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应允许综艺电影的存在

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综艺电影这种形态,本质上是因为内地市场电影类型样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石川,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日前,围绕综艺电影的争论,引发了电影人、专家学者、媒体等各方的参与。时下,争论逐渐平息,但综艺电影作为一种现象,给中国电影发展带来的启示,还值得继续讨论。综艺电影将何去何从?它会给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

中国青年报:您是否认同综艺电影“根本不是电影”的观点?

石川:为什么不能叫电影?谁能为电影下定义?100多年前,电影诞生初期,就是一种类似视觉魔术般的杂耍,到20世纪30年代才大体确立了好莱坞类型片的基本形态。随后的近百年历史中,电影形态又经历了多种变化,出现过包括新闻片、纪录片、类型片、欧洲现代主义电影(反类型片)等各种各样形态丰富的实验片。迄今为止,电影形态早已千姿百态,很难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刻板化模式,来涵盖电影的外延。为什么只有符合商业类型片这种主流模式的电影才能叫“电影”,与此不同的形态就拒绝以“电影”命名?一种电影形态,只要市场认可、观众欢迎,就应该有生存空间,而不是拿一个既定的概念去裁剪它、阉割它,甚至拒绝为它命名。

中国青年报:综艺电影是不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一种独有现象?

石川:中国电影市场出现综艺电影这种形态,本质上是因为内地市场电影类型样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综艺电影大多走的是合家欢的路子,它的出现是对主流商业电影类型的一种补充。现实中,我们的电影内容还不丰富,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的主流故事片没有这种类型,所以才会把电视节目翻拍成电影。而在国外,各种类型的电影都有,不缺少反映家庭关系的、阳光的片子,市场上对综艺电影就没有需求。

国内电影市场出现综艺电影,是市场发展的正常现象。市场对电影的需求是多样的,大家只要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就说明自有合理性,应该相信市场和观众的选择。我反对行业协会甚至政府职能部门出来干涉、制止综艺电影的主张。这是公权力对市场自由竞争的粗暴干预,已经完全超出了艺术、文化、市场所能接受的范畴。

中国青年报:综艺电影的流行会不会冲击现有的国内电影市场格局?

石川:综艺电影跟一般电影的工艺、制作流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投资小、周期短,甚至粗制滥造,不符合一般电影的工艺流程和创作规律,因此只能算作对市场主流样式的补充和调剂,而不太可能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样式。就像一个人每天都吃正餐,有时候也需要嗑点儿瓜子、剥点儿花生,没有人会因为人们嗑瓜子、剥花生,就会觉得瓜子、花生会取代米饭、馒头成为正餐。目前我们这个电影市场给观众提供的服务过于粗放,不能满足多样性的需求。电影市场应该有一个配餐式的服务,大导演要拍好自己的电影,同时也要给综艺电影留下生存空间,这样才能给观众提供一个健康的消费。

中国青年报:人们选择去看综艺电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石川:首先,综艺电影大多出现在年节假期这种档期,中国人有年节消费的习惯,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看,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也会选择这种欢乐的电影。其次,这种电影的消费重心不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反而是二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市票房很高。每到年节,一线城市的白领返回家乡,实际上也把大城市的消费习惯带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比如带着亲朋好友去电影院看电影。过去县城可能没有电影院,现在银幕数、影院数增长了,许多小县城也有了电影院,大都市白领的文化消费方式通过这种市场的扩张,慢慢传递到二三线城市。

中国青年报:高票房是不是说明很多人喜欢这种电影?

石川:票房反映的是老百姓对电影的一种消费情形,票房高说明看的人多,有观众喜欢。但是高票房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电影的质量高,电影的质量评价是另外一种文化体系,它包括文化参数、美学参数、电影制作品质参数等,这两者不能混在一块儿。电影品质好的,票房不见得就高。我们需要艺术性很高的影片,但这种影片的消费群体并不一定是大众。我们也需要比较亲民的影片,能够供普通老百姓消费的。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综艺电影的未来? 

石川:我的态度是,综艺电影作为主流类型的补充和调剂,应该允许它存在,但同时我也不认为综艺电影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打类型。现在综艺电影总共也才出现了不到10部,并且不是每部综艺片都能大卖。票房好的也就是去年的《爸爸去哪儿》,今年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爸爸的假期》,以前的《乐火男孩》《中国好声音》等影片的市场反应也很一般。因此我们不能得出综艺电影会取代正常类型片的结论。

一些业界人士担心没人投资严肃电影,这种看法完全忽略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观众和市场自有选择,我不觉得观众真的会认为综艺电影比正常的故事片更有趣。现在大家都去看综艺电影,那是因为大家有好奇心,是冲着新鲜感去的。很多人看电影的目的,是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去体验一种梦幻,体验一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感受。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枯川