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国产电影丧失了对正面价值观的表达能力!

以电影为例,我们所谓的一部大片的成功,往往是看票房。但从某些票房很高的电影中,我们却不太能看到很真诚的好思想的表达。

文化的概念太大了。几乎包罗万象。

大众接受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艺来接受的。

比如“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种宗教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这种思想若要达到影响人心的目的,一篇小散文的作用肯定大于那样一句话——大海退潮,许多小鱼将要干死在海滩。一个孩子捡起一条条小鱼抛回海中。有人说,没意义的,下次涨潮还会有许多小鱼被冲上海滩。孩子说:“但是对这条小鱼有意义,对这一条也有意义……”他仍不停地捡起小鱼抛向大海。某些人读到这样一篇小散文,内心会有所思考。若是影视情节,将会给更多的人以更深的印象和感受。同样,“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经过文艺化之后,才更易于化人心。

由而可见,文化化人,文艺的作用极大。

以电影为例,我们所谓的一部大片的成功,往往是看票房。但从某些票房很高的电影中,我们却不太能看到很真诚的好思想的表达。我们的电影几乎已经丧失了对正面价值观的表达能力。这跟我们的社会也有关。在大学里我说,我们都应该看一部电影,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不喜欢看这部电影,或者说我不喜欢看这一类。我说的这一类的电影当然是人文的电影,有人文的精神和人文的品性。很明显的这类电影,他不喜欢看。我的回答是,这是你必须看的。因为你在上大学,你的父母替你交学费,我作为老师有责任要求你看这样的电影,你要跟大学校园以外的那些看电影的人不一样,我们大学培养学生起码要培养出来看好电影的青年,不但自己要看,而且还能评论,还能影响别人。

我说两件事,一件事是我在朋友家里做客,朋友的女儿在网上看新片,外国电影,朋友催促她快睡觉,她说我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那少女很感动,说电影中的好人真好。她的母亲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她的母亲说别相信那些,没有好人。这就是我们中国家庭,我们中国母亲中的一类。另一件事,我在另一个场合,到一个外国专家家里,在北京住的公寓,我和她在交谈,她的女儿在看中国的电视剧,不停地问,剧中的人为什么都很坏?她的妈妈回答说,别相信,那是编的。她说我们回到自己的国家,你会知道我们的人没有那么坏的。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电影中、电视剧中,当我们写到人很好的时候,编剧、导演自己首先不相信。

和受众处在同一水平,认为我们会有好人吗?这样写有人相信吗?当我们表演人很坏的时候,你看我们的演员,演得很棒。我们看美国电影的那个黑人演员华盛顿,当他演一个好人的时候,我们很相信。我们为什么相信呢?我们知道这个演员在演的时候,他很相信。我们仅仅把电影和电视剧看成了娱乐。我们太多的中国人几乎成了这样的动物:挣钱,然后玩闹,转身再变成吃货,到处娱乐。我们的影视缺少对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的那种品格和素质的好影响。

我们的生活,已经改善较多了。我们从前在那么样狭小的居住条件下,还有书架。现在我们房子大了,反而没有书架了。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好书,让好书,影响人,改变人。

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如果出了校门都变成手机控,那我们的教学就太失败了。情况常常是这样,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如果那书是一本好书,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人来问他路,他一定会好言好语地告之。如果人拿着一本好书在这里读,别人撞了他一下,他一定不会生气。他如果拿着手机在玩那些游戏的时候,别人问他路,他可能就很不耐烦。如果两个人都拿手机在玩游戏的时候,互相撞了一下,肯定都是不好的脸色。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已经不看书了,这是令人担忧的。我们在大学里要尽量尽量地,把我们的学生拉回到书卷中。

(本文根据梁晓声在某活动现场讲话整理,经本人审订)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