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电影冲300亿元大关之际,本着一颗红心想整理个年度十佳好片看看,结果,能百分百确定是好片的寥寥无几。硬着头皮边盘边把标准不断下降到有些可圈点的地方就算过关,最终凑出10部国产电影(香港导演北上的合拍片也姑且算进来了),算是表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又一年。
《太平轮》这样的半部电影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夜莺》虽然代表中国冲奥去了,纠结了一番觉得一个法国导演拿了中国地方政府的钱把自己以前拍过的东西换了一波演员炒冷饭真心也不能算数;还有些给票房做出了卓著贡献,也绝算不上烂,可怎么就不好意思把它们归入好片里的,比如《一步之遥》,比如《后会无期》,反正各自有自己的一帮铁粉顶着,就仁者见仁吧。
第十名:《一个人的武林》
在功夫片不断没落的今天,确实已经没有人买纯正硬功夫这笔帐了,可是功夫的情怀还在。加上导演陈德森一路从香港最严密的工业体系摸爬滚打而来,从早年成龙的助理到十年磨一剑拍完《十月围城》成全自己,一个扎扎实实称自己为“娱乐片导演”的电影人,交出了一部诚挚的既迎合大众审美、又向自己心目中的功夫梦和业界功夫前辈致敬的新派功夫片。
故事虽然有漏洞,但在规定情境里尚能自圆其说,且故事紧张完整。加上全程100分钟全程几乎不带喘气酣畅淋漓的硬功夫,南拳北腿内外兼修,各路不同的武功路数打得叫一个过瘾。王宝强遇鬼杀鬼、遇佛杀佛,那些潜藏在民间的卖烧味、送快递的隐退宗师们都是当年香港功夫片鼎盛时代最著名的动作指导。
戏里保障了功夫到家的硬底气,戏外关照着对一个时代的追思致敬。
第九名:《撒娇女人最好命》
意外的是这个题目看起来又雷又心灵鸡汤的电影,居然在口碑上颇为讨喜。说到底,真的能让大家笑得舒心也算是功德一件。故事不算有新意,看的是一个喜庆,看每一个演员在电影里各种“卖自己”。周迅干巴巴的老处女装嗲PK隋唐秒杀林志玲姐姐的“吃兔兔”,实在是让人一边掉鸡皮疙瘩一边笑到各种岔气。黄晓明延续了《中国合作人》中屌丝青年气息,这个戏路到目前为止,看来是最能体现他演技的定位。
虽然上半年对杜汶泽的“民愤”牵连了彭浩翔的另一部电影《人间小团圆》,以至于这部电影上映时,片方甚至对彭浩翔的导演身份谨慎得能不提就不提。不过彭浩翔到底是个有才的导演,把烂俗的心灵鸡汤故事拍得俗气又不招人讨厌也是一种功力。
第八名:《黄金时代》
我只是不好意思把《黄金时代》再往后排了,如果把高冷的萧红排在放浪的“撒娇”后面,实在是一种对于整个呕心沥血的剧组良心上的过意不去。必须说《黄金时代》是一部让人怀有敬意的片子,这敬意面向一群电影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从创作初衷到最后面对票房的姿态,这个文艺老中青团体的表现都令人尊敬。
李樯“穷凶极恶”的对镜讲述,是一种超越电影语言的创新,许鞍华6个月拍了初剪够8小时版本的素材,同样表达了她对那个时代的关怀和野心,然而当最终这些努力呈现在3个小时支离破碎絮絮叨叨的电影里时,在观影体验上只能让人感叹“太文艺”。
而当一众明星纷纷表示通过这部电影的拍摄重审了自己、升华了灵魂后,他们的票房号召力也在这部电影中让百度引以为傲的“大数据”变成了一个笑话。
最终,一个票房惨败的“精神王国”成了《黄金时代》留给国庆档的一个哀伤背影,这个背影至少在中国电影欢天喜地地庆祝《心花路放》各种破纪录的同时,挤了点时间思考了一点票房之外的事情。
另外,除了汤唯之外其他所有演员的表现都值高分!
第七名:《蓝色骨头》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毕竟他的票房只有惨淡的400万元。
崔健用他自己的年代记忆给我们讲了一个“女文青爱上一枚基友,可他的心里只有直男”,于是她心灰意冷之下“一枪崩了备胎一个蛋”的具有摇滚气息的黑色幽默的故事,作为一个文艺片,这样的情节已经太具有可看性了。
《蓝色骨头》是一部很摇滚的电影,片中人物的不羁性情、与大时代充满对立的命运,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叙事套路都颇为符合“摇滚”的气质。
非科班出身的崔健赋予电影一种奇特怪异的想象空间,种种明喻暗喻虽然有时候让人觉得“年纪大了果然免不了啰嗦“,但想说的太多、不知适可而止总比无病呻吟要好得多。
第六名 《绣春刀》
这是一部名字太低调,差一点淹没在茫茫暑期档,却最终在口碑中奇迹般逆袭的片子。其实要感谢它的档期,接档在《小时代3》和《白发魔女》这样的烂片之后。今年观众们在经历了各种莫名巧妙都能被称之“电影”的奇特片种的熏陶后,逐渐知道稳扎稳打讲圆一个故事是多么值得表扬的一件事。何况,张震、金士杰这样的好演员在片中的表演都值得圈点。
3000万的成本在古装动作片中堪称“屌丝”级别,《绣春刀》讲三个屌丝捕快的义气江湖,讲得快意恩仇(当然要忽略刘诗诗这条后腿)。这个片子在今年也算的上“现象级”,在宣发不利的前提下,网友们群策群力奉上的“打虎记”、“公务员升迁之路”之类联系时局的深度影评,最终让这部排片天天徘徊在3%的电影,通过长时间的线上挣扎,实现了近亿元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