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越来越重视自制内容,这也是其现实生存的需要。“2014年是网络自制剧元年”的提法屡见不鲜,那么,2014年网络自制剧成绩如何,是否对得起这个称号?。
一、2014年网络自制剧产量大幅增长
对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五家主要视频网站进行统计可以发现:2009年开始,视频网站开始出现了“自制剧”,当年只有优酷的2部剧;之后更多的视频网站加入进来,2012年达到19部,是上一年的两倍多;2013年部数增加不大,但集数增量很大。
2014年,视频网站自制剧的总部数达到了44部,是2013年的近2倍,总集数达到了734集,比2013年增长了69%。从绝对数量上讲,2014年网络自制剧是一个大爆发,将2014年称为“网络自制剧元年”亦无不可。当然这和传统电视剧每年500部15000集左右的体量还不是一个等量级。
二、2014年各家视频网站自制剧生产情况
2009年和2010年只有优酷一家在做自制剧, 2011年土豆推出了“橙色盒子”计划,推出了《欢迎爱光临》等三部自制偶像剧,在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后,土豆再没出品自制剧。2011年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乐视加入了自制剧战场,推出《午间自制剧场》,当年就制作了8部作品。
2012年搜狐视频推出了堪称网络自制剧的第一部里程碑作品《屌丝男士》。2013年乐视的产量继续高居第一,但该年最出彩的作品还属优酷播出万合天宜制作的《万万没想到》。
2014年所谓“网络自制剧元年”,产量最大的贡献来自爱奇艺和乐视网。
爱奇艺自制剧种类丰富,有搞笑风格的轻喜剧《废材兄弟》,搞笑短片《高科技少女喵》(万合天宜制作),也有跟风“韩流”的偶像剧《你好外星人》《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还有小众灵异悬疑题材《灵魂摆渡》。
优酷还是延续以前的风格,自制剧以搞笑短片为主,《万万没想到》推出了第二季,点播量惊人,也有广泛的网络影响力,在春节期间,优酷和湖南卫视以及制作公司联合推出了春节特别版《万万没想到之小兵过年》《绝世高手之大侠卢小雨》,在优酷和湖南卫视相关节目联合播出。此外优酷也推出过偶像剧《分手大师》、都市奇幻题材《奇妙世纪》。
搜狐视频自制剧的主打还是《屌丝男士》,2014年是第三季,点击量和影响保持了一贯的水准。
腾讯视频在视频行业是“后来者”,进步很快。2014年的自制剧有悬疑剧《探灵档案》、探案剧《暗黑者》,这两部都是质量上佳的剧目。
乐视网的自制剧产量很高但质量一般,并没有特别出彩的自制剧目。
(注:无法精确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三、2014年网络自制剧的特点
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越来越向传统电视剧靠拢。2013年前,网络自制剧大部分是搞笑短片,发展到2014年已经是搞笑短片和类传统电视剧并重的格局。视频网站自制的类传统电视剧内容上以偶像剧和都市悬疑剧为主,单集时长不再是搞笑短片的10分钟左右,而是传统电视剧的半集时长25分钟甚至和传统电视剧一样45分钟。
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剧情跟风热点,演员爱用网络红人
搞笑短片向来是紧跟热点事件的,一些自制偶像剧也是在抓当时的热点题材,比如爱奇艺的《你好外星人》《来自星星的继承者们》就是在抱《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两部大热韩剧的大腿。此外,《探灵档案》主演陈冠希、《奇妙世纪》女主演南笙、《屌丝男士》邀请AV女星和一些当红明星网络红人客串、《万万没想到》邀请TFBOYS客串等,都是利用网络红人吸引观众的例子。
2.小成本,大创意
视频网站推出自制剧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降低采购陈本的压力,自制剧的导演编剧演员一般都没有大名气,人员成本低,剧情、场景、道具等也是能省就省。在成本低的前提下,要吸引观众,只有靠剧情和后期剪辑的创意来致胜。
当然,现在的网络自制剧也有越来越多的较大制作出现,成本的推高和各家网站对自制内容的重视是正相关的。
3.抓住小众题材,做传统电视剧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题材
电视的观众中老年观众居多,网民则是年轻人为主,电视的黄金时段不能播出探案剧,因此探案剧、悬疑剧在网络自制剧中独树一帜也就不足为奇了。
4.尺度较大,风险也大
目前一些网络自制剧或多或少地在打擦边球,无下限的节目和内容不少。当然,近期管理部门对于网络自制内容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大。
5.“利用大数据”还处于尝试的初级阶段
美国Netflix《纸牌屋》的成功让“大数据”这个概念成功地在视频网站中流行起来,“通过用户数据深度的挖掘来产生更多的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即使是《纸牌屋》的成功和大数据的关系还有因果反推的嫌疑,美国也就《纸牌屋》一个成功孤例。
国内的视频网站也在宣扬“大数据”,至少在目前来看,这种提法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或者说“利用大数据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也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还处在尝试的初级阶段。
一部电视剧的成败是由主创团队创意及执行能力、演出阵容表演能力来共同主导的,“通过用户数据深度的挖掘来产生更多的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的大数据功能定位目前尚是不能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