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国外导演拍《汾阳小子贾樟柯》 电影上不了,但传说也少不了

《汾阳小子贾樟柯》的镜头跟随贾樟柯的脚步,重回故乡汾阳,探访了他的儿时伙伴、合作者,以他的每一部作品为线索,由他本人一边重访作品拍摄地,一边回忆和阐述

贾樟柯没来柏林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却少不了贾樟柯的身影。继由他监制的改编自卡夫卡小说《城堡》的电影《K》在青年论坛单元放映后,2月9日,曾执导《中央车站》、《巴黎,我爱你》的巴西名导沃尔特·塞勒斯的新作——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也亮相了柏林电影节“全景纪录片”单元,贾樟柯忙于新作而未现身。

《汾阳小子贾樟柯》的镜头跟随贾樟柯的脚步,重回故乡汾阳,探访了他的儿时伙伴、合作者,以他的每一部作品为线索,由他本人一边重访作品拍摄地,一边回忆和阐述,完整地呈现了贾樟柯的成长轨迹和创作轨迹。而这两条互相咬合的轨迹,也神奇地映射出了一整代中国小镇青年的所见、所思、所感。

谈早期作品被禁:曾为电影不能在电影院放映而伤心

从《小武》、《站台》到《任逍遥》,贾樟柯在国际电影节上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声望,而在国内,贾樟柯的电影成为无法上院线的“地下电影”。

在纪录片中,贾樟柯也回忆了这段苦闷经历。在那个盗版横行的年代,贾樟柯走在街上,一个盗版商贩向他兜售,“刚出来一个特别好看的电影,一个叫‘贾柯樟’导演的电影,《站台》。”贾樟柯看到那一摞《站台》的盗版光盘,形容自己的心情:“像是自己家的孩子丢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后,发现在别人家里。”

贾樟柯记得在2001年,曾经有北京的咖啡馆要放《站台》,贾樟柯兴致勃勃地要去和观众交流,结果发现咖啡馆是全玻璃的,投影出来效果极差,等到大家手忙脚乱用布勉强遮住了光,又开始下雨了,咖啡馆开始漏雨……贾樟柯坦言那一刻很伤心,“为什么我的电影就不能在正常的电影院放映呢?有良好的放映条件、舒适的座椅……”

《天注定》没法上映,贾樟柯很受打击

《天注定》放映被叫停 当下考虑彻底离开电影

贾樟柯最近的一部电影《天注定》,将他的职业生涯带向了另一个高峰,不仅在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奖,更入选法国《电影手册》、美国《电影评论》、《纽约时报》等2013年度十大佳片。在国内,《天注定》因为题材的关注度、审查及上映的坎坷,也成为贾樟柯最受大众关注的电影。

这部纪录片也正好记录了贾樟柯为争取《天注定》上映时的心路。虽然他未曾通过微博、媒体向公众宣泄他的不满,但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他显然受到沉重的打击。

在得知电影上映被叫停后,贾樟柯的身体出了状况,心情也跌入谷底,他沮丧地向电影的剪辑师和摄影师倾诉,称自己正在考虑还要不要继续拍电影,想彻底离开电影,不再拍片。他此前正在考虑重新剪辑《站台》,而因为这一变故,也让他决定搁浅这一计划。

谈父亲去世落泪:文革时无奈烧掉所有日记

片中除了贾樟柯的自述和采访外,还有对贾樟柯母亲、姐姐等家庭成员,以及童年伙伴和汾阳老乡的采访,立体地呈现出贾樟柯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

贾樟柯回忆,自己的父亲在文革中因日记“惹祸”而被迫进行劳动改造,也因此烧掉所有的日记。贾樟柯曾经把自己的《站台》放给父母看,希望父母能了解自己的内心成长,父亲看完后沉默,第二日在贾樟柯的询问下,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放在文革期间,你就是右派反革命。”在片中,贾樟柯回忆到自己父亲病逝,一度哽咽落泪。

时代从父辈身上和自己身上碾压过的痕迹,都成为贾樟柯内心无法遗忘的痛楚。

贾樟柯与该纪录片导演沃尔特在中国

【影评】

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去年我在一个影院里看《后会无期》,韩寒的段子十分奏效,观影过程充满着不时的哄堂大笑,但有一个明显的笑点,大概只有一两个观众笑了,包括我自己在内——那是贾樟柯出场的时候。

很显然,大部分普通中国观众,对这位国际知名度并不亚于张艺谋和陈凯歌的艺术片导演的脸十分陌生,更枉谈他的作品、人生经历、创作历程。因此,他们大概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外国大导演,要为贾樟柯专门拍一部纪录片。甚至连贾樟柯自己一开始也不相信。

沃尔特·塞勒斯与贾樟柯相识于1998年的柏林电影节。当年,由沃尔特·塞勒斯执导的《中央车站》获得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熊奖,28岁的贾樟柯则凭处女作《小武》获得青年论坛单元大奖,两人可谓同时成名,并在之后的电影生涯里持续耕耘。沃尔特·塞勒斯盛赞贾樟柯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电影导演”、“导演中的导演”、“新世纪以来世界电影最重要的启发者”。

同样的素材,一般人大概只能拍成《艺术人生》般的电视专题片,沃尔特·塞勒斯却把它拍成了真正的电影。它观察和记录贾樟柯,但视野并不局限在贾樟柯,而是放眼文革、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整代中国人的观察和思索。

西方观众可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典型的中国小镇青年,如何成长为享誉世界的大导演,从中窥探一整代中国人的生活背景、思想状态。而作为中国观众,大概更有可能穿透这部纪录片,从贾樟柯的成长历程、自我意识启蒙过程、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以及他通过作品对中国人生活状态、心灵状态的记录和呈现,找到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投射。

17年来,这个汾阳小子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质朴、厚道,把对自己的认识、对故乡的认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拍进了一部部享誉世界的电影里。17年来,贾樟柯到底是被西方世界高估了?还是被中国的公众舆论低估了?看完这部纪录片,或许会有答案。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