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李睿珺出席新片柏林展映活动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海报
“有观众希望我回去替他们向两个小主演说,他们在片中演得很好。其实我觉得两个骆驼演得也很好,如果有观众认同,我也可以代为转达。”中国导演李睿珺在柏林电影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映后的台上说道。他身旁两个翻译分别将他的话翻译成德语和英语后,台下观众先后发出了两阵笑声。
李睿珺有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只有他站在电影节的舞台上时,才变得潇洒和风趣。其实,31岁的他已是国际主流电影节的常客了——《老驴头》曾入围釜山电影节,《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这次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他的第四部作品,又入围了东京和柏林电影节。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中国导演,在国内却不为大多数普通观众所知。
本届柏林电影节上的华语片不多,除去主竞赛单元的《一步之遥》,只有这部《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有计划在全国公映的电影。李睿珺向新浪娱乐透露,这部电影的日本版权已经在东京电影节期间卖出,这次来到柏林,也是想找到欧洲地区的买家。“希望能收回成本吧,这样下次拍电影才有人愿意投钱”,他笑笑说,“(卖片)最根本的还得是电影好。”
柏林直击:绝大部分观众是小学生 李睿珺耐心解答“十万个为什么”
当地时间2月9日,中国影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在柏林电影节进行了首次放映,地点位于距离电影宫1.5公里、紧邻总理府的一家影院。新浪娱乐在现场看到,大多数观众竟然是小学生,由学校组织而来。据当地华人观众介绍,学校组织学生到合作影院观看电影,是德国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入围的柏林电影节单元叫“新生代”(Generation),主要面向的就是青少年与儿童。影片中的两个小主角——哥哥巴吐尔和弟弟索嘎勒是生活在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牧民孩子。在片中的故事里,巴吐尔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与父母关系疏离。爷爷去世了,暑假来了,其他孩子都被接回家,父亲却没有出现。索嘎勒决定和巴吐尔一起寻找草原上的家,可他们一路看见的却是沙漠化后的满目疮痍。
很明显,这部电影尽管是以两个小男孩为主角,但主题并不轻松。因此在影片结束后,有许多小朋友都举手提出了他们的疑问:“哥哥和弟弟为什么不喜欢对方?”“妈妈最后去哪了?”“爷爷真的去世了吗?”“电影里的血是真的吗?”面对天真的“十万个为什么”,李睿珺一一耐心解答。“爷爷真的去世了,不过那匹白马是爷爷的化身,会来安抚弟弟……”李睿珺承认,孩子们可能并不能完全领会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电影节征途:少数民族题材独特 亚洲观众更有共鸣
柏林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氛围与去年秋天的东京电影节完全不同。在东京,许多观众的提问都让李睿珺感到意外和感动,比如拍摄沙漠有哪些摄影方面的技巧,选择裕固族作为表现对象的原因是什么,展现工业污染的考虑是什么等等,都是比较专业和深入的问题。李睿珺在东京电影节上也详细介绍了突厥、裕固族、藏传佛教等文化背景。或许《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这部电影对于欧洲观众来说,要花上更多一点的时间来理解。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与李睿珺的上一部作品《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有相似和相承之处,都聚焦孩子、老人、地域文化问题,关注生命与环境的起始和终结。《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有更强烈的民族色彩,从侧面反映了裕固族作为曾经的“马背上的民族”的无奈变迁史。影片节奏偏缓,不过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一份浓郁的怅然。在现今娱乐至上的中国电影市场,或许这样一部电影可以涤荡一次心灵。
海外卖片:希望能收回成本 最根本的还得是电影好
去年11月东京电影节展映过后,很快就有几家日本公司联系到片方,提出想要购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日本版权,最终顺利地卖出去了,具体收益还要等到日本上映后才能揭晓。
此次来到柏林,李睿珺与国际发行负责人也将亲自去电影市场洽谈。“我刚到柏林第二天,之后会去市场看看,能有什么结果我也不知道。希望能收回成本吧,这样下次拍电影才有人愿意投钱”,他笑着说。李睿珺表示自己能做的只有把电影拍好,卖片最根本的还是得靠电影好。他还透露,继日本和欧洲后,下一站他会去3月的香港电影节碰碰运气。
其实对于李睿珺这样有数个国际电影节履历的导演来说,本该趁机更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格局,在电影筹资上也不会特别局促。可眼下看来,李睿珺并没打算这么做。“我活了31年,我认为这个时代至少在市场上是最好的黄金年代,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票房很好、钱容易找,这时候你如何能够坚持自我、遵从你自己内心、做回你自己是很难的。很多人因为会被资本限制,走上那条轨迹,你想回来都回不来了。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做法。好多诗写在宣纸上和写在擦屁股纸上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影响那首诗的光芒。 ”此前他这样对新浪娱乐说,和这个时代的商业浪潮显得格格不入。
今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计划在全国院线内上映,检验市场的时刻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