。

问:宿老师,您指导的摄影作品《北京》也在金鸡百花奖上初露头角,这种科技艺术形式在诞生之初就更多的运用在了非叙事影片的使用上,在叙事性电影或者商业性电影上,它如何能够发挥巨大的魅力呢?

答:这种技术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在电影、电视作品中经常运用,整部作品都用足格方式拍国际上也有,作品好就好在作者用心在拍,他们把对这个城市感情通过细致关察表现出来,用张张技艺纯熟,如火纯青画面,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人对宇宙的赞美。完全来自内心心灵深处的感动,而非单纯的堆集,忠于自己当下感觉与感情的抒发,重视个人自由感情的流露,以表达即兴偶发的情绪,不受传统构图、美学、故事性、内容性的束缚与规范,酣畅自由表达着自己对大自然、对生命的尊重与真诚。

问:您在座谈会上提到了,现在的社交方式众多,网络上其实是充斥着很多垃圾信息的,作为新媒体科技的领军人、导师,您平时比较习惯于从什么地方获取最新的知识、新闻?您又如何能准确地做到在信息汪洋中提取有用的部分呢?

答:从书中、网络、听课和与一些知名学者对话,与智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社会中感受命运。

问:您作为一位研究生导师,您对学生有什么比较特别的要求,可以供我们借鉴学习一下?

答:没什么特别的,多看书,多体验,多实践,多思考,到生活中去。

达到:

一、我看到了生活;

二、我看到了我好像懂了;

三、我看到了好像和我的人生观、哲学观有观;

四、我看到了好像和我的宇宙观有观。

采访期间的闲聊中,我又从宿老师这里收获了一些,分享给大家。

宿老师很多作品是关于海的,提到这里,他说,他喜欢大海,认为海是有感情的,可以大浪淘沙,摧毁一切,也可以温柔如水,宁静无比。宿老师说:“我曾经拍过两个时期的大海,一个是在青年时期,1986年,我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整个海岸线,那是一个年轻人怀着对海洋的热爱,进行的一次艺术冒险。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不久,14个沿海开放城市确定。第二次是在最近,我拍了两个主题的大海,一个是奔涌的海浪,我希望能够在瞬间体会生命的力量。另一个主题是关于海洋动物的,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不要过分捕猎海洋生物。在我眼里,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有喜怒哀乐的,它们也会痛苦,会挣扎和流泪,当然也会开心、满足和友好。”

一个艺术家,无论是哪门艺术,一定要对自然有深刻的对话,同时也要对社会、对时代有深刻的对话。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