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类型片蛮荒时代,细分领域能否产生新的巨头?

互联网的出现,降低电影学习、生产、制作和宣发的门槛,并且有了多个渠道。所以一个影视公司与其盯着同行之间的竞争,不如盯住观众,研究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类型。

市场后进入者要想挑战市场领导者,需要走一条和巨头相反的道路。否则按照巨头的规则来玩的话永无出头之日。

例如近一百年来百事可乐挑战可口可乐,刚开始的办法是比可口可乐味道更好更甜,结果失败了;后来又是比可口可乐卖的价格更低,也失败了;直到后来把自己定位“年轻新一代”才找到感觉。这相当于是把自己定位成年轻的、有活力的;把可口可乐定位成老的、陈旧的、保守的品牌。这个定位大获成功,一直延续到今天。

作为后来者,你比巨头更努力,更精致,也无法撼动领导者的地位。因为“先发优势”是市场给领导者额外的奖励。同样道理,国内一线影视大佬们把目光都盯在国际化上,纷纷想着做好莱坞那样的大片,其实这个路子短期内将有很多弯路要走,因为市场规律摆在那,市场是无情的。这个时候,反而给了中小公司依靠本土化立足的机会。

国际化是中国电影的出路吗?

目前一线大佬们在想着国际化,但中国电影却不在国际化,这些先走出去并购的大佬们很有可能把在国内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折进去。想想当年TCL收购汤姆逊、宏碁收购西门子、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看似满足了民族自尊心,但是却赢得了面子,输了里子,真金白银都折进去了。其实现在的好莱坞也快成了夕阳产业,北美观影人数已经出现停滞甚至下降,年轻人的时间都放在了互联网等更好玩的娱乐方式上去了。

互联网的出现,降低电影学习、生产、制作和宣发的门槛,并且有了多个渠道。所以一个影视公司与其盯着同行之间的竞争,不如盯住观众,研究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类型。新一代年轻观众和三四线城市观众所喜欢的市场类型还是一片蛮荒,广阔天地,大有所为!

正当巨头多元化的时候,恰恰是给了中小公司聚焦细分领域的机会。国内巨头们除了国际化跨国并购,还热衷收购游戏、收购文学网站,甚至在线售票网站和视频网站,这些只能搞概念拉高股价,从实际业务来讲并不靠谱。华谊兄弟其实就是这样,靠资本市场运作就能盈利,自然在电影本业就没那么多耐心了,所以电影主业下降是必然现象。

中小公司的机会是采取“破坏性创新”模式和占领细分领域

其实,中小公司和大公司的竞争不应该是具体电影项目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你要建立和巨头不同的商业模式。直到今天一线大佬们走的还是传统的思路,依靠自身资金和人脉资源优势抓名导、抓好项目。其实并无商业模式可言。而众多中小公司也是这个路子,但你的资金、明星、名导等资源又抢不过一线公司。

这个时候,中小公司要建立和一线公司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迪斯尼的衍生产品商业模式,就是围绕米老鼠、狮子王等动漫形象,开发衍生产品和主题公园;又例如漫威漫画的超级英雄题材;狮门影业聚焦主流电影公司看不上的B级片和青春片,来错位竞争。

所以你既然无法和巨头去抢明星、名导和好项目,这个时候你要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占领绝对优势。国产电影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化的“后发优势”!借助互联网有多个商业模式可以选择。

让巨头从“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到“学不会、拦不住、赶不上”

例如《十万个冷笑话》就是如此,满足了市场细分的互联网宅男群体。这个片子仅仅200多万的制作成本,获得一个多亿的票房收入。传统大佬们对此是一开始“看不见”、然后“看不上”、后来“看不懂”。这只是开始,最终这种网络化IP模式会让传统大佬“学不会、拦不住、赶不上“!

其实这几年电影行业已经有多个细分类型被验证出来,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是巨大的机会,并能够容纳一个聚焦在这个类型市值过百亿的巨头。

《小时代》系列证明10几岁少女有巨大市场,后面的《重返20岁》也延续了这个成功。

《致青春》证明80后青春怀旧的巨大市场,后面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也延续了这个成功。

《失恋33天》证明了小妞电影有巨大市场,后面的《非常完美》、《闺蜜》也延续了这个成功。

《泰囧》证明喜剧电影有巨大市场,后面的《分手大师》、《心花路放》也延续了这个成功。

《爸爸去哪儿》证明了综艺节目电影的巨大成功,后面的《奔跑吧兄弟》也延续了这个成功。

《京城81号》证明优秀的恐怖片有巨大市场,后面也一定会有更优秀的恐怖片可以有巨大市场,等着我们去用心创作。

说白了,国产电影市场现在是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大片已经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有多个类型片市场空白,一些有强大票房购买力的细分市场得不到满足。

由于电影市场热钱涌入,一大批低水平重复投资的大片恶性竞争,再加上好莱坞超级大片年的打压,大片模式凶多吉少。而现在的类型片市场就跟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蛮荒时代一样,出现多个市场空白需要去开拓,所以你只要用心去复制类型片就一定能成功,尤其是三四五线市场和90后年轻观众还没有适合的片子。这也是《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电视节目也能大卖的原因。优秀喜剧太缺了!

多个类型片已经被证明有巨大市场空间,等待我们去填补

只要投资不大,聚焦细分群体,在互联网环境的今天,都会有机会。例如你可以只做B级片,又例如你可以只做500万以内的互联网属性的电影。再例如《十万个冷笑话》开拓了成人动漫市场空白。以前有《魁拔》、《秦时明月》等多部优秀国产动画电影都是票房惨淡结局,没能扭转动画片就是儿童去看的惯性思维,而《十万个冷笑话》轻易就做到了。

聚焦某一领域,垄断这一领域。这就是长期以来日本动漫电影在国际上的立足之本。每个国家或地方,要跟好莱坞比拼,最直接必然是突显本土特色,台湾、韩国、日本都一样。

服务好新一代年轻观众和三四线城市观众,抓住这个空白点。然后把电影类型片细分再细分,并垄断这个细分市场。你可以定位专门做动画片、恐怖片、青春片,儿童片,都可以,然后成为这个细分市场老大。

这样的商业模式反而会比什么类型都做的一线大公司更有竞争力,估值也更高!接下来你就有机会与一线公司竞争。美国狮门影业就是这么做到的,现在已经是挤入六大行列了。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