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国产电影如此之烂,难怪观众宁可花钱看综艺电影!

电影院的功能超越电影是早有的事,如今电影院的整个影厅还出租给公司办年会开颁奖礼呢。国外为了普及歌剧、芭蕾等的高雅艺术也早把舞台上的实况制作成影像版本在电影院里播放。

《爸爸去哪儿2》剧照。

春节档两季“爸爸”在院线战场正面交锋,第一季和第二季综艺节目的“拼爹”大战,前戏比正片好看。

《爸爸去哪儿2》顶着全民批判综艺电影的风口浪尖迎难而上,大烂片《奔跑吧兄弟》赚了四个多亿的票房,留下看了“完全不如免费电视来得好看”的观众的满腔怨气,于是这部片子像一个一出生就被戴了“绿帽子”的傻孩子,以一种“人人得而诛之”的步态进了电影院。

另一部《爸爸的假期》则由去年开创最短拍摄周期“电影”纪录的原班人马打造,号称是今年电影人的良心发现之作,不惜花60天时间打造一部真正电影的“挽尊”之作。

“爸爸2”排片、票房更胜一筹

结果是,院线经理们才不傻,要么都知道熊孩子们都是喜新厌旧的单纯宝贝,第二季的新鲜热度还在眼前,小朋友们才没有韩粉那样粉过韩庚就无颜再投鹿晗怀抱的粉丝贞操;要么提前看过片,也知道一期合格的综艺节目虽然明晃晃打着赚钱的目的走进电影院,观众这钱掏得也会比一部毫无意义的商业电影烂片来得值当。

于是在排片上,《爸爸去哪儿2》上映四日来都近乎是《爸爸的假期》的两倍,大过年的出于亲子档观众的观影需要,几乎每场“爸爸”都是近于满场的状态,票房完全贴合排片,同样呈现出近于2比1的结果。

如果没有走进电影院和熊孩子们一起共享这阖家欢乐的摸黑时光,也许我也要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一期电视节目能比一部电影多赚一倍?可是鉴于某电商系统9.9元特价票的恩泽,我把两部片子都看了,让我郑重地公布一下观感,《爸爸去哪儿2》是一期制作精良,演员敬业,感情充沛,观影过程中喜怒哀乐情绪能够被明显带着走,最后还能被煽情得惨哭一把的合格“节目”。而《爸爸的假期》是一部情节拖沓、笑点模糊、人物脸谱化、消费并戏弄小朋友,感情都生硬做作假模假式的无聊烂片。

“花钱看电视”你情我愿

至于把节目搬进影院让观众掏钱这算另一码子事情,毕竟“花钱看电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电影院的功能超越电影是早有的事,如今电影院的整个影厅还出租给公司办年会开颁奖礼呢。国外为了普及歌剧、芭蕾等的高雅艺术也早把舞台上的实况制作成影像版本在电影院里播放。世界杯和奥运期间,也有影院直接转播赛事,让观众共享属于体育精神的激情。

只不过,现在的结果是,影院选择引进的非电影类型是更好赚钱的综艺节目。但君不见拖家带口的那一大家子人确实找到了长期以来最适合举家共赏的电影类型,从爷奶到儿孙,三代一起看电影的乐趣眼下也就靠“爸爸”们来满足。

谁让今天我们也再拍不出当年《小铃铛》、《霹雳贝贝》这样的儿童片了呢?隔壁家“钟馗”那样的魔幻电影实在是会吓坏小朋友。家长们比起坐在电影院看“喜羊羊”昏昏欲睡,毕竟看人家家的大人宝贝相亲相爱的互动还能引发一轮情感共鸣,顺带YY带孩子出门并锻炼成长的亲子好时光。

曹格家的姐姐可以当选“一句话台词影后”,一句“我要找粑比”感觉占据了一半的电影时长。“明天是几天?”“你爱爸爸那不代表你和爸爸要一直在一起”,小孩子自然流露的话有时候特别有哲学家意味,尤其是有一天多多突然哭了,黄磊问她为什么呢,她说她也不知道,就是突然感觉“不幸福”。啊,所以多多你上不了新闻联播了。咳咳,周国平老师说过,童年时期想的都是哲学问题,成年之后想的都是技术问题。

大约在影片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观影出现疲劳感,大概毕竟有插播广告的走神时间。连续一个半小时不间断观看还是稍微有些让人生倦。不过最后的结尾大煽情,走出电影院看见前后左右都是哭红的双眼,当然眼红的不是熊孩子们,他们尚年幼,不懂得家长们的自我陶醉。

《爸爸的假期》对话台词味浓

《爸爸的假期》剧照。

至于《爸爸的假期》,既然人家是一部电影,咱就不过多具体剧透了,起因是郭涛、张亮、王岳伦三个爸爸抛妻弃子开溜去韩国旅行,阴差阳错“夹带”了大盗林志颖的天价大裸钻,所以差不多就是“电影导演出身”的王岳伦,生生把一个有着《疯狂的石头》内核的故事用《泰囧》的手法讲成了一盘散沙。

故事的底子虽然老套无新意,但可以借鉴的先例不少,在贺岁档效仿致敬也不会被骂得比综艺电影更惨,就这样要节奏没节奏,要笑点没笑点,要感情没感情的“韩囧”真的是把观众骗到电影院里不时走神“抢红包”、抢回电影票钱,还能发现电影也根本没错过什么。哦,如果错过韩国爸爸成东日和他儿子的最萌看点还是有点可惜。

父子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生硬的台词,就像家长“被爱妄想症”发作的自我满足,完全没有自然流露的对话感人,尤其张亮父子明显不自然地把生活化的对话都说出浓浓的台词味道。

作为对于“爸爸”系列的突破,男人们似乎对老婆的感情更浓墨重彩一些,男人们聚在一起,聊女人的频率明显高于聊孩子,这是值得肯定的“从现实出发”。不过最后那个被冻在冷库的生离死别表白书,感人程度真的完全不能跟“爸爸2”里那些爸爸自己写给宝贝的感谢信相比。绝大多数带着孩子来看电影的观众其实是失望的,因为孩子们没有看到自己的偶像在电影里有啥表现,Kimi、石头、天天、小胖妞都只是几个镜头匆匆带过的路人甲乙丙丁而已。

这样两部电影,很明显的有对应的观众,在电影市场繁荣的春节档倒也祸害不到对熊孩子没兴趣的一般观众。撞在一起,对于现象讨论的话题性远超过电影本身。

至于这个话题,有意思的一组对比画面是,多多在《爸爸去哪儿2》里满场乱飞地找“费曼”,四个爸爸在斐济仰望星空把酒敬宇哥,可是宇哥在电影上映前在媒体上发表了所谓电影人的“底线”论调,加上媒体舆论发酵,简直是直接一盆冷水泼向对面举起的酒杯。

当然费曼爸爸其实在春节档与爸爸们同在,他主演的《冲上云霄》其实同样是脱胎于电视的产物,更重要的是,那部电影似乎也没少挨骂。

关键词: 电影 观众 国产 综艺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