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3D》、《功夫3D》、《太平轮3D》、《一步之遥3D》、《智取威虎山3D》……一个没留神,如今的华语片就竟然都是3D的了。
我们先来看组数据:2014年全球共生产了29部3D商业电影,其中美国21部,中国13部,印度和俄罗斯各占了1部。而这21部美国片中的14部被引进了中国,并有4部挤进年度进口片票房Top5;这还不算完,还有3部在美国按照2D上映的作品在经过转制后摇身一变成为“3D中国特供版”。而国产片也不甘示弱,去年有20多部3D华语片。在内地296亿票房收入中,3D电影票房已经突破100亿,超过了总票房的40%。
相比于3D电影在好莱坞本土的持续走低,在中国市场的形势依旧一片大好,越来越多的华语片也都以3D形式登场。在今年要上映的电影计划中,除了开年的这两部《一代宗师》和《功夫》被3D转制“复活”后,还有如《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狼图腾》、《太平轮(下)》、《道士下山》、《寻龙诀》等至少十余部华语片都将以3D制式登陆院线。
对于中国观众,好像大片不是3D的就没有特效、进电影院不带3D眼镜那就不叫看电影一样。到底这都是为什么?
老外早就不买账 “3D中国造”风头依旧猛
事实上,2014年的北美影市场比较低迷——年度票房总收入103.5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了5%,打入票房Top10的影片无一突破4亿美元,北美地区观影人数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人的收入出现下降息息相关。在美国,3D电影通常要溢价30%,然而相应的观影体验却未必总能值回票价,于是多数观众更愿意选择2D版本观看。
而放眼亚洲,就算是电影工业较为发达的日本和韩国也并未出现追捧3D电影的热潮。在台湾地区,一张3D电影票的票价有时甚至会比2D版本贵出近一倍。观影效果却并不总尽如人意,因此多数购票观众对3D电影持审慎态度。这些国家和地区的3D电影出品量也非常稀少。
相比之下,内地的3D则是电影层出不穷,其实从《阿凡达》开始,在被好莱坞3D电影狂轰滥炸了多年后,内地观众已经被养出了“非3D不看”的观影习惯,而发展到这两年,华语3D片已经成为彻底的主流们,别管真3D假3D,别管有没有必要拍成3D,反正都必须要称为3D大片:《智取威虎山》已破8亿、《一步之遥》5.13亿、《太平轮(上)》1.95亿、《四大名捕大结局》1.93亿、《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3.9亿、《京城81号》4.11亿、《西游记之大闹天宫》10.46亿……观众继续捧场,3D电影也越拍越多。
华语3D电影现状:跟风多佳作少
说起华语3D电影,导演徐克自然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自2011年的《龙门飞甲》开始,“徐老怪”虽然一直乐此不疲地3D的世界里施展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每一个想法的实现都有着扎实的技术探索和实践作为保证。比如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开创华语3D片先河地大规模使用了水下3D摄影;《智取威虎山》除了要解决雪山上低温拍摄的困难,还要赶制航拍设备,让3D摄影机“飞上天”。
徐克对技术的痴迷和尊重使得其作品在视觉呈现上也不输给好莱坞的很多大制作。然而不幸的是,与徐克作品稳扎稳打地走向成熟不同,这两年上映的华语3D大片观影体验佳的并不多。不仅很多完全依靠后期转制而成的3D电影被认为是毫无意义,就连3D IMAX一体机拍摄的《一步之遥》也被多数网友吐槽看完头晕脑胀太坑爹,结果片方又不得已重新为观众安排了2D版本。
一方面,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用3D手段呈现。比如最近转制重映的《一代宗师》,总感觉在视觉上不断做减法。该片本就不是一部适合3D的片子,那些镜头与场面调度,都不是为3D准备的。3D电影有3D电影的一套拍摄方法,为了照顾3D感,必须在镜头和场面上有很多妥协,去适应3D,对那些2D后期转制而成的,就不要想在视觉上有多少美感了。
尤其王家卫的电影,总喜欢浅景深和特写镜头,本就不是那么适合转3D,楞转成3D之后,背景则更虚,糊成一团的感觉。比如曾经的金楼,是个特别有历史味道的场景,那些曾经的美好与奢靡,都化在这个金楼里。而3D之后,则基本忽视了那些背景与场面。再比如片中也有大量快速剪辑的室内武打场面,主人公们的着装又总和背景颜色难以区分,导致在这些段落中观看3D画面眼球要不断聚焦,非常疲惫。
另一方面,3D电影拍摄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参数的设定不统一、还原度过大等问题很容易造成画面看起来不自然。而这类电影为了所谓的3D化,反而牺牲了影片本身的视觉美感,令人觉得非常可惜。
