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不久的暑期档,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3》成为暑期档最热的影片,微博上打分人数和点评量均最多,并以5.2亿元的票房大获成功。不过这部电影也引起了广泛争议,影片上映后,关于其情节空洞、对奢侈品无限推崇、价值观低俗等批评不断。《小时代》为什么会引发这样的争论?电影和观众应该是什么关系?就此光明网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以下是访谈实录。
老板领导电影很危险
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我们的幸与不幸都是身处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改革中,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参与和推动:战士拿枪,经济学家拿经济方策,政治家拿政治谋略,工人农民拿辛勤劳动。对于作家而言,这尤其是一笔巨大的宝藏,不应回避,要主动参与、促进这场大变革。因而,作家的创作要贴近现实,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投入其中。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创作都要贴近现实,都要关注政治,都要去把社会问题写进来,也不一定。文学一定是多样的,不能一味强求。
今天的文艺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值得警惕,就是文化的全盘产业化,是票房至上。搞文化事业当然离不开市场,特别是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越过这个阶段。但我们必须避免走上文化完全产业化的弯路。因为,文化是做人的精神建设,塑造人的灵魂的。文化的全盘产业化势必造成所有的文学艺术、人文领域的东西商业化。全部商业化以后,就会没有信仰,把人的灵魂都固着在商业和利益上,就没有了灵魂。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已经逐渐在显示出来。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完全不像电影,没有一点艺术性的东西怎么能拍,能播呢?现在拍电影很容易,因为有钱人太多了,到处有人投资,到处等剧本。拍很容易,能不能播是一道关,这道关是谁来把关呢?不是党来把关,是老板来把关。老板很现实,他们把关的标准只有一个:能不能卖钱。虽然现在我们一年出产一百多部国产电影,但总的来说质量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的,是院线老板觉得可以卖钱的,还有一大批极好的电影却没有老板买。所以说,我们电影是老板在领导,这很危险。
文艺工作者丧失了道德底线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关注时事?他们只看电影。有两部电影我想重点提一下,因为这两部片子引起了极大地争论,显示了拜金主义,奢华之风的导向。
一部是《小时代》,它所表现的当下90后的内心,眼中只有自己,一群年轻人互相利用,引导了90后、00后这一批青年追求奢侈、追求不切实际的那种生活的奢侈。比如片子里面竟然几乎所有人都睡了对方女友和男友,它展示的生活方式就是完全的物质享受。可以说,《小时代》完全在贩毒!没有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拍这样的电影,向年轻人来推销这样一种荒谬的价值观。《小时代》不仅在我们国内引起了极坏的影响,而且在好莱坞都引起反感,港台有良知的艺术人士也全部表示反感。这样一部片子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电影院里?但老板认为它能挣钱!我们国内对它的谴责是远远不够地。
郭敬明还洋洋得意,他还剽窃,剽窃之后还不道歉,竟然还成为中国作协的成员。作家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剽窃,偷东西的都可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到底干什么?这在向年轻人,特别是文学爱好者昭示什么呢?小偷本来应该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结果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叫好。为了挣钱,就能够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么?长江出版社竟然还让其做副总编。谁也不敢出来谴责,中国完全就没有是非黑白了?
另一部是《分手大师》,电影整个是用黄段子组合起来的,不断地在意淫中用异性和同性之间的,甚至是变态的性暗示交互组接而成,再加上毫无内涵指向和意味的疯狂搞怪,简直是在洒狗血。我前阵子跟它吵了一架,帖子有一百多万点击率,几千个评论又吵又骂。在我看来,《分手大师》简直是在出售摇头丸。审片子时,六位评委,除了我全是权威的电影专家,气得全都站起来了,想不到它会无聊、低级、黄色、下流到这种地步!你们看到的片子还是修改过的删节版,我们让他们改了20多处。
《小时代》和《分手大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空前的烂片,暴露了我们一批年轻的电影人在取得一些成就后的迷失。在票房的蛊惑下,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丧失了道德底线,不断制造缺失底线的娱乐产品,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许多人说现在的中国没有信仰没有底线,这在我看来都是轻的,我觉得处于崩溃前夕。怎么办?当然光靠电影肯定是不行的。但作为电影人,你起码不能雪上加霜,在伤口上撒盐。这不仅是把握住底线的问题,还关系我们电影工作者到底要把中国和中国未来的主人引向哪里去,这是一个民族取向的问题。再过20年,这些年轻的观众将主宰中国。如果形成了一代风气的话,会冲垮整个民族的防线。这让我非常担忧,对这种非常不健康的趋向,必须大吼一声!
目前文艺作品和观众是负循环的关系
现在的观众为什么会钟情无聊、色情的电影?首先,从大环境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我们忽略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忽略了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我们讲两条腿走路,讲两手都要硬,实际上,另一手一直都不够硬。
优秀的电影人没有自律,缺乏责任心,这真的需要人考虑,是不是我们的环境提供了这样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对票房过于重视?院线老板只看票房在选电影,可谓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啊,扼杀了不少真正优秀影片,甚至可以说逼良为娼!
