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河西走廊》了吗
学生不读书、不看经典是当下老师最头疼的事,但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玲发现,很多同学在津津有味地看《河西走廊》纪录片,这使她多少有些意外。同样的事发生在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副教授任志明老师的课堂上,任老师索性要求全体研究生共同来看这部纪录片,然后组织研讨。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张掖的河西学院院长王玉明教授则发现,人们一大早逢人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了吗?”整个河西人都在谈这部纪录片,于是,他要求全体师生都来收看这部纪录片。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呢?正当他们要进一步去讨论时,他们共同收到了西北师大传媒学院的一份邀请信。
3月20日下午,西北师大传媒学院率先在全国主办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学术研讨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以及学院师生100多人共同来探讨这部还在升温的纪录片。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克恭出席会议,纪录片《河西走廊》总撰稿邓建永、总统筹孔丽丽从千里之的北京专程来倾听大家的探讨,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省内外十余家媒体参加会议并参与讨论。会议由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教授主持。
众人评说《河西走廊》
纪录片《河西走廊》总撰稿邓建永先生从主创的角度就《河西走廊》的创意缘起、制作过程、收视情况以及创作心得等方面谈了这部纪录片的一些基本情况。他还特别提到,陈克恭书记在张掖市任职期间对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对此他向陈书记表示了感谢。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克恭结合自己在河西走廊的工作经验,对纪录片《河西走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部片子是用历史地理渐进式的方法来解读丝绸之路,能让观者获得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受和眼光,能够引发人们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对于今后甘肃的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著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李并成研究员从历史学者的角度回顾了河西走廊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河西走廊上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是艺术文化的长廊,而且从战略安全的角度讲,在未来能源基地的建设等方面,河西走廊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彭岚嘉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作。它在国际化的视野之下,以电影化的叙事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表达了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的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对于宣传甘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俭云教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阐述了河西走廊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河西走廊确实是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地段,甘肃人应该增强信心,紧密筹划,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而纪录片《河西走廊》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窗口和契机。
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与传媒学院院长杨晓峰教授说,《河西走廊》的摄制给纪录片拍摄开创了新的能指方式。他认为这部片子的文字稿本非常优秀,生动地诠释了纪录片创作稿本制胜的这一业界共识。同时他还表示,这部纪录片也给了他在教学方面的一些积极启示。
河西学院传播学院院长王玉民教授评价《河西走廊》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发掘的纪录片。它用电影化的手段再现历史场景,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解说词简明,通俗,流畅;画面美轮美奂,精心雕琢,把厚重的河西历史文化呈现了出来。同时,《河西走廊》也引发了他关于教学的一些思考,受益不小。同时,他也指出了影片有些地方时空转化有点突然等问题。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王元忠教授认为,《河西走廊》不仅从全国甚至全球的话语中心地带将甘肃自己的话语权找了回来,而且开始重新发现和叙述甘肃,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开拓。同时,他还讲了这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
甘肃广电总台总编室副主任王安先生从电视工作者的角度对《河西走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这是近年来比较难得的一部优秀纪录片,有许多创新之处。但是,他也提出了这部影片在解说、配音等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且在这些问题上与邓建永先生作了探讨。
甘肃省委党校杨光祖教授认为,《河西走廊》绝对是一个有宏大抱负的纪录片。主创人员想通过讲述,突破中国,讲述世界历史。影视性、虚拟性、客观性、娱乐性很强,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纪录片。它试图在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呈现一个全新的、纵深的、立体的河西走廊,是一部大主旋律纪录片。时间空间跨度大,现实性强,但学术性、现实性、历史感不够,纪录性不是很强,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纪录片,值得肯定。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杨华副院长评价说,《河西走廊》更多地强调一种再创造,是一个文化表征的奇观。它达到了重新阐释河西走廊的作用。河西走廊的模式可能恰好是让表演进入纪录片的成功的、里程碑式的案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的表现形式。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待,应该再去接近观众一些,而不是因为其宏大主题、宣传倾向过分地苛责它。
甘肃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怀璞教授、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站长张鹏、诗人来鑫华以及西北师大传媒学院教授李燕临,副教授任志明、李丽、冯晓临、陈积银、李红、赵丽瑾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纪录片谈了自己的看法。
争鸣并提出问题
然而,学者们对这部纪录片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并不回避,甚至对纪录片的创作方式进行了批评。任志明认为这部纪录片是河西走廊并不在场的一场宏大叙述,王安认为这部纪录片的情景再现等方式值得商榷,杨光祖认为演义的成分毫不节制,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纪录片的纪录特征。很多学者还认为,对河西走廊的一些文物、地理以及风物、民俗反映得少了。
讨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热点就是这部被称为纪录片的作品是否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是一个外来的词汇,是否可以结合中国的实际创新一种新的命名方式?演员情景再现始终没有对话,以后能否让演员开口说话?总体而言,因为其传播的热效应,专家学者们和大学生们认为,这部纪录片适应了今天人们的需要,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纪录片。这种方式将对中国今后的纪录片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会议期间,主创人员还就专家、记者的发言和提问作了呼应和解答,与专家们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撰稿:刘强祖 配图: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