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同名游戏现已成游戏市场重要的一部分,仅在近日上映的电影中,就有《一步之遥》、《十万个冷笑话》、《龙骑侠》等电影开发了电影同名游戏。但有玩家反映,这类游戏的品质不高且缺乏创新,虽然是电影同名游戏,但只是借了电影的壳,其内容与电影的关系并不大,使得不少电影IP(版权)沦为空壳和噱头。
[记者调查]
超八成用户对游戏品质不认可
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共有322部电影在院线上映,其中59部电影有同名游戏,包括32部国产电影及27部海外电影。
本刊通过微信公共号沸点文化发起投票,了解人们对电影同名游戏的使用及认可情况。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被调查者认同已上线的电影同名游戏,而81%被调查者则表示不会选择该类游戏。
片方为使电影价值最大化,而游戏公司为能制作出具有市场优势的游戏,双方往往就电影版权进行合作,创造联动效应,不仅使电影在上映时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该游戏也会因电影热度吸引更多的玩家。但以目前的情况看,电影同名游戏不仅没有创造积极的联动效应,反而成为众多玩家口中的笑柄。
[现象观察]
只借外壳内容脱节
目前我国部分游戏公司改编IP还处于借壳的层面,并未使游戏内容和电影内容相连接。比如电影同名游戏《痞子英雄:黎明升起》,有玩家表示,该游戏其实只是一款借了电影外壳,游戏内容与电影并无太大关联的普通消除类游戏。
优质IP日渐稀缺,这种只借用电影外壳的电影同名游戏无疑是对IP资源的浪费。境界游戏CEO朱家亮认为,电影同名游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游戏公司急功近利的结果。由于游戏公司急功近利,只想让游戏尽快上线,占有市场,获取收益,而未仔细研究IP价值。
优秀的电影同名游戏要根据电影内容来策划游戏方案,不单单是使用电影中的角色名称,还要将电影角色与游戏人物的技能、能力相融合,体现角色特点,以及将游戏关卡、规则与电影剧情有效互动,激发两种表现形式的潜在力量。
模仿跟风缺少创新
一个《小黄人快跑》火了,各种基于电影IP改编的跑酷游戏纷纷涌现,游戏《分手大师》就是其中的一个。该游戏以“史上最虐双人跑酷游戏”作为噱头,但经玩家实际体验后发现,与其他跑酷类游戏并无太大分别,在正式上架App Store的20天内便跌破免费榜单下载500位。除《分手大师》外,《心花路放》等电影也被制成跑酷类游戏。
“现阶段我国的策划、创新能力较弱,在研发游戏时大多是模仿国外的成功模式,电影同名游戏也是如此。假若有一款游戏模仿成功,后面其他正准备研发的游戏就会继续模仿之前的游戏模式”,朱家亮表示。
另外,文化部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副主任杨闳文也认为,如果游戏没有创新,就极易被淘汰,玩家若长时间体验品质不高的同名电影游戏,会对整个游戏市场产生负面评价,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使用频现技术问题
去年12月,电影《一步之遥》与同名游戏一起上线。但很多玩家都表示,在游戏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闪退等技术性问题。
杨闳文对此表示,研发游戏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一部电影的热度却只能维持半年到一年,“一旦热度降低,将会影响到电影同名游戏的市场效果,再加上现阶段国内游戏市场气氛较为浮躁,促使游戏公司加快脚步,忽略游戏的品质”。
除游戏公司急功近利造成游戏品质不高外,版权方没有对IP改编进行有效的约束也是原因之一,往往是将电影版权授予游戏公司后就不再参与之后改编的事项。对此,杨闳文建议,版权方应对游戏公司改编IP进行把关,比如选择先审核电影同名游戏内容的策划方案再进行授权,通过双方的合力将该IP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