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黄式宪:“综艺电影”是文化洼地上开出的畸形之花

“TV综艺+电影”即为“综艺电影”,断然肢解了电影作为艺术要讲一个好故事、触及心灵并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根本特征,堪称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首创”和“发明”。


编者按:从贺岁档到春节档,一连三部“综艺电影”上映,交出了不同的票房成绩单:《奔跑吧兄弟》破4亿元,《爸爸去哪儿2》破1.6亿元,《爸爸的假期》破7500万元。两个搬进影院的综艺节目收成不错,而改编成故事片的“假期”票房居后。从票房和口碑走势看,传统电影人对综艺电影“毁灭”故事片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观众的热情下降很快。但关于综艺电影的争议并没有停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开春就发出尖锐的四问,笔锋直指人民日报。此外,我们还约了另外两篇稿子,与黄文在观点上构成左、中、右序列,以求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春节前,人民日报一批再批冯小刚关于对“综艺电影”的质疑。在这里,笔者也对人民日报的文章略谈几点浅见。

“TV综艺+电影”即为“综艺电影”,断然肢解了电影作为艺术要讲一个好故事、触及心灵并具有审美感染力的根本特征,堪称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首创”和“发明”。难道这就是跨屏、多屏时代的必然产物?!事实上,这里所呈现的恰恰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深陷娱乐狂欢之泥淖,其电影产业迄今无章可循、无法可据,依然是“人治”而反复无常。将这等即兴式以游艺为乐事的“综艺电影”搬到大银幕上竟如此走红,显然与当下市场以赢利趋使而主导电影排片场次之多寡以及中产式文化消费心态之膨胀等复杂社会因素相关,而电影主管部门为其大开绿灯则暴露出一个隐患多年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短缺一部规范的《电影法典》。人民日报如此这般地“选边站”,既无法典可遵循,更连逻辑、理据皆属荒诞不经,还曾举出宋代《鹤林玉露》里某位县官滥杀小吏小贪用刑过当之典故(其实,那县官十六字的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妨读作一则“防微杜渐”的寓言),以此来揶揄冯导有点儿像那个砍人首级的县官,似这等牵强附会、“十八扯”式的诡辩术算不算不当?

“综艺电影”之“弊”,端在不讲故事,只搞杂耍,却在“疯狂娱乐秀”的名义下大行其道,去年的《爸爸去哪儿》拍摄仅用5天竟夺得7亿高票房,而今年的《奔跑吧兄弟》拍摄只有6天,接踵而来的还有《爸爸去哪儿2》和《爸爸的假期》,前呼后拥抱团圈钱。尽管为数尚有限,“金钱拜物教”的诱惑力和破坏力却不可小觑,从长远的或者常态的意义上来看,无论对引领并培育观众正常的审美心态,抑或对创作者如何超越平庸而呈现出文化主体创新的自觉,无疑都“亮”出了红灯警号。冯小刚仗义执言,语出惊人:“这是电影的自杀!”谚云:蝼蚁之穴可溃长堤于千里,诚哉斯言。然而,此家自命为“舆论公器”的执笔者,却反过来将一顶不大不小的“扼杀正常的艺术品类”的大帽子,扣到了秉赋正义之声者的头上。难道此类TV综艺性的“娱乐秀”节目,竟然可以混迹于大银幕而被公然封作什么“正常的艺术品类”?!这真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此可不可以看作是不当?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化升级迫在眉睫,而“综艺电影”却是从一片文化洼地里开出的一朵畸形之花,这朵花能给它的有限粉丝们(特别是少儿观众)所带来的,无非是“单纯的感官娱乐”,却“不等于精神快乐”,一旦放纵此类“单纯的感官娱乐”而陷于盲目性,则势必让电影迷失方向而沦为“金钱”的奴隶。那么,今后我们将如何自我救赎,如何从文化的“高地”更攀登文化的高峰?!媒体的操笔者一边对“综艺电影”袒护有加,一边却对冯小刚的批判声色俱厉(甚至抛开话题之是与非,兜底来“揭”冯导个人的所谓“短儿”)。如此为“单纯的感官娱乐”张目,放飞了欲望却丧失了希望,更养痈遗患于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此可不以看作是不当?

作为权威公器,排斥某一个人(不管他是名导或平头百姓)在言论或学术上的发言权,且用词尖酸刻薄(竟用上了“乌鸦说猪黑”的情绪化讨伐之语),这是对学术争鸣需要秉持民主精神的公然背离,是不是不当?

为珍惜当今中国电影产业得来非易、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电影人不能把GDP捧在头顶上、让金钱来“噎”心“噎”肺。TV综艺节目,应当守住本位,别扰乱了正常营运的影视市场。新媒体时代带来跨屏、多屏的汇通与交融,互联网也给中国电影产业的现代性升级提供了新的内驱力。网上的电商营销作为新生事物尚在探索新的路径,但要坚持以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来引领前进的方向,在不久的未来,相信新的规章必将成为新的常态。而艺术的门类、行当、花色以及雅俗之品相等等,诚然是各各不同的,切不可乱搞一气。说到底,TV综艺就是TV综艺,无论它怎么“混”,也“混”不成在大银幕上以讲故事、构情节、出人物、见美学作为其安身立命之根本的电影作品。拒绝TV综艺变身为大电影,这跟我们倡导艺术的多元性以及鼓励电影风格、样式、类型的多样化,绝非一码事!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场“综艺电影”的论争,发生在今年贺岁档期间,恰值新一轮全民娱乐狂欢兴起之际,既有拥戴而力挺者,也有批判而力戒者,更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抹稀泥者。事实上,这场论争所涉乃大是大非,含糊不得。笔者期待早日诞生一部规范化的“中国电影法典”,将关于电影的项目和行为用法律规范起来。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