同时,国内的很多影院放映设备不达标导致影片亮度不够、色彩失真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影效果。一些影院的3D眼镜质量堪忧,而有些影院的3D眼镜甚至从来没有清洗过。另外,3D电影的放映标准至今也由于设备、成本等问题迟迟没有统一,因此,影片实际的放映效果很可能已经和电影创作者的初衷相去甚远,在客观上影响了放映质量。
外语片3D“特供”太坑爹:人傻钱多就是爱
说到去年的几部“中国特供3D”外语大片。恐怕又有不少被骗进电影院的观众要义愤填膺了。吕克·贝松的《超体》虽然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只为中国转制的3D效果却并不尽人意。而说到国内上映版的《超验骇客》,则有观众发现拿掉3D眼镜看一样没问题,这是一部“连字幕都不是3D的3D电影”。
有趣的是,上述两部电影在本国上映的都是2D版本,而《超验骇客》的监制正是坚持胶片拍摄的克里斯托弗·诺兰。而诺兰自己导演的《星际穿越》不仅没有普通3D版,连IMAX版都是2D的,这让国内观众大感困惑,更有不少人进了影院还在找3D眼镜。而诺兰本人却表现得非常冷静,直言很多电影用3D拍都是浪费:“我觉得3D的效果更多的是把这个屏幕给缩小,让观影者就感觉自己在一个非常紧凑的小型的空间里面,感觉什么都扑面而来。”相比之下,还是2D更能让观众专注于雄伟恢宏的太空场景。
【插播小讲堂】3D转制到底咋回事儿?
2D转3D要经历复杂的工序。我们都知道3D电影是利用人类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而在脑中立体成像定位纵深的原理得到的。但2D电影只有一只眼睛的视图,第二只眼睛的视图需要参考相邻的帧重新制作才能得到。为了让转制的3D画面显得准确可信,还需要重新定义画面中的人物和景物距离镜头的远近。分离不同的深度层。因为每一帧都要做这样的处理,每一帧又要为左右两眼各做一次,因此转制流程是精细又庞大的。
因此,尽管这两年的3D转制多数不太理想,但并非转制一定就不行。比如2012年转制后内地重映的两部灾难大片《泰坦尼克号》和《2012》均获得了甚至超越首映的口碑。评价不错的徐克3D试水之作《龙门飞甲》其实也有相当的镜头是转制得到的。因为一些电影公司节省成本,猛赶工期导致作品粗糙低劣就将转制一律斥为“伪3D”对于3D后期工作人员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并非3D原生电影就一定没有转制生成的3D画面。即使是3D实拍的《智取威虎山》也有4%的镜头是通过2D实拍再进行后期转制的。由于一些滑雪和航拍镜头并不适合使用庞大的3D摄影机进行拍摄,而制造小型的3D摄影机又会因为感光器尺寸过小导致画面品质无法达到电影级,因此利用成像比较好的设备拍出来,然后后期转制成的3D显然更加靠谱。
是谁惯坏了谁?中国观众为何这么爱3D
2009年,《阿凡达》对于3D技术、乃至整个电影技术的推广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也正是由于该片,我们进入到了3D时代,好莱坞大片纷纷打着3D旗号上映,这些年来也逐渐给喜爱外片的中国观众带进了“大片=3D”的误区。
而我国的进口片引进政策也多向3D电影倾斜。2012年之前,中国每年引进20部进口分账片。之后,因为WTO上的谈判,中国新出每年再多引进14部特种电影(3D或者IMAX格式)的政策。这就使得3D电影更容易流入中国市场,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本来以2D格式拍摄的电影会以转制3D的形式进入内地院线。
而在国产片方面,除了创作者本身对于新电影技术的好奇和尝试之外,“3D重映”成为了不少老片复活的机会,《功夫3D》就打着要让斧头飞出大银幕外吸引了不少迷影们的心。同时,国家这几年每年拿出电影专资办的部分资金用以鼓励国产3D和巨幕(IMAX、中国巨幕)电影,票房越高,给的越多,最高可达1000万(票房5亿以上)。在如此巨额回报的诱惑下,国产3D电影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两年华语片其实在特效制作上开始多与好莱坞、韩国等先进的技术公司合作,希望能用技术来呈现出更棒的画面,但问题在于,后期特效也并不是3D,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电影制作者没有把新技术当做诠释内容的手段,而只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为了市场利润而去拍摄,这绝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方向。
当国内观众们带着一层又一层的眼镜、半晕着硬着头皮看完这些电影后,就难道没有想问一句,这些真的都有必要拍成3D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