第二,文艺作品和观众有正循环和负循环的关系。现在文艺界和观众是负循环,是恶性循环的关系。我们创作者,我们的烂文艺作品,培养了这批观众,培养了他们低级、无聊、恶俗的审美观。现在任何一部电影没有性没有色甚至就不成电影,没有票房。90后、00后他们看电影、看文艺作品,完全不接受任何思想教育,完全是玩闹心理,就是开心好奇古怪无聊。所以说,是我们培养了这样一批观众,让他们审美低下,然后这批观众又反过来影响导演和编剧,逼着导演、编剧去写这些无聊的东西,无聊的东西又培养更大的观众群、读者群。在我看来,现在90后、00后都变成“鸦片鬼”了,非鸦片他们不要,所以我们的导演编剧就只有一条路——做鸦片。这样下去,中国文学者和中国文艺界的未来是很值得忧虑的。因为所有真正具有文艺价值的东西卖不出去,作家自己写正经的东西养活不了自己,只有跟着无聊。这种现象会蔓延成风的话,中国就没有电影了,我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哗众取宠。
第三,政府有一定的责任,表现为过于重视电影GDP,管控不到位,放任有毒的东西。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到文学艺术的部分,强调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两个关系。但现在基本上,投资商、制片商都在以票房为标准来衡量要拍什么,怎么来拍。《小时代》我提的很多意见,电影局不让改。电影局什么意见呢?要票房!因为他有压力,如果国内一年总票房比不过好莱坞要受批评。我们还是拿电影界的GDP来衡量政绩,其实,更应该批评为什么这么糟的电影还能出来。
十八大以后,我们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但也同时指出政府的管控不能忽视,不能忽略。搞文化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两句话,明确政府管什么。有领导说我们现在每年有几个亿用于资助正能量的片子。你光资助没有用啊?你放纵那些有毒的电影,资助正能量的片子就没有用。资助的电影没人看等于白资助。
艺术家自己负首要责任
年轻观众钟情无聊、色情的电影局面的出现,时代、政府、艺术家自己、媒体都要对此负责。但艺术家自己要负首要责任。因为在电影市场,创作者是主体。
现在我们社会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这很重要。我们创作者要说大道理,要很好地宣传这些核心价值观。所有的艺术家要有主心骨,要有自觉意识,明白我为什么写作,为谁写作,要从完全的钱眼里跳出来。以前讲不为权贵弯腰,现在还要不为金钱弯腰。我们都说艺术家高尚神圣,人们崇拜你,因为你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在这个国家巨变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呼唤那些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和人民一起来谋求时代的进步,推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
政府不仅要扶持正能量的片子,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好的,对于非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对于文化产业中间不好的东西,要坚决反击。伟大领袖毛泽东曾提出的一句话很有用,“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这句话非常正确,生活中也很简单的道理。过去党包了一切,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去吸毒。现在很多人大学毕业就失业,没有指望,怎么不吸毒。这种情况下不打击贩毒吸毒,甚至会比1848年还厉害。我们有权力封杀却不封杀。政府必须有所动作,才能逐渐让年轻人感觉到什么是好的,才能有助于其健康成长,有健康生活方式。
对于涉毒涉黄的明星必须要封杀
最近,明星吸毒嫖娼事情再一再二再三地出现,甚至有人戏称现在到了可以拍监狱风云的地步了。为什么文艺界的人一个接一个出事情?因为他们觉得无所谓啊,在看守所关几天就出来了。出来以后随便道个歉马上有人就出来说话,对他们要宽容啊,你看黄海波可以潜规则却没有,他自己掏钱去嫖娼,完全是有良心的,很了不起;王全安可以去潜规也没有,在家里面嫖娼被抓说明体制侵犯了人的隐私,甚至还有什么还有说嫖娼有理,不应该抓人。难道你家里就可以做坏事么,在家里杀人可以么?!你看现在舆论都这么糊涂了,是非观到了什么地步!宁财神放出来后还叫嚣不后悔,你看嚣张到什么地步?!这在台湾香港难以想象!涉毒在台湾香港等地是都要封杀的。
所以政府作用非常重要,光靠市场、正面教育不行,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现在为什么要抓黑名单,所有涉毒涉黄的要封杀。这是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反击的一个行为。你可以不践行,不强制你践行,但你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情一定打击。也就是说,对于核心价值观,我们不仅要倡导,对于反核心价值观的,一定要反击,要惩罚。这是一个规律,不要认为这个世界现在太平了,就不需要反击了。在欧美国家,你违反它的规则它也一定制裁你。
媒体要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很重要,党和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媒体的作用。为什么《小时代》能上映,而很多好电影不能上映,难以走向公众?媒体不吭气,对这些作品几乎没有宣传,炒作。炒作要有钱的,现在很多媒体也只看钱,谁给钱给谁炒作。
之前,北京电视台约我就《分手大师》去做节目(最后未去),同时却又一次一次让邓超去发言阐述理由,实际上它是为《分手大师》造势。党和政府办的电视台,怎么能完全只看收视率,只看广告?明明知道片子不好,不仅不批评,反而一次一次让邓超去发言阐述理由!这样的媒体起什么作用?!在这个问题上说它含糊其辞都是轻的,说它推波助澜都不为过。为什么不能冷落,还把《小时代》吹得一塌糊涂?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有人说老陆你敢说话,我很奇怪,我就说了几十上百个的实话,怎么就是敢说话呢?这应该是一种风气,风气的形成一要靠政府。另一方面要发挥党和政府掌握的媒体作用。苏联政府垮台时,媒体基本不在其控制了。现在媒体还在我们手里,却不能好好利用,只注重宣传领导言论,而不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给民众一个明确答复。所以,媒体应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