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电影其实不好拍,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
譬如当年陈凯歌导演要拍《梅兰芳》,这本子就得先让梅家人看过,还比如有关叶问的某电影,曾在公映后引发某地拳坛几派人士的口水仗。
获得第87届奥斯卡6项提名的《美国狙击手》(American Sniper),从筹备阶段开始,也面临着“遗族会”的压力。
本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拍摄期间,故事原型克里斯·凯勒(Chris Kyle)的父亲就捎话给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及主演布莱德利·库珀,宣称如果电影里有一星半点对儿子的“大不敬”,他就要把他俩“打入地狱”。恐吓之后,凯勒老爹又祭出“一根胡萝卜”说,“伊斯特伍德和库珀都是值得信赖的男人”。
所以,作为一个不沾亲带故的普通观众,要坚持看完这部132分钟的电影,需要极大的耐心。本片在烂番茄网站上的评分为74%,是今年入围奥斯卡8部最佳影片提名中评分最低的,可见美国观众对于影片过分拔高男主人公,多少也有些逆反心理。
假设影片播放到一个多小时处,没有那段男主人公在祈祷一个伊拉克小孩“放下火箭筒,快放下火箭筒”,那它就绝对不会入围奥斯卡的任何奖项。它的入围,表明学院评委仍然偏爱反恐题材电影,延续了《拆弹专家》、《刺杀本·拉登》等片的晋级奥斯卡之路。
谈及电影,无法绕开原型克里斯·凯勒,这位老兄在世时,恰巧赶上美国公众对于海豹突击队(Navy SEAL)的“消费热潮”。2011年5月,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执行特别任务,击毙本·拉登,从那以后,首先是出版界,多位前或现役海豹突击队队员出版自传,讲述自己的反恐经历,几乎每一本都能成为畅销书。借着这股风潮,凯勒也于2012年1月出版了自传《美国狙击手:美军史上最致命狙击手的自传》(American Sniper: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Most Lethal Sniper in U.S. Military History),一出版就盘踞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37周。在凯勒死后,本书还引发了版权官司,这是后话了。
在书中,这位狙击手宣称狙杀255人,其中160人得到五角大楼的确认,是美国国防部认证的美军史上狙杀敌人最多的狙击手。于是,这位美军战斗英雄迅速成名,也很快就有许多电影公司主动要求改编电影。
事实上,伊斯特伍德不是最先找上门的,在此之前执导过《美国骗局》的大导大卫·拉塞尔和斯皮尔伯格都曾表达过导演本片的兴趣。
据说,库珀就和凯勒通过一次电话,在凯勒死之前几个星期前,两人聊了一下对于电影的看法。
2013年2月2日,凯勒被一名25岁退役士兵艾迪·雷·罗特射杀。至今,人们都没法说清楚罗特的杀人动机,只是罗特的母亲一再坚持自己儿子患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
在影片中,你也看不到关于凯勒的遇害过程,它被处理成一行小字,简单交代了一下,克里斯·凯勒在某年某月被人杀害了。于是影片就结束了。
为了写这篇影评,我专门去读了凯勒的自传,读了几章就能感觉出来,该书与海豹突击队其他几本自传一样,都是有人“代笔”的,凯勒无非就是个口述者。从这一角度说,本片编剧杰森·海尔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海尔无疑把原著提高了几个档次,从“快餐读物”变成了“文学作品”。
电影《美国狙击手》在本届奥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可以说拿到的都是“硬货”,比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只是没有拿到最佳导演提名,多少有点为伊斯特伍德大爷鸣不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如果不能用最后一位,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最后一代好莱坞西部片巨星了。他骨子里散发出美国西部片经典时代的牛仔气息。当他执导电影,他依旧把自己的牛仔气质融进了电影。《美国狙击手》当它还是一本书时,就被书商包装成了“牛仔”,就冲这点,伊斯特伍德也会觉得对脾气。所以,影片中的克里斯·凯勒是那么像一个纵横西部的孤胆英雄,他的眼神毫无畏惧,毫不留情,可在生活中他又那么的孤僻、面无表情。
说句题外话,这部电影不是去讨论对错的电影,这可能会受到许多反战人士以及反美人士的唾弃。另外,本片过于强调美式爱国主义(基本是应家属要求),比如凯勒要参军是因为看到肯尼亚美使馆爆炸案(请注意细节,他是听说里面死了美国人),还比如要求前线作战,是因为“9·11”事件(这里有一个错误,即凯勒妻子在看新闻时拿着的那款无绳电话,在2001年还没生产出来)。
该片从1月16日开始北美地区全面上映,首日票房达3050万美元,这是北美1月单日票房市场新纪录,此前《阿凡达》曾在2010年1月2日创造1月单日票房2580万美元的纪录。除了首周票房达到1.5亿美元、提名6项奥斯卡引发热议外,网友发现布莱德利·库珀怀抱着的婴儿有些不对劲:这孩子……是橡胶的吧?该片制作人解释:“依照法律规定,婴儿只能参与每天20分钟的拍摄,且一定要有医护人员与家人在场。剧组找来的2位婴儿演员,第一位当天发高烧,另一位则未现身,导演无奈只能选择用橡胶婴儿玩偶代替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