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票房 / 正文

十个关键词解析中国电影产业的七七八八!

中国电影现在就这几种类型卖得最好:喜剧片、青春片、魔幻片(其实应该局限于西游记系列)。


一、类型片崛起。

有影迷总结,中国电影现在就这几种类型卖得最好:喜剧片、青春片、魔幻片(其实应该局限于西游记系列)。喜剧片、青春片和爱情片再次被证明是抗衡好莱坞影片的最好武器,这三种类型容易产生文化隔阂,成功实现对好莱坞电影免疫,2014年拿到2亿以上票房的喜剧片(《心花路放》、《分手大师》等)各个档期丰收,以《匆匆那年》为代表的青春片甚至首次攻陷贺岁档,爱情片(《北京爱情故事》、《撒娇女人最好命》、《一生一世》、《闺蜜》)彰显“小鸡电影”的性价比。

2014年中国电影一个显著成就,在于若干电影类型终于取得票房突破,提供了可复制的先例。首先,惊悚恐怖类型。《催眠大师》和《京城81号》分别取得了2.76亿和4.07亿的票房,一扫往年惊悚恐怖类型电影质量次、票房低的局面;其次,社会问题片《亲爱的》斩获3.39亿的票房,这固然与陈可辛导演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日趋熟稔有关,但更有价值的是为后来者如何将社会问题片卖座提供了信心和范本;而科幻电影缺失的遗憾,只能等待2015年以后来弥补了。

二、档期的兴衰。

2014年档期的最大特点,在于对节假日更加依赖,周二半价日的影响式微,这其实也是电影市场成熟的表现之一。《美国队长2》的票房大卖,是成功档期运作的完美案例。该片从清明档起映,五一节后下线,独占一头一尾两个节日。

春节档强势崛起。春节档的火爆,说明电影日益成为年轻人的重要娱乐方式。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回乡过年,依然选择电影这种娱乐方式,成功带旺二线影市。《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春节档三足鼎立;家庭题材影片展露峥嵘,《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使得2015春节档多了几部同类产品。2015年春季档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暑期档、国庆档依旧火爆。暑期档成熟依旧,《变形金刚4》成为票房标杆,至少在2014年国产影片仍然对20亿票房望尘莫及。国庆档持续火爆,《心花路放》的热卖,使国庆档第一次产生年度国产影片票房冠军。

贺岁档走向没落。《太平轮(上)》和《一步之遥》不如预期,使贺岁档不能承受之轻更进一步,电影票房对节假日日益依赖,单靠在工作日的平安夜、圣诞节无法撑起票房。

三、互联网思维。

电影市场变天了,85后、90后是当今电影市场的核心受众,以后只会制作越来越多适合这些“网生代”的电影产品。娱乐营销专家张志远认为,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会被“网生代”通过互联网发酵,引发自发性传播,形成点对点的扩散,最终成为社会现象级别的电影。(具体请参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cc1340102v6qo.html )

四、票房的狂飙。

截至12.31,中国电影跨过300亿大关不只“一步之遥”,但不纠结于数字的话,2014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无愧于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称号,《变形金刚4》的票房超越北美,好莱坞越来越多生产中国市场定制品,好莱坞明星来中国更勤快了。

五、二线的力量。

小镇青年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其电影口味日益得到重视。随着一线城市电影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多的国产影片到二线城市宣传并取得良好效果。

六、超级英雄热。

超级英雄电影热度不减,漫威和DC已经成功预订2016年起的真刀真枪对决,《美国队长2》、《超凡蜘蛛侠2》、《X战警:逆转未来》、《银河护卫队》都取得5亿以上票房,《银河护卫队》作为漫威的二线英雄,有望问鼎年度冠军,为迪斯尼2015年凭借《复仇者联盟2》、《星球大战7》等片预定2015年度票房冠军成功预热。

七、青春荷尔蒙。

弹幕电影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同桌的你》、《小时代3》、《匆匆那年》持续热卖。

八、电商的跨界。

阿里巴巴入主文化中国,阿里影视业务浮出水面。电影产业会给BAT打工吗?美团猫眼预售《心花路放》电影票突破100万张,格瓦拉75元黄渤国庆档套票3个小时预售5000张,新浪+淘宝双十一11部电影卖出100多万张,时光网99元4张贺岁档套票每日限量3000张遭抢,微信电影票、爱奇艺《一步之遥》9.9元预售过千万。

九、演员的爆发。

黄渤凭借国庆档3部影片成就40亿帝。演员转行做导演更加普遍,陈思诚、邓超等演员初任导演豪取数亿票房,陈建斌转行导演横扫金马奖。

十、大导的归来。

今年,若干大导演推出重量级作品。张艺谋《归来》、陈可辛《亲爱的》、许鞍华《黄金时代》、吴宇森《太平轮(上)》、姜文《一步之遥》、徐克《智取威虎山》,或满载而归、或遭受质疑、或票房沉船